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3课时 溶液的形成 溶解度课件 新人教版
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3课时溶液的形成溶解度考点1溶液1.概念:指______________物质分散到_______________物质里,形成混合物。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3.组成: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被溶解的物质叫作__________,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________。一种或几种另一种溶质溶剂溶质溶剂均一的、稳定的①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等。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③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④溶液中未溶解的部分不能视为溶质。⑤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考点2溶解的现象物质溶解时通常伴随有吸热、放热现象。如________溶解时会吸热,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________溶解时会放热,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氢氧化钠解读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①溶解过程扩散(吸热):分散成更小的微粒进入溶液水合(放热):在水中形成能自由移动的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②溶解能量变化a.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放出的热量,则溶解过程吸热,溶液温度降低b.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放出的热量,则溶解过程放热,溶液温度升高③氧化钙遇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但这一过程并非溶解放热,而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考点3溶液的应用溶液的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可使反应速率变________;(2)动、植物对养料的运输、吸收只有在________的环境中才能进行;(3)医疗上的针剂通常配成溶液以方便使用;(4)利用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可对物质进行鉴别等;(5)利用物质溶解后溶液凝固点降低,可清除公路上的冰雪等;(6)利用水中溶解某些物质后密度变大,可用于农业选种。快溶液考点4乳化作用当在植物油中加入洗涤剂后,植物油就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能聚集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肥皂、洗发水等都具有乳化作用。乳化与溶解不同,乳化是将难溶性液体物质分散成细小的液滴,而溶解是将可溶性物质分散成分子、离子等。乳化现象考点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__________下,______________里,不能__________某种________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但还能够溶解其他物质。如饱和硝酸钾溶液还可以溶解氯化钠。再溶解溶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一定温度继续溶解2.不饱和溶液:在____________下,__________里,还能__________某种________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溶质一定量的溶剂3.判断方法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1)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观察溶质是否减少,如不减少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2)若溶液中无未溶解的溶质,可向其中加入少量同种溶质观察是否溶解。如溶质不溶解,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应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方法;将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应采取增加溶剂或降低温度的方法。4.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升高降低考点6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在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g溶剂里达到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叫作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2.影响因素:(1)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2)外因:主要是________。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如KNO3。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___,如NaCl。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如Ca(OH)2。一定温度100饱和质量温度增大很小减小3.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定义:用横坐标表示________,纵坐标表示________,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作溶解度曲线。(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③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④比较某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温度溶解度考点7气体的溶解度1.概念: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_和一定温度时,在________体积水里溶解达到________状态时的气体________。2.影响因素(1)内因:气体和溶剂的性质。(2)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_;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_。即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01kPa1饱和体积越小越大考点8结晶现象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以晶体的形式从它的水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2.结晶的方法(1)蒸发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________(填“大”或“小”,下同)的物质,如NaCl。(2)降温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________的物质,如KNO3。小大类型1溶液的形成例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豆油B.蔗糖C.面粉D.泥土[方法点拨]物质混合能否形成溶液主要是看该物质的溶解性。因此,要注意掌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情况。B[解析]豆油、面粉、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类型2溶解的现象例22015·苏州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的是()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C.木炭燃烧D.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A类型3乳化作用例3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方法点拨]乳化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要注意掌握生活中常见的乳化剂,并注意乳化与溶解之间的区别。C[解析]洗洁精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属于乳化作用。类型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与转化方法例4A、B两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在两个烧杯中加入10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的现象如图3-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方法点拨]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分两种情况:一是当溶液中没有固体溶质存在时,向溶液中加入相应的溶质,如果不溶解,则溶液饱和,反之,则溶液不饱和;二是当溶液中有固体溶质存在时,看固体溶质是否减少,若不减少,溶液饱和,否则溶液不饱和。在进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时,一般可以通过改变溶剂的量、溶质的量和温度来实现。但对于不同的物质,其温度改变的方向是不同的,如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要将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需要采取降温的方法。[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0g甲物质在A烧杯(水温为10℃)中不能完全溶解,在B烧杯(水温为30℃)中能完全溶解,据此可判断A烧杯中是甲的饱和溶液,B烧杯中可能是甲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同时也得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升温的方法,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降低温度。类型5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例5下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NH4Cl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49.6NaCl溶解度/g35.435.836.036.336.637.0(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2)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NaCl________g。(3)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此时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NH4Cl36.0不饱和11.8[解析](1)根据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可判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NH4Cl。(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则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NaCl36.0g。(3)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9.6g,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氯化铵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再冷却到20℃,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g,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49.0g-37.2g=11.8g。例6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2所示,请回答:(1)A物质随温度的升高,它的溶解度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2)A物质随压强的减小,它的溶解度______(填“增大”或“减小”)。(3)A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气态”)。图3-2减小减小气态例7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3-3所示。图3-3(1)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增大第3课时┃溶液的形成溶解度(2)下列对点P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3)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________℃。(4)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饱和溶液。At1乙[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3)t1℃时,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即溶解度是25g,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4)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所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1.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A.泥沙加入水中B.酒精加入水中C.花生油加入水中D.冰加入水中2.下列洗涤方法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水冲洗杯子上的蔗糖BA3.如图3-4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3-4A.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t℃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从甲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5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5.如图3-6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6A.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B.t2℃时,100克b物质的溶液中含有80克b物质C.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将t2℃时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C6.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钠3535.53636.537碳酸钠6101836.550图3-7(1)依
本文标题: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3课时 溶液的形成 溶解度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17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