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七章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1第七章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自近代以来,中国在真正意义上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与国际竞争,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的。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中国由封闭的自给自足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的过程。伴随这一历史进程,中国由“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对外开放战略,向“全面融入国际市场、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的开放战略逐步演进。在20多年的对外开放中,中国采取的是主动性、渐进性和政策性的开放战略。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经济循环,进而带动国内经济增长。20多年的外资、外贸、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时间序列数据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显著的联合推动作用,中国融入国际分工的进程表现出较明显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特征。通过20余年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已经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并进入工业品加工制造大国的发展行列。加入WTO后,我国的对外开放面临着质的变化,即由主动性开放向被动性开放、由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转变,国际分工环境也出现了不同以往的诸多新特征,经济全球化、要素分工和贸易投资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研究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国际国内新情况,探讨我国对外开放理论的新进展,并适时进行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对于我们主动应对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的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节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回顾与评价一、中国对外开放的初始环境和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是在一个独特的环境中开始对外开放的,这使得中国的对外开放、分工演进和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进程,表现出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国际方面,经过战后30余年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已基本完成,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通过承接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实行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实现了工业化。产业间国际分工格局已基本形成,各国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形成了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如美国、日本和欧盟)集中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品,发展中国家集中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20世纪80年代初,在结束了由布雷默森林体系崩溃和石油危机所导致的70年代世界经济混乱和长期萧条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开始步入新一轮长期增长的轨道。而1979年12月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东京回合谈判的完成,使得国际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幅度降低,国际贸易得以在更加自由化环境中快速发展。由于商品和要素国际间流动能力增强、流动成本降低,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意义上的国际化生产得以实现,跨国公司开始进入区域一体化、甚至全球一体化的经营阶段,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分工开始由国家层次向企业层次、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初现端倪。国内方面,在经历了50-70年代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费尔德曼-斯大林模式”①发展阶段后,中国的实现了加速发展重工业的预期目标。为这一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则是:(1)形成了以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计划的资源配置制度和毫无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征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林毅夫,1995);(2)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相割裂的二元经济结构得以强化;(3)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畸重、轻工业畸轻,产业结构背离比较优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4)受到高度保护的产业和企业缺乏基本的国际竞争能力。再从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尽管通过30年的发展,中国工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了产品专业化的层次,但联系分工的交换不是市场交换,而是国家计划。这种分工不是市场所认可的分工。而且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与工业中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相对应的不是丰富多样的产品,而是贫乏的产品种类和短缺经济,显现出整个国家分工发展的不平衡和低水平。中国的对外开放就是在这种独特的环境中开始的,即国际分工已经开始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而国内分工和专业化发展是由计划推动的、是完全背离比较优势的。这种独特的环境使得国内市场根本无法与国际市场直接对接,国内的专业化生产根本无法直接加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去,使得中国的对外开放只能走渐进式的道路,由计划分工逐步向市场分工和国际分工发展。①费尔德曼1928年为苏联计划委员会制定的发展计划,体现了优先对资本品工业连续投资,通过发展重工业带动轻工业、农业的发展思路。后来斯大林进一步提出了“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发展模式。3二、中国对外开放的三个阶段与分工演进1、80年代的适应性和渐进性发展阶段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建立经济特区,以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开始的。在积累经验、逐步推广的政策指导下,从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省委报告,到1989年3月25日至4月12日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次会议决议,中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确立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地区等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十年中,一个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组成,由沿海向内地递次推进,多层次、有重点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在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推动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经济体制改革,而对外开放在其中则更多的是起着一种建立示范区和参照物的作用。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开始了由计划分工和国家调拨向市场分工和市场交换的转变。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我们调整了资源配置方法,释放了经济发展潜力,并为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合适的基础。在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中国推行的是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并举的贸易政策。进口替代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实现工业消费品的进口替代,促进本国工业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鼓励出口的政策目的,初期主要是为了解决外汇短缺问题,随着开放进程的逐步加快,通过利用本国和世界两种资源,利用本国和世界两个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战略思路逐渐形成。由于独特的初始环境,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是从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开始的,并以没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为主①。随着计划分工向市场分工的转变,迅速将分工角色调整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这种调整是自发的、由市场机制所决定的。在整个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产品。从分工的角度看,在80年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经历了两个阶段。初期是由国有企业主导的完全利用①以没有比较优势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为起点参与国际分工,尽管有“地大物博、资源众多”、“资源大国”这种错误国情认识的影响,以及短缺经济和进口替代战略下,外汇短缺所导致的政府出口冲动,但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独特的对外开放初始环境中,我们已经获得的分工和专业化成就根本无法进入国际分工体系,而僵硬的计划体制和远离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国有企业,无法充分、迅速地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使得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成为我们当然的选择。更进一步的说,在短的时间段内,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是我们当时的比较优势产品。4本国要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以产品形式参与国际分工。随着外资的试探进入和逐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转向由外资企业主导的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进行“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开始以要素形式(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这种要素形式的分工参与,是和国际间要素流动性增强、国际分工开始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的国际环境密不可分的,是由外资所带动的。由于中国可参与国际分工的产品层次较低,以及进入中国的外资层次较低,我们参与要素分工的只能是劳动力要素,并且是较低层次上的、劳动的横向差别较少的劳动力要素。再从利用外资的角度来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吸引外资的整体规模有限,主要来自于港澳台地区。由于我国开放环境的不完善,以及可参与国际分工的产品层次较低,外资主要投向宾馆、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以及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电子产品等轻工行业,层次也较低。按投资类型分,在宾馆、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的投资是市场导向型的,外资的进入是由于中国在这些部门发展极度落后;在制造业的外资是要素导向型的,是为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其它资源。在80年代,外资进入中国的作用在于,在沿海(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发展了“三来一补”型的工业,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使中国以要素和资源优势开始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对国际分工的参与,一开始就从产品分工迈入了要素分工,跟上了国际分工发展的步伐。在8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政策初衷是通过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以技术设备为主的进口商品结构充分反映了这一政策倾向。然而,从现实结果看,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是出口部门而不是进口替代部门。同时,在进口替代部门中,真正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是受到较少保护的行业,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而那些获得大量保护的行业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汽车就是典型的案例。这种现象说明,在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的情况下,以贸易保护促进国内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政策已经过时。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发展的背景已经大不相同,中国国内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必须走开放和国际竞争与合作之路。纵观整个80年代,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在计划分工向市场分工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分工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对外开放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计划分工体系的解体,推动了分工深化和专业化发展,加快了体制5改革的进程。通过80年代的改革和开放,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坚定了对外开放的信念,确立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方向。2、90年代上中期外资推动的快速发展阶段如果我们把80年代的对外开放看作是夯实基础的过程,那么,90年代是中国开放型经济获得高速、全面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开始逐步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在国际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国际分工的细化,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加强。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世界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触发了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调整生产布局,实行全球一体化的经营,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成本竞争型制造业逐步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方面,1989年6月下旬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对外开放的力度明显加大。在90年代上中期,中国实施了浦东开发战略,建立了洋浦经济开放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一批外向型工业园区,外经、外贸、外资政策也作了更加有利于开放的调整,对外开放的地域范围从经济特区扩大到沿海开放城市,进而扩大到沿边、沿江地带直至内陆省会城市、地区,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中部、西部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的背后,则是外资的大规模进入。80年代外资政策的成功和出口部门的优异表现,使得中国在90年代转向实施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和贸易政策,并把出口导向战略实施的重点放在引进外资上,利用外资带动出口成为中国开放政策的核心。不仅实施了力度更大、配套性更强的外资政策,而且,引进外资的多少被作为对地方政府政绩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同时,也在外资的产业方向、内外销比例方面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引导外资投向出口部门。这一时期的外资主要来自于港澳台地区,中小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主要分布于资本含量相对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①,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廉①外商投资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是根据产业要素投入的绝对比重考察的结果,“从绝对份额看,三资企业的产出结构中劳动密集型部门比重大于资本密集型部门而表现为劳动密集型特征,从相对份额看,三资企业的产出结构比内资企业的资本密集度要高而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王岳平,1998)这就是说,虽然外资主要分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其资本含量要高于国内同类企业。6价资源和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进行出口生产,
本文标题:第七章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0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