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单元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三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三单元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生态破坏的原因和表现,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产生的机制,体会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破坏而诱发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了解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及监测方法,体会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及其防治的紧迫性。学会运用分析总结、因果推理的方法描述水体污染的灾害性。通过分析事实材料,进一步认识、体会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原因及其产生的灾难性后果。形成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自主学习】1.生态破坏2.水土流失灾害(1)主要原因:__________、滥伐森林、破坏草地。(2)水土流失的危害①直接危害:使肥沃的表层土壤变薄乃至丧失,土地生产力受到________的破坏,甚至使水土流失地区的人民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②间接危害:加剧______、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淤塞水库,抬高河床,影响航运,增大洪涝的风险。乱垦土地根本性滑坡(3)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①__________(最为严重)。②南方红壤和黄壤分布区。③东北黑土地。黄土高原3.土地荒漠化灾害(1)概念: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来的绿洲、耕地或草场逐渐演化为______的过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土地沙化,即沙漠化。(2)原因①自然原因:气候变化等。②人为原因:毁林、垦荒、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荒漠(3)本质:是一种与生态破坏直接相关的人为自然灾害。(4)荒漠化状况①全球土地荒漠化一直呈______发展之势。②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__________灾害。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土地荒漠化面积最大、蔓延迅速、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速生态环境【合作探究】读教材图3-3-4“干旱区的沙漠扩张”,完成下列问题。(1)荒漠化灾害容易发生在哪种气候条件下的地区?(2)哪些人为原因会导致荒漠化?(3)简述全球荒漠化情况。(4)我国荒漠化有何特点?提示:(1)干旱半干旱气候。(2)过度放牧、过度垦殖、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毁林开荒等。(3)全球已有2/3的国家、1/4的陆地面积、近1/6的人口受荒漠化危害,并且荒漠化呈加速发展之势。(4)面积大、蔓延迅速、受害严重。【核心归纳】1.水土流失的成因与危害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跟踪训练】近年来,由于海南许多公司和企业疯狂围山圈地种热带经济作物,肆意占山开垦,使得海南天然林、水源涵养林锐减,水土流失加重,部分地区山体滑坡、河水断流,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频发,西部沙漠化土地进一步扩展。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毁林会加剧海南哪些地质灾害的发生?(2)毁林引发的水土流失给水旱灾害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从减少全岛水土流失角度出发,应重点恢复和保护的是什么地区的植被?为什么?解析:第(1)题,从材料可知毁林主要发生在山区,因此可诱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第(2)题,毁林引发的水土流失一方面使山洪发生频率增大,另一方面使河流、湖泊淤积,增加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要减少全岛水土流失,应重点保护全岛水源地的森林,即中部山区。答案:(1)崩塌、滑坡、泥石流。(2)水土流失一方面使得土层变薄,土壤保水、蓄水能力降低,干旱时会加剧旱情,暴雨时易形成山洪;另一方面,水土流失使得下游河道、湖泊淤积,降低河道行洪、湖泊蓄洪能力,增加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中部山区。中部山区是全岛的水源地。环境污染诱发自然灾害【自主学习】1.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为自然灾害(1)概念:人类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各种人造物质破坏了环境的__________,通过某些自然过程的积聚和放大,会引发一系列的灾害,反过来给人类自身造成严重的后果。(2)案例①过度排放________等物质引起的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灾害,近海海域______灾害。②________化合物和有机毒物污染水体和土壤。自然状态氮、磷赤潮重金属2.土壤污染灾害(1)污染源:农药、化肥、各种废弃物。(2)危害①污染耕地,粮食减产。②影响工矿区、______甚至城市公园。③最终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3)防治:建立______________机制。城市土壤质量监测3.水体污染灾害链(1)产生原因:大量排放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2)地表水污染灾害链【合作探究】读教材图3-3-7“水华暴发区的湖水”和图3-3-8“赤潮暴发区的海水”,完成下列问题。水华和赤潮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人们排放到地表水体中的氮、磷等物质汇入湖泊和海洋,引起难以治理的局域水体富营养化是湖泊或近海形成水华或赤潮的重要原因。【核心归纳】1.水污染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因素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2.土壤污染的产生及其危害链【跟踪训练】读下面漫画图,判断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危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B.②—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C.③—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D.④—环境污染引发的全球变暖,破坏地球生物生存环境解析:选C。③图所示应为排放工业废水引发的水污染,为环境污染问题。气候变暖诱发自然灾害【自主学习】1.气候变暖的事实和原因(1)大气中__________等温室气体的浓度迅速增加,大气温室效应显著增强。(2)全球平均气温过去100年升高了0.6℃,20世纪后半叶就升高了约0.4℃。(3)全球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呈加速增长趋势。二氧化碳2.气候变暖的灾难性后果(1)世界各地__________现象增多,洪水、滑坡、泥石流和雪崩的损失增加。(2)水土流失增强,农作物产量下降。(3)________蔓延风险增加。异常气候传染病【合作探究】读教材图3-3-12“近千年来的北半球气温变化”,完成下列问题。(1)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应对全球变暖?提示:(1)原因自然原因:气候的冷暖交替变化人为原因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毁林(2)加强国际合作,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植树造林等。【核心归纳】1.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2.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1)对全球的影响①造成海平面上升。将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②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③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使世界上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同时,也可能使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④影响人类健康。有可能增加罹患疾病的危险,增加传染病的防治难度,提高人类的死亡率。(2)对我国的影响差异气候(灾害)的变化对生产的影响空间北部和西部的温暖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对农牧业有利长江、黄河等流域洪水暴发频率将会更高不利于农业生产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暴雨、风暴潮发生频率会增加不利于农业、渔业生产差异气候(灾害)的变化对生产的影响时间冬季温度升高,减少霜冻延长作物生长期,对农业生产有利春季、初夏蒸发量大,干旱加剧,干热风频繁对农业、草原牧业不利夏季降水增加,洪涝灾害增多对农业生产不利【跟踪训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信息,判断图甲中四曲线代表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2)近年来,下列四种现象与上面两图所示信息相符合的有()①华北地区春旱更严重②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④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3)据估计,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2~3℃,但实际上近年来全球气温升高并没有这么快,原因是什么?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近年来与日俱增,它造成的全球变暖幅度的预测要全面考虑各个因素,包括大气中凝结核的增加导致云量增加削弱太阳辐射等。答案:(1)C(2)A(3)工矿业生产中排放的大量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尘埃又可以作为凝结核使雾和低云增加,同样削弱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有所降低。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重点必背1.生态破坏的直接表现是什么?其后果是什么?2.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危害是什么?3.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的成因和本质是什么?4.土壤污染源及土壤污染的危害是什么?5.水体污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6.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微点拨1.工程措施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2.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发展立体农业;保护植被;营造薪炭林,开发利用水电、沼气等,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微点拨3.温室气体CO2增多的原因(1)人为排放CO2过多: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加速增长。(2)植物吸收CO2能力减弱:人为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从而使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且呈现越来越快的趋势。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 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9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