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7课陆文学自传【助读链接】一、作者名片茶圣——陆羽简介:陆羽(733—804),字鸿渐,又号“茶山御史”。唐代著名茶文化家和鉴赏家,复州竟陵(今湖北竟陵)人。幼年托身佛寺,好学用功,学问渊博,诗文亦佳,且为人清高,淡泊功名。贡献:所著《茶经》三卷,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评价:被誉为“茶圣”。二、文学常识自传自传主要叙述自己的生平事迹和著作等。一般用第一人称,也有用第三人称的。古人著书后常作自序,有的也属自传。自传是应用写作中一种较常见的应用文体。如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等均为自传。三、茶叶的主要品种(1)绿茶: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螺春等。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2)红茶: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名贵品种有:祁门红茶等。(3)花茶: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为窨料加工而成。所用的花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4)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四、微言大义陆羽名言警句1.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2.嘉木风可摧,相思不可断。3.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4.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5.惟羡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来。五、文化常识现存最早的茶学专著——《茶经》《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一部专著,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做了阐述。《茶经》全书共七千多字,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拓展链接】传统文化的瑰宝——茶文化茶,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文言归类】一、一词多义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名词的活用(1)主者以为慵惰,鞭之()_________(2)常扁舟往来山寺()_______(3)杖击林木,手弄流水()____________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名词作状语乘扁舟名词作状语用手杖,用手﹒﹒﹒﹒﹒(4)去道日旷()_________(5)灰心木立()___________(6)许一时外学()___________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名词作状语像枯木一样名词作状语向本门以外﹒﹒﹒2.动词的活用(1)令降伏外道也()___________(2)若已羞之()___________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降服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3.形容词的活用(1)见人为善()__________(2)洁僧厕()________________(3)时河南尹李公齐物黜守见异()___________形容词作名词善事,好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干净,打扫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三、古今异义1.褊躁多自用意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用心、企图按自己的意思办事,形容固执﹒﹒2.闭关读书古义:_____今义:闭塞关口,比喻不跟外界往来3.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古义:_______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闭门读书人﹒﹒﹒﹒4.宜野人乘蓄古义:_____今义:指未开化的人或粗野的人5.皆见感激当时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隐士有感而心情激动﹒﹒﹒﹒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不知何许人也。()翻译:_______________2.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句,“……也”表判断不知是哪里人。被动句,无被动标志被收养在竟陵太师积公的寺院里。3.结庐于苕溪之湄。()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又束于寺中,令芟剪卉莽。()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语后置句,状语“于苕溪之湄”放在了“结庐”的后面在湖州苕溪边建了一座茅屋。省略句,“束”“令”后省略“余”又(把我)管束在寺院里,叫(我)剪除寺院里芜杂丛生的花草。【初读思考】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作者说“不知何许人也”,姓名也“未知孰是”,难下定论的名字与陆羽多重矛盾的性格互相照应,这样写只是为了使人物更具有传奇色彩。B.本文侧重表现自己目前的思想性格特点,如“貌陋”“口吃”,都是缺憾,作者却比之司马相如、扬雄等人,坦然自若,不动声色。C.作者自传,立足客观,“不虚美,不隐恶”,寥寥数笔,性情毕现。D.作者独行山野,诵佛吟诗,流连徘徊,“号泣而归”,放浪形骸的表现,近似魏晋名士的逍遥世外,而内心却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忧闷。【解析】选A。“不知何许人也”“未知孰是”的写法,客观上具有渲染神秘色彩的作用,使人物更具有传奇色彩,但实为作者辛酸之语。此处用“只是”过于绝对。2.作者先后结交了哪些名人?作者为什么要记叙他所结交的名人?答案:李齐物、崔国辅。这些名人的赏识器重、倾心结交使作者有了崭露头角闻名遐迩的机会。记叙这些既从侧面烘托出了作者少年才俊的风采,也是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感念。【审美鉴赏】1.作者在第1段中说“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这与传记的一般写法不同。这样写有何作用?有无言外之意?【明确】这样写显得扑朔迷离,颇为怪异,客观上具有渲染神秘色彩的作用,可以烘托作者的独特个性,但不应理解为故弄玄虚。作者自幼失去双亲,对自己的家世一无所知,所以说“不知何许人也”,貌似幽默,实为辛酸。名和字取自《周易》,谓渐次升高,寄托了作者的抱负和期盼,但“或云”“未知”等语,又暗喻命运多舛、前路难测之意。2.第3段主要写了作者哪些生活经历?作者是怎样看待这段经历的?【明确】第3段先写三岁而孤,被积公收养,极为简略。再写佛儒之辩,作者年虽幼小,但目标明确,性格倔强,面对恩重如山的积公,敢辩善辩,决不屈从。接着写受罚期间,繁重艰苦的劳动和不堪承受的鞭打,丝毫没有改变他坚持己见的决心和对“孔圣之文”的向往。最后奋起反抗,逃出寺庙,加入戏班。这一切,绝不是一般孩子所能做到的,最终感动了积公,从其所愿。这段经历,在作者笔下,没有自伤自怜,只有自强自励,充分表现了这个不幸少年的超凡意志,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使人对他成年之后与众不同的言行举止有了深刻的理解。3.第4、5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写这些材料有什么意义?【明确】第4段主要写了结交名流的情形。作者当时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可谓是名不见经传的后生小子,而这些年龄比他大得多的名人却愿跟他交往,这从侧面烘托出了作者少年才俊的风采。第5段主要写了作者勤奋著述的成就。表现了自己从小爱好写作、爱憎分明的个性。【备选要点】请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作者的基本情况、独特个性、苦难经历及成就。【明确】基本情况独特个性苦难经历著述成就名羽,字鸿渐或字羽,名鸿渐,不知何许人也,貌陋、口吃胸怀抱负,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多瞋、守信、放浪形骸,特立独行,执着,不屈从,有忧国之心,兴趣广泛,才华杰出三岁惸露,育于寺院,执儒典不屈,历试贱务,主者鞭之,诣伶党《四悲诗》、《天之未明赋》、《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素养提升】一、思想启迪陆羽通过为自己立传,追述了自己上半生的经历,突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表达了自己因遭遇坎坷而内心悲苦的心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心。【运用角度】个性与命运;敢于挑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二、写法借鉴1.详略得当出于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作者对材料的选择非常严格,对自己的苦难身世,仅用“不知何许人也”一带而过。对“以身为伶”的经历,也是放在与积公的恩怨是非中略加点染,战乱之中颠沛流离的过程,更是完全省略。全文紧扣与自己的性格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和事来写;积公如父,但以苦难磨砺了他;李、崔陌路相逢,却一见如故,提携、帮助了他。2.个性突出,形象鲜明陆羽一生历经磨难,自幼失去父母,寄身寺庙备受折磨,但他从不屈服,在他身上最令人敬佩的就是这种充满自信、敢于挑战的精神,这一点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三、文脉梳理
本文标题:2019-2020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陆文学自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03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