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二节细菌第1课时细菌的发现和形态重难点点拨1.知道细菌是随着显微镜的发明而发现的。2.知道按照细菌的外部形态,可以把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3.认识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每个个体独立生活。典例剖析【例】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菌的科学家是()A.罗伯特·虎克B.巴斯德C.列文虎克D.弗莱明【思路分析】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的牙垢,发现的细菌呈杆状、螺旋状或球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答案】C1.巴斯德向世人证明了()A.细菌是由有机物产生的B.细菌是由某些有机物逐渐进化而来的C.细菌是自然发生的D.使有机物腐败的细菌原来已经存在,并可以由空气传播D2.在你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你知道下列哪位科学家为细菌的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A.袁隆平B.达尔文C.林奈D.巴斯德3.我们要观察细菌,必须借助于()A.高倍显微镜B.解剖镜C.低倍显微镜D.放大镜DA4.如图所示是细菌的三种类型,图中甲、乙、丙依次是()A.球菌、杆菌、螺旋菌B.球菌、螺旋菌、杆菌C.螺旋菌、杆菌、球菌D.杆菌、球菌、螺旋菌5.第一位观察到细菌的人是()A.列文虎克B.巴斯德C.袁隆平D.达尔文AD6.(广东中考)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结论是()A.细菌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B.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C.细菌由肉汤原有的细菌产生D.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D7.细菌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观察细菌通常()A.用低倍显微镜可以看到B.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C.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D.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D8.细菌的最初发现者是()9.著名的科学家巴斯德,在微生物学方面对人类的贡献是()A.证明了肉汤中的细菌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而不是自然产生的B.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C.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D.以上三项都是BD10.各种仪器的发明为人们打开了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如果我们想观察细菌的内部结构,应该借助()A.放大镜B.高倍显微镜C.低倍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11.“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是()A.脱水法B.巴氏消毒法C.腌制法D.冷藏法BB12.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下图所示:(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___。巴斯德(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_______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部分的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中并大量繁殖高温加热分解者13.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和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而将其瓶颈打断后,不久肉汤也变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瓶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中生长繁殖(2)题中所述操作过程,实际上可以把它看成前后两个实验。这两个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3)巴斯德根据自己的发现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____法,为当时法国的葡萄酒和牛奶的生产解决了重大难题。(4)巴斯德在进行上述实验之前就知道,一些当时很著名的科学家已认定细菌是自然发生的。但他还是设计了这一巧妙的实验,得出了与这些科学家完全不同的认识。由此,你对科学发现最重要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细菌等微生物巴氏消毒不迷信权威14.根据“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菌形态图”回答下列的问题。(1)A、B、C分别是细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根据它们的_______特征进行分类的。(2)有些细菌虽然连接成团或链,但每个细菌都是______生活的个体。(3)如A、B、C分别是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中的一种,则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4)这三组细菌图是列文虎克当初看到的细菌图吗?_______。球菌杆菌螺旋菌形态独立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不是
本文标题: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4章 第2节 细菌(第1课时 细菌的发现和形态)习题课件 (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164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