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元优化提升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一、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及对两次改革成败的认识1.相同点(1)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2)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4)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2.不同点(1)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2)根本目的: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3)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4)结果: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3.认识(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使之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对应训练]1.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我们会发现二者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以下关于二者相同点的表述,不恰当的是()A.都注重破格使用人才B.都重视农业生产C.都加强对人民的控制D.都改变了旧的土地制度解析:选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改变了旧的土地所有制,而王安石变法仅仅是重新丈量土地,核实土地状况以利于政府征收赋税,增加财政收入。二、封建化和民族融合的含义1.封建化(1)封建制形成、确立的过程一般称为封建化过程。封建化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关系的转化。(2)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2.民族融合(1)民族融合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2)民族融合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①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这既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族融合的前提。②友好交往,指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前的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济。③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④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⑤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有助于民族融合。[对应训练]2.“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下列哪次改革的描述()A.伯里克利改革B.商鞅变法C.梭伦改革D.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关键词“森林民族”“中原文化”,可知本题中的改革是少数民族吸收汉族文化的改革。A、C两项是雅典民主改革,且雅典属于海洋文明,可排除。商鞅变法时的秦国不是“森林民族”,B项也可排除,故选D项。三、关于古代改革的几个基本认识1.对改革和变法的评价应坚持的标准:社会发展的标准;历史的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重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关系;改革成败应以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保留为判断标准。2.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和理解古代改革变法的原因、内容及影响。3.定义及内涵: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调整、变动,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4.分析每一具体改革或变法的原因:宏观上从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微观上从该政权的特征属性及改革者的个人才能分析。5.分析改革的影响:从时间上近看对当时政治、经济的影响,远看对后世的影响;从地域上近看对本国、本地区的影响,远看对周边地区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对应训练]3.梁启超的《王荆公》是20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梁启超称王安石“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其改革措施中有被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的举措。其中涉及的内容有()①青苗法②市易法③保甲法④农田水利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内容及影响的理解。回答时应注意将题干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要求把王安石变法措施与现代社会现象(国家银行、警察)比较,其中青苗法与市易法带有国家银行性质,而保甲法是指编定保甲,平时维持治安,战时从军,该法与现代警察较为类似;农田水利法是鼓励各地开垦荒地和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是保障农业生产的措施,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含有④的选项即可,故A项符合题意。四、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应反映。[对应训练]4.一条鞭法的内容不包括()A.国赋、力役、杂税合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B.“计亩征银”、以银代役C.取消人头税D.取消里甲征收环节,统一由官府收取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一条鞭法内容的掌握。A、B、D三项均是一条鞭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清朝雍正二年时,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摊丁入亩”赋役新政,“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也”,从此彻底取消了人头税。C项符合题意,为本题正确选项。五、对封建主义性质改革的总结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目的是建立或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一场改革运动。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1)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对其内部政策的调整。(2)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由清朝地主阶级洋务派实行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生产技术的一场运动,就整体而言,是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而在内政外交方针上所作出的调整。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发生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洋务运动则发生在近代时期。它们的改革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并对当时及以后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应训练]5.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最大不同是()A.是否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B.是否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D.是否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解析:选C。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改变了社会性质,而王安石变法是封建社会中期出现的改革,并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真题练]1.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据《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解析(1)根据材料“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新律……废除……‘苛惨之法’”“删繁就简”可总结出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2)可从法制发展史、对隋朝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说明。答案(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2.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律”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儒家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等,从部落首领、孝文帝、异姓王等方面归纳改革的内容。(2)从削弱旧贵族的特权、减少改革阻力、促进民族融合等角度分析即可。答案(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3.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解析(1)可从材料中“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等内容进行概括。(2)根据谱牒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皇室的地位、维护统一和政权稳定、促进民族融合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4.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优化提升课件 岳麓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64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