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第四课尊生1学习目标2课前预习3进入课堂4学业质量标准测评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重点学习第1则选文。理解、分析和评价庄子的“尊生”思想。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珍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课前预习庄子评说(二)庄子文看似胡说乱说,骨里却尽有分数。彼固自谓“猖狂妄行而蹈乎大方”也。学者何不从“蹈大方处”求之?庄子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庄子文法断续于妙,如《逍遥游》:忽说鹏,忽说蜩与学鸠、斥安鸟,是为断;下乃接之曰“此大小之辩也”(当作“小大之辩也”),则上文之断处皆续矣;而下文宋荣子、许由、接舆、惠子诸断处,亦无不续矣。……(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之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去,无端而来,殆得“飞”之机者。乌知非鹏之学为周耶?……“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庄子之文,可以是评之。(清·刘熙载《艺概·文概》)(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chī)亶.(dǎn)父居邠.(bīn)栎.(lì)树絜.(xié)液樠.(mán)蠹.(dù)柤.(zhā)橘柚.(yòu)果蓏.(luǒ)掊.(pǒu)2.掌握通假(1)则利轻亡.其身(亡通“忘”)(2)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旁通“方”)(3)女.将恶乎比予哉(女通“汝”)(4)实熟则剥.(剥通“扑”)(5)大枝折,小枝泄.(泄通“抴”)3.一词多义(1)让①尧以天下让.许由谦让②让.魏公子曰责备(2)方①方.且治之正②敢问其方.道理③今齐地方.千里方圆(3)且①方且.治之将要②且.吾闻之况且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4)及①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赶上②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趁着(5)适①我适.有幽忧之病碰巧②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去③削足适.履适合(6)作①日出而作.劳动②一鼓作.气振作③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开始(7)去①于是去.而入深山离开②连峰去.天不盈尺距离③去.伪存真除去,去掉(8)事①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供奉,敬赠②工欲善其事.事情③有事.则兵强特指战事④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职务、工作⑤无所事.事做(9)惑①岂不惑.哉糊涂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10)执①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拿②执.其手而与之谋握着③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掌握、控制④能执.大义,以身救民守、坚持4.古今异义(1)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古义:虽然这样,两个词。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2)故天下大器..也(古义:最珍贵的器物。今义:能担当重任的人物。)(3)冬日衣皮毛..(古义:指用带毛兽皮做的衣服。今义:带毛的兽皮的总称;比喻事物的浅层或表面;比喻表面的知识。)(4)至于..曲辕(古义:到达。今义:表另提一事的连词。)(5)匠伯不顾..(古义:不转头看。今义:不照顾、不考虑。)(6)秋收敛..,身足以休食(古义:收获敛藏。今义:减弱或消失。)5.词类活用(1)因杖.策而去之(意动用法,以……为杖)(2)是不材.之木也(名词活用作动词,成材)(3)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苦:使……受苦)进入课堂(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1.如何理解“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答:这一句的句式和文意跟《老子》“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颇有相似和相通之处。按照老子的意思,只有那忘怀了生,不戚戚于生死的人,才是真正善于珍视生命的人。按庄子的意思,只有那些不把天下当回事的人,才可以拥有天下。——因为一个人若把天下看得太重,就不会珍视百姓乃至他自己的生命了。2.庄子借舜让天下的故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答:庄子借此告诉世人,有道的人跟一般的人不同,他们把生命看得很重,即便你拿世人看得最重的天下来,他们也不会为此伤害生命。主张自己劳动、自给自足、逍遥自在的生活,尊重生命,不为世俗所累。3.“匠石之齐”的故事有什么深刻寓意?请作简要分析。答:这则寓言通过写木匠石认为栎社树无所可用,而栎社树把“无所可用”当做“大用”,不懈追求,鲜明地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突出表达的是“涉乱世以自全”的人生处世哲学,即虚己顺物,以无用为用。同时,反对把他人工具化,具有不要把生命沦为工具的思想。实际上蕴涵着“有才之患”和“无用之用”的鲜明对照。4.为什么木匠石和栎社树的认识会截然相反?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木匠石关注的是树能不能成为有用之材,栎社树关注的是能不能存活下来,出发点不同,自然对待对方的态度就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了。5.如何理解栎社树用托梦的形式说的“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这句话?答:这句话里的潜台词是,我跟你都是平等的,不要期求对方成为满足自己的某种工具价值的物。庄子提出的不要让生命沦落为工具的思想,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沉痛感悟,也大大地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1.“尊生”的涵义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尊生指既要珍重自己的生命,又要珍重别人的生命。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说,尊生意味着不能使生命沦落为工具。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反对自身的异化。如果一个人被外物役使而不能主宰外物,那么他作为人就不是目的了,而是被异化成了手段。在现实生活中,人被异化的危险无处不在。物质、技术、权力及其相关的欲求都可以把人异化。面对这种困境,庄子学派提出了“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思想,对现实人生极有警示意义。二是反对把他人工具化。栎社树的寓言并不是要讨论木匠或树木的问题,而是传达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匠石和栎社树是两种价值取向的代表。匠石认为栎社树是无所可用的“散木”,他的价值取舍的标准是树木能否满足做船、做棺材、做器具、做门户、做柱子等一切世俗功利要求。从他的立场上说,树木的价值就体现为充当某种工具或手段。他拒绝跟不符合这种价值取向的对象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所以,面对高大无比、观者如市的栎社树,他“不肯视”“行不辍”,并斥责了对栎社树叹为观止的弟子。跟匠石截然相反,栎社树把“无所可用”当成“大用”,不懈追求,一方面坚决拒绝充当工具性价值的载体,一方面坚决反对匠石把自己当作工具。2.文章第一部分是如何阐明“尊生”的道理的?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托病拒绝。被当时世人看作最高价值的天子之位,在庄子后学笔下却是让都让不出去(在庄子那里早就已经让不出去了)。许由和子州支父为什么不接受呢?原来,他们最看重的根本就不是天子之位,而是生命:“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这句话说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天下是最贵重的东西(当然这是从一般人的立场上说的),但是许由、子州支父一类的人却不会因为它而伤害自己的生命,那么别的东西就更不用提了。一层意思是,只有那些不把天下当回事儿、忘怀天下的人(指子州支父一流珍重生命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句式和文意跟“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老子》七十五章)颇有相似和相通之处。按照《老子》的意思,只有那忘怀了生,不戚戚于生死的人,才是真正善于珍视生命的人。按照《庄子》的意思,只有那些不把天下当回事的人,才可以拥有天下。——因为一个人若把天下看得最重,就不会珍视百姓乃至他自己的生命了。《庄子》讲的这两层意思,似乎有一些矛盾。照它的内部逻辑,许由、子州支父应该是接受了天下才对,可是现在他们都没有接受。——恰恰是没有接受,才有力地凸显了他们对生命的看重。《庄子》正是要在生命跟天下的比照中,确立生命的最高价值;不推倒天下的价值,不足以确立生命的价值。3.叙议结合,寓理于事,形神兼备,是第1部分的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第1部分选自《让王》,提出尊生的主旨,成为后文的总纲。前三段分别叙述了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善卷不受王位的故事,叙述虽有雷同但都简洁明了,突出了三人的共同选择和尊生思想。在前两段叙后跟议,画龙点睛,一语道破,更加突出了尊生重于得天下的道理。最后一段也是先叙事再说理,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同时善卷“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大王“杖策而去”等细节描述,充分展示了人物的个性情态及理想追求,可谓妙笔。在生动活泼、富于变化的文字背后,处处透射着“尊生”的主旨,体现了文笔的娴熟,思想的博大,确为文之上品。4.这两则文选各是从什么方面来阐明“尊生”主旨的?你认为其中包含的最有价值的思想是什么?本节第1则选文,主旨是说生命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所以不能让任何东西损害和拖累生命,要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第2则选文,主旨是说既不能使自己的生命沦落为某种工具,又不能拿别人的生命来充当自己的工具;这种思想大大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对人的大关怀,是庄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本课所录两则选文从不同方面阐释了庄子的“尊生”思想。选文第1则阐释了“尊生”的一般意义,即要珍重自己的生命,也要珍重别人的生命。庄子及其后学拿天下和生命相比,以一种极端的形式来彰显生命的价值,主要是反对世人以养伤身,以利累形。选文第2则阐释了“尊生”的更深刻的意义,即尊生意味着不能使生命沦落为工具。人既不能将自己变成某种工具,也不能将别人工具化,期望别人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庄子的这种思想,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沉痛感悟,也大大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对人的大关怀。A【解析】且:将要。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正)B.遂.不受(于是,就)C.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疑问代词,什么,哪里)D.若.将比予于文木邪(代词,你)【解析】A组,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B组,均为介词,因为;C组,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代“栎树”;D组,介词,被/介词,跟。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B.而不以.害其生不以.所用养害所养C.犹之.可也勿言之.矣D.自掊击于.世俗者也若将比予于.文木邪B【解析】A项中“尊”应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把……看得尊贵”之意,而B、C、D三项中“苦”“累”“伤”均为使动用法、有“使……受苦”“使……劳累”“使……受伤”之意。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B.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C.虽贫贱不以利累.形D.虽富贵不以养伤.身A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为()A.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虽然,我碰巧有很厉害很顽固的病,正将治疗它,没空儿治理天下啊。)B.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所以天下是最珍贵的器物,却不拿它来交换生命。)C.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纟希。(冬天穿用毛兽皮做的衣服,夏天穿葛布衣服。)D.秋收敛,身足以休食。(秋天收获敛藏,身子骨足能得到休息安养。)【解析】虽然:虽然这样,但是……。A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两则短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尊生”的主旨。B.第一则短文主要是讲要珍视自己的生命,第二则短文主要是讲要珍重他人的生命。C.庄子借栎社树之口,阐述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彼此信赖,平等往来。D.究其实质,本文两则短文始终不忘一个主旨,即是“无为就是对生命的最大珍重”。【解析】B项说法有误。第一则短文同时阐述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第二则短文则是阐明既不要使自己沦为某种工具,也不要以别人为工具。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
本文标题: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第4课 尊生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02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