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2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23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3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31战略环境概述2国际战略格局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4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4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4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战略的指导对象是军事斗争的全局。战略既指导军事斗争全局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又关照其各个方面和各个部分间的关系。军事战略即军事领域的战略,是从全局上对不同方式的军事斗争进行统一筹划和指导,根据不同时期军事斗争的目的、任务和主客观条件,提出斗争的方针和方法,规定不同斗争方式的运用时机和原则,明确它们之间的主次地位和关系,充分发挥不同斗争方式的长处和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一、战略1、战略的含义5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5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52、战略的特点全局性:全局性是战略的首要特征。对抗性:战略对军事斗争的筹划和指导,是伴随这种较量进行的,对抗性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谋略性:谋略是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而提出的计谋和策略。相对稳定性:一是战略的指导对象是相对稳定的;二是战略的理论指导原则是相对稳定的;三是战略的基本内容是相对稳定的。6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6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63、战略的基本构成要素战略目的和任务战略方针战略手段军事力量决定不同历史时期战略内容和特点的因素7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7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7战略环境是指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主要是指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总态势。二、战略环境8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8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8战略环境中各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人文地理因素世界军事形势的基本状况世界军事格局的基本态势周边国家的军事状况本国军事的状况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布局人口状况民族状况文化状况地理状况政治因素科学技术实力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等9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9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9军事因素美国航母编队俄罗斯战略导弹10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0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10经济因素近500年世界上大国的兴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力量。英国“世界工厂”20世纪前期美国崛起战后日本经济腾飞11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1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11科技因素科技力量是影响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更深层次的因素。12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2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12政治因素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一国国力强弱的表现,同时也会影响一国的综合国力。中国重返联合国邓小平出席联大13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3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13地理因素东西有大洋南北无强邻14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4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14国际战略环境正发生着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打不起来,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另一方面,世界总体和平与局部战争、总体缓和与局部紧张、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相伴,国际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新考验和新挑战。战略是一定的战略环境的产物,从来没有脱离战略环境而凭空产生的战略;战略又对战略环境的发展变化具有重大的能动作用。三、战略环境与战略的关系15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5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15(一)局部战争成为主要战争形态(二)军事安全更加突出(三)世界新军事变革进程加快(四)国际安全受到多元化威胁16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6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16科索沃战争17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7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17海湾战争18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8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189.11和阿富汗战争19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9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199.11和阿富汗战争20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20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20朝鲜宣布核试验21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21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21利比亚战争22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22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22金融危机气候变化23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23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23国际恐怖主义24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24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242004年东南亚海啸超过22万,另有上千万人流离失所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数百万人撤离,上千人死亡,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2008年5月飓风袭击缅甸至少有22500人死亡,41000人失踪,以及数百万人无家可归。2008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地震死亡人数达到8.7万人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近7万人遇难,近40万人受伤,此外还有约2万人失踪25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25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25索马里海盗26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26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26第二节、国际战略格局(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主要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在一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某种力量对比结构或者态势。它又分为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和国际战略运作的结果。同时,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一经产生又会对国际战略形势产生直接的影响。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27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27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27(二)国际战略格局的构成要素国际战略力量的行为能力与其所拥有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或综合国力紧密相关。国家(集团)的力量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社会文化力量28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28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28全盛时期的大英帝国,号称为“日不落帝国”29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29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29“冷战”时期的美国、前苏联30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30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30两极格局结束后,当前世界主要政治力量对比呈现“一超”和“多强”并立的竞争态势,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31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31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311.国际战略格局总是与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2.国际战略格局总是与世界经济格局相适应,并以经济格局为基础3.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4.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三)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32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32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32(一)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过程(二)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规律性特点二、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规律性特点33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33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33(一)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三、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从总体上说,目前的世界处在一个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之中。作为一种过渡状态,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一超诸强,多元争极”。34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34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34确保“美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巩固“既定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35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35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35(二)冷战时期的安全结构已经解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加紧协调,试图形成一个以它们为主的安全结构当前,冷战时期以军事集团对抗为特征的安全结构已经解体,世界正处于向建立新的战略格局过渡的时期。(三)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上升,但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手段仍然为各国所重视近年来,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注意力都更多地转向国内经济建设。36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36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36(四)随着世界大战危险的进一步下降,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相应突出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发生“五天战争”37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37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37四、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安全战略追求绝对安全的“先发制人”战略推进一体化防务建设与强化共同安全相结合的安全战略固本联邻的“现实遏制”战略变“专守防卫”战略为“主动先制”战略,加速向军事大国迈进立足于全面赶超的军事战略调整38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38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38(一)“多极化”是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三)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愈显突出五、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巨大成就之一39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39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391995年10月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五点主张,即创造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恪守以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造成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国际和谐局面;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40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40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40胡锦涛2006年11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宣言中指出,中非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加强高层交往,开展战略对话,增进政治互信;加强互利合作,拓展合作领域,重点加强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渔业、信息、医疗卫生和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强治国理政和发展经验的交流和借鉴;加强人文对话,促进人民之间特别是青年一代的联系;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中非合作论坛建设;从中非友好大局和双方长远利益出发,妥善处理合作中出现的新课题、新挑战。41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41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41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一)周边概况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余万千米,海岸线总长1.8万千米。与14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相连接。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面积为300余万平方千米,陆海相连,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况和海洋国土观念42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42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42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边界线:2万2千公里我国陆地面积43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43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43面积: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万8千公里我国海洋面积44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44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44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不仅拥有内海渤海,而且拥有漫长的海岸和6500多个岛屿。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除内海、领海、毗连区外,还包括大陆架和经济专属区,共计300余万平方千米。45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45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45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一)亚太地区大国之间的矛盾与合作并存VS美国极力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使其在世界上作用大为削减,合作又必不可少VS在军事利益方面的合作协调仍占主导地位,但美日之间的矛盾和裂痕也十分明显VS多年来一直时好时坏,而且还将持续下去46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46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46(二)稳定与不稳定共存因素朝韩问题47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47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47朝鲜半岛时常出危机,这是韩方公布的“天安舰”事件情况图48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48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48朝韩“延坪岛”炮击事件49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49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49日韩独岛(竹岛)争端50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50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50俄日北方四岛争端51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51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51阿富汗问题52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52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52(三)、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间安全环境存在的问题53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53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53与我国陆地接壤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越南老挝54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54第六章国际战略环境54清朝疆域1759年即乾隆二十四年,大清王朝真正统一中国,形成了稳定的极盛疆域: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领土面积1380多万平方公里。但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和日本先后对中国发动战争,并先后割占了香港、澳门、库页岛、黑龙江以北地区、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乌孜别里山口以西地区、台湾和澎湖。1921年蒙古从中国独立出去。10年后日本侵华,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收回台湾和澎湖后,中国疆域稳定至今,但陆地和海洋边界的局部纠纷持续至今。55第三章国际战
本文标题:第三章战略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1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