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业达标]1.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一味叫“龙骨”的药材上有许多刻画的符号,经研究原来是一种象形、表意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主要使用于()A.夏朝B.商朝C.战国D.秦朝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象形、表意的古老文字”指的是甲骨文,这种文字主要使用于商朝,故B项正确。解析答案B答案2.研究商代的历史,需要解读的文字是()答案A答案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的文字形式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故选A项(甲骨文)。B项的字体是秦代的小篆,C项的字体是楷书,D项的字体是行书,均排除。解析3.西周时,文字多刻在青铜器皿上,青铜铭文内容丰富,为后人提供了祭祖、征伐、册命、赏赐等详实记载。这反映出西周()A.青铜铭文追求审美功能B.青铜工艺水平提高C.文化传承意识增强D.宗法礼仪渐趋崩溃答案C答案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审美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描述了青铜器上的文字内容,没有说明青铜器本身的工艺,故B项错误;通过“铭文内容丰富,为后人提供了祭祖、征伐、册命、赏赐等详实记载”可得出这些铭文是人们了解西周历史的有效渠道,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文化传承意识的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宗法礼仪的变化,故D项错误。解析4.史载,秦朝颁布统一度量衡诏书,凡制造度量衡器,都得刻上这个由四十字组成的诏书。因陶制量具不能刻字,就用刻了字的十个木戳,印在陶制量具上连成一篇诏书。据所学知识推断,该“诏书”的字体是()A.金文B.小篆C.隶书D.楷书答案B答案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故B项正确。金文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的官方文字,不是秦朝的,故A项错误;隶书是秦朝吏卒为记录官狱文件创造的,目的是简化小篆,提高书写速度,不是官方字体,故C项错误;楷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不是秦朝,故D项错误。解析5.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减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A.“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B.“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C.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答案B答案解析郭沫若的评价强调的是采用隶书在秦始皇改革中的地位,并不是强调采用隶书在汉字发展中的地位,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因为隶书相比小篆更简化而且更容易辨认,从而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纵深交流与融合,故B项正确;书法艺术成熟于魏晋以后而非秦汉时期,故C项错误;秦始皇创建大一统帝国属于政治方面的功绩而非文化领域的成就,故D项错误。解析6.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字体端正规范。下列四个“書”(书)字中,属于楷书的是()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为篆体,故错误;B项为隶书,故错误;C项符合楷书的特点,故正确;D项是行书,故错误。解析答案C答案7.书法家沈尹默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据此可知,该书法家()A.称赞王羲之富于创造B.批判王羲之对传统的抛弃C.强调王羲之贡献巨大D.指出王羲之受推崇的原因答案A答案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富于创造,故A项正确。“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是对传统的抛弃,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没有体现出其贡献巨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王羲之受推崇,故D项错误。解析8.怀素曾这样描述一种书法形式:“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当时擅长这种书法的人物是()A.王羲之B.张旭C.柳公权D.颜真卿解析材料中的描述是草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旭擅长草书,人称“草圣”,故B项正确。王羲之是东晋人,不符合草书出现的时间,故A项错误;柳公权、颜真卿以楷书见长,故C、D两项错误。解析答案B答案9.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下列字体产生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篆书出现于秦朝统一之后,甲骨文出现于商朝,隶书出现于秦朝,流行于汉朝,楷书出现于汉代,故②①③④正确,答案为C项。解析10.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如图所示可以说明()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书法艺术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C.文字经历了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D.文字产生之后功能不断趋向完善答案C答案解析由题中“历”字字形的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故选C项。解析[等级提升]11.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答案D答案解析据材料汉字的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隶书,不是甲骨文,故A项错误;楷体汉字结构规整,不是飞舞飘逸,故B项错误;甲骨文字可以识读,故C项错误;甲骨文有象形、会意的特点,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故D项正确。解析12.下图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②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③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熟的汉字④小篆笔画圆匀,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定③错误,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甲骨文,故选B项。解析13.下图为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下列对该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说法正确的是()A.“笔画圆弧,富有奇趣”B.“结体扁平,方劲古拙”C.“不真不草,流动奔放”D.“状如龙蛇,钩连不断”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可以判断出该作品为行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小篆的风格,B项是隶书的风格,C项是行书的风格,D项是草书的风格,故选C项。解析14.有学者评价西晋陆机所写的《平复帖》:“每一个字已不再是生硬的符号,而变成有血有肉的个性人物,顾盼婉转,灵光飞动。”该评论最能说明()A.书法艺术已经走向成熟B.士人的个性意识已经萌发C.草书最能表达人的情感D.当时的书法追求美观实用解析从材料中“每一个字已不再是生硬的符号,而变成有血有肉的个性人物,顾盼婉转,灵光飞动”可以看出西晋时期士人的个性意识已经萌发,故B项正确。解析答案B答案15.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准确的是()A.“晋尚韵”从本质上体现了晋代士人的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B.“唐尚法”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崇尚法治的精神C.“宋尚意”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矛盾心理的反映D.“元明尚态”是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反封建的一种态度答案A答案解析“晋尚韵”是指晋代书法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层清闲雅逸的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故A项正确。“唐尚法”是指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而不是崇尚法治,故B项错误;“宋尚意”是指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风,正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书法,以书达意,表达一种心境,故C项错误;元明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江河日下,反映在书法上则是崇尚摹古,缺乏创新,不能体现反封建,故D项错误。解析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简述汉字的发展历程。(2)材料二中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答案(1)因素:传播文化;巩固国家统一。历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2)不认同。文字统一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在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文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答案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归纳概括两个方面的因素,即传播文化,巩固国家统一。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字的发展历程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韦尔斯把中国的不强大归结为文字的复杂,显然是错误的。第二小问,论述时根据题目要求的两个角度,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字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民族融合、教育发展等角度概括其中一个角度,从古代中国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史实来回答其另一个角度。解析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课时作业课件 岳麓版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6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