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材同步复习第一部分第6章溶解现象21.溶液的定义及特征(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__________。(2)特征: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知识要点·归纳混合物知识点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均一稳定【注意】①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③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3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项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分散在液体里的粒子分子或离子许多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宏观特征均一、大多透明浑浊、不均一久置现象稳定、不分层不稳定、沉淀不稳定、分层实例食盐水、碘酒等泥浆等油水混合物等相同点都是混合物43.溶解、乳化、化学反应(1)乳化:油在洗涤剂的作用下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2)去污方法与原理方法原理举例溶解利用溶解原理,使污垢溶解于某些溶剂中,从而除去污垢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乳化利用乳化原理,使乳化剂作用于污垢,发生乳化现象,从而除去污垢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化学反应利用化学反应,使污垢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从而除去污垢用醋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54.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吸热:一些物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放热:一些物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吸放热不明显:多数物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如NaCl。【特别提醒】氧化钙固体加入水中也会放热,但不是溶于水放热,而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61.溶液的组成(1)组成:溶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被溶解的物质叫做________,溶解溶质的物质叫做________。(2)溶质与溶剂的判断溶质知识点2溶液组成的表示溶剂溶质溶剂类型溶质溶剂固体、气体溶于液体______________液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量少的称为溶质量多的称为溶剂由水形成的溶液______固体、气体水72.溶液浓度的表示(1)定义: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叫做溶液的浓度。溶液浓度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表示,常用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2)表示公式适用于所有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适用于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之比,常用质量的百分比表示,一定要乘以100%得到百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83.溶液稀释的计算计算原理:稀释溶液的过程中,________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计算公式: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注意】①相同溶质,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种溶液混合时,质量可以相加减,但体积之间不可以相加减。混合前后有下列相等关系: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混合溶液质量×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②稀释的方法可以是用水稀释,也可用稀溶液稀释。③计算时要保持单位一致。94.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溶质的质量,并求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2)对于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有两种求法:①溶液组成法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其中溶剂水通常包含两种情况:a.原溶液中的水b.化学反应生成的水②质量守恒法溶液的质量=反应前所有物质的总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杂质的质量101.溶解性的概念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2.影响因素(1)内因:________和________的性质。①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如食盐和蔗糖可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则微溶于水。②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如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却可以溶解在水中。(2)外因:温度,即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如KNO3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多。溶剂知识点3物质的溶解性溶质11【特别提醒】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但不能改变物质溶解和被溶解的能力。12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________温度下,__________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判断方法:向溶液中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能继续溶解的为不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的为饱和溶液。一定一定量13(3)相互转化①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饱和溶液②对于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Ca(OH)2;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降低温度或增加溶剂饱和溶液14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关曲线首先要考虑图像的起点,也就是分析起点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为零,还要关注原溶液是否饱和(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其次根据给出的条件,如加入溶质、加入溶剂等情况进行判断。几种常见曲线如下:15①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某可溶物,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②向一定量的某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该溶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③无论温度和溶质的质量如何变化(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溶剂质量保持不变,如图3所示;④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某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该溶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161.溶解度定义知识点4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固体气体概念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固体质量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________,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和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____温度减小增大172.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解度S/gS≥101≤S100.01≤S1S<0.01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如图中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如图中d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t2℃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8(3)图像中的点表示溶液是否饱和。如点a表示A物质在t1℃的________溶液,点b表示A物质在t3℃的__________溶液。(4)曲线倾斜程度表示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如图中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5)根据曲线倾斜程度选择合适的结晶方法。如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物质A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析出物质B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析出物质C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饱和不饱和ACB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蒸发溶剂升高温度19【特别提醒】(1)描述溶解度时必须指明具体的温度,溶解溶质的量用质量表示。(2)溶解是绝对的,不溶是相对的,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20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以晶体的形式从它的水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2.原理: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有些受温度影响较小。3.结晶的方法(1)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___的物质,如____________。(2)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___的物质,如__________。不大知识点5结晶现象NaCl较大KNO321重点实验·突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1.仪器的选用及各仪器的作用(1)所用仪器:托盘天平(含砝码)、纸片、药匙、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等。(2)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固体的溶解速率;量筒的作用是量取液体的体积,选取量筒时量程要比量取液体的体积略大且越接近最好。2.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223.实验误差分析操作误差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结果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质量时固体药品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且移动了游码称量的固体药品的质量偏小偏小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配制的溶液中水的体积偏大偏小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配制的溶液中水的体积偏小偏大烧杯内原来有少量水配制的溶液中水的体积偏大偏小将固体药品倒入烧杯中时部分撒在外面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偏小偏小固体药品倒入烧杯中,纸片上残留少量固体药品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偏小偏小固体药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偏小偏小转移配制的溶液时有部分溶液洒出不变23【例1】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________(填步骤名称)。(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填名称)。(3)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_____g,称量时,NaCl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上。溶解玻璃棒3左盘24(4)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如图该同学观察方式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5)若用C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ABC胶头滴管A偏大251.实验用品粗盐提纯一般分为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对于可溶性杂质,一般方法是使其变为难溶性杂质或气体而达到去除的目的。对于难溶性杂质,则可通过下面实验来进行去除。粗盐提纯262.实验操作实验步骤操作示意图操作方法玻璃棒的作用溶解①称量粗盐;②向烧杯中加粗盐并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搅拌,加速溶解过滤①做好过滤器,装配好仪器;②将食盐水用玻璃棒引流倒入过滤器;③如滤液浑浊应再过滤引流,防止液体溅出27实验步骤操作示意图操作方法玻璃棒的作用蒸发①装配好仪器;②将过滤后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搅拌,防止液滴飞溅计算产率①用玻璃棒把蒸发皿中的晶体转移到滤纸上称量;②将提纯的精盐放到指定的容器中误差分析①过滤时滤液浑浊;②蒸发时液滴飞溅;③转移时没有完全转移283.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溶解时需注意:a.粗盐一次不宜加的太多,以免粗盐未完全溶解;b.溶解搅拌时,应注意玻璃棒尽量不要触碰烧杯壁。(2)过滤时应注意: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a.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b.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a.玻璃棒紧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c.漏斗末端的尖嘴处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29(3)蒸发时需注意:a.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停止加热时,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b.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c.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滤液蒸干。30【例2】氯化钠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
本文标题:(遵义专用)2019中考化学高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教材系统复习 第6章 溶解现象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1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