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讲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考点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重点]命题角度❶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例1(2018·泰安中考)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思路分析】酸性溶液pH7,且pH越小酸性越强;中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且pH越大碱性越强。1.(2017·青岛中考)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A.鸡蛋清B.牛奶C.西红柿D.柠檬汁物质名称鸡蛋清牛奶西红柿柠檬汁pH范围7.6~8.06.3~6.64.0~4.42.0~3.0A2.(2016·淄博中考)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A.CO2B.CaOC.CuSO4D.HClB命题角度❷溶液pH的测定例2(2016·枣庄中考)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A.偏高B.偏低C.相等D.无法确定B【思路分析】测溶液pH的正确操作: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注意:不能用水将pH试纸润湿,否则所测结果偏大(酸性溶液)或偏小(碱性溶液)。3.(2014·泰安中考)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水的pH大于7,盐酸的pH小于7B.浓氨水和浓盐酸都易挥发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D.酸、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示不同颜色√4.(2014·济宁中考)用滤纸折成蝴蝶并喷洒某种溶液或试剂后,悬挂于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未知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一会儿,纸蝴蝶的颜色发生变化,请回答:(1)若纸蝴蝶上喷洒的是酚酞试液,纸蝴蝶变红色,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2)若纸蝴蝶上喷洒的是石蕊试液,纸蝴蝶变红色,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若纸蝴蝶变蓝色,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__。浓氨水浓盐酸浓氨水(3)试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盐酸与浓氨水是具有挥发性的酸和碱,可以使喷洒过酸碱指示剂的纸蝴蝶变色。酸使石蕊试液变红;碱使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试液变红5.(2015·济南中考节选)济阳仁风镇是“中国西瓜之乡”,生产的富硒西瓜色泽好、糖分高、口感佳,被农业部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1)西瓜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为了考查某地土壤是否适合种植西瓜,对其土壤进行了实验分析。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③将充分溶解后的混合液进行过滤,所使用的装置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的一项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④用pH试纸测定过滤后所得土壤溶液的pH,测定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未靠在玻璃棒上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滤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2)经测定,该土壤溶液的pH为8。为适合西瓜种植,需对该土壤的酸碱性进行调节。则下列各项中,可采用的是_____(填选项序号);①施以氢氧化钙粉末②施以碳酸钙粉末③用氨水进行喷灌④适量施用酸性肥料④考点二酸碱中和反应[重点]百变例题6小青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______。(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H2SO4+2NaOH===Na2SO4+2H2O(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试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钡溶液(或BaCl2溶液)百变解读: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H2O,不管是酸加入碱中还是碱加入酸中,都会引起溶液pH、温度的变化。中和反应后成分探究可以从恰好完全反应、酸过量、碱过量三方面分析。【思路分析】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倒入水中;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为硫酸钠,加入的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检测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不能用氯化钡溶液。变式一:pH变化曲线6.(2018·德州中考)向某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试剂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H2OB.H2SO4C.NaOHD.CaCO3C7.(2017·潍坊中考)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无色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8.(2014·淄博中考)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小组同学对中和反应进一步探究。同学们分别测定了稀H2SO4和NaOH溶液的pH(20℃),其中NaOH溶液的pH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于2NaOH+H2SO4===Na2SO4+2H2O如图是利用pH传感器实时监测稀H2SO4和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混合液pH的变化情况,并借助计算机绘制出了混合液中pH变化的曲线。R点显示混合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此时_______过量。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选用pH计而不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pH,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硫酸pH计可以实时监测,测定结果准确,减小实验误差变式二:中和反应中温度变化曲线9.(2018·南阳内乡二模)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变式三:中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0.(2018·淄博中考)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B.反应前两种溶液均能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11.(2018·临沂中考)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1)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H+Na+(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应是_____(填序号)。①HNO3②CuSO4③CaCl2NaOH+HCl===NaCl+H2O①变式四:曲线与微观结合12.(2016·滨州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像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氢氧化钠溶液HCl、NaCl(3)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____色。Na+、Cl-蓝【结论】从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看,有些离子参与了反应,有些离子只是旁观者,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变式五:中和反应后溶液溶质成分的探究13.(2018·滨州中考)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①烧杯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_____溶液;②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表示的溶液中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氢氧化钠(或NaOH)盐酸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或该溶液呈中性或该溶液pH为7,答案合理即可)H2O、Na+、Cl-、OH-(2)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几天后发现,忘记盖上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的瓶塞。请帮助小明完成如下实验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没有变质方案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________________已经变质有白色沉淀产生①请写出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你认为方案一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aCl2+Na2CO3===BaCO3↓+2NaCl不正确由于滴入盐酸的量较少,若有氢氧化钠存在,不会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但碳酸钠可能存在(答案合理即可)实验中和反应的探究❶中和反应的原理及实质(以NaOH溶液和稀HCl反应为例)(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液中的___和碱溶液中的____结合生成_____(即:H++OH-===H2O)。NaOH+HCl===NaCl+H2OH+OH-H2O(3)微观实质:❷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判断依据注意事项方法一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以酸入碱为例)①先在碱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②为防止酸过量,应逐滴加入,并不断搅拌或振荡③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恰好完全反应方法二借助反应中的温度变化(以酸入碱为例)①先测量加入烧杯中的碱溶液的温度②边加酸溶液,边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记录溶液的温度方法三借助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以碱入酸为例)①先测量酸溶液的pH②逐滴加入碱溶液,并不断搅拌,同时测定溶液pH③需保证溶液的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❸实验分析及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一般选用_______试液,向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滴入几滴_______试液,溶液变为_______,逐滴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恰好中和时溶液呈中性,变为_______,中和反应完成。指示剂如果选用紫色石蕊试液,该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呈_______,在中性溶液中呈_______,蓝色和紫色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反应现象不易观察,故不常用紫色石蕊试液做中
本文标题:(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八讲 常见的酸和碱 第2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中和反应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2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