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数学第1部分热考题型解法指导第2讲解答题审题技巧01专题强化训练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细致深入的审题是解题成功的必要前提.审题即审清题意,通常它包含三个环节,即解题前对已知与未知事项的初步分析与观察(通常意义下的审题),解题过程中对题意的进一步分析,以及解题后的检验与反思.其具体内容是:已知什么?结论是什么?隐含什么?需做什么?得出什么?注意什么?等等;明确这些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下面浅谈一下如何学会审题.方法概述一审条件条件是解题的主要材料,充分利用条件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必经之路.审视条件要充分挖掘每一个条件的内涵和隐含信息,发掘条件的内在联系.[典型例题]设函数f(x)=lnx-ax,g(x)=ex-ax,其中a为实数.若f(x)在(1,+∞)上是单调减函数,且g(x)在(1,+∞)上有最小值,求a的取值范围.[审题路线图]f(x)在(1,+∞)上递减→f′(x)0→a的范围;求g′(x)→g(x)在(1,+∞)上有最小值→a的范围→结果.[规范解答]令f′(x)=1x-a=1-axx<0,考虑到f(x)的定义域为(0,+∞),故a>0,进而解得x>a-1,即f(x)在(a-1,+∞)上是单调减函数.同理,f(x)在(0,a-1)上是单调增函数.由于f(x)在(1,+∞)上是单调减函数,故(1,+∞)⊆(a-1,+∞),从而a-1≤1,即a≥1.令g′(x)=ex-a=0,得x=lna.当x<lna时,g′(x)<0;当x>lna时,g′(x)>0.又g(x)在(1,+∞)上有最小值,所以lna>1,即a>e.综上可知,a∈(e,+∞).二审结论问题解决的最终目标就是求出结论或说明已给结论正确或错误.因而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大多都是围绕着结论这个目标进行定向思考的.审视结论,就是在结论的启发下,探索已知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规律.善于从结论中捕捉解题信息,善于对结论进行转化,使之逐步靠近条件,从而发现和确定解题方向.[典型例题](2019·杭州模拟)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BC,AB⊥BC,D为AC的中点,AA1=AB=2,BC=3.(1)求证:AB1∥平面BC1D;(2)求四棱锥BAA1C1D的体积.[审题路线图](1)要证AB1∥平面BC1D→只需证AB1与平面BC1D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即可→只需连接B1C交BC1于点O,则DO为所需直线.(2)求BAA1C1D的体积→求底面积和高→底面AA1C1D为直角梯形,图中无高→应用底面和侧面垂直作高.[规范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B1C,设B1C与BC1相交于点O,连接OD.因为四边形BCC1B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点O为B1C的中点.因为D为AC的中点,所以OD为△AB1C的中位线,所以OD∥AB1,因为OD⊂平面BC1D,AB1⊄平面BC1D,所以AB1∥平面BC1D.(2)因为AA1⊥平面ABC,AA1⊂平面AA1C1C,所以平面ABC⊥平面AA1C1C,作BE⊥AC,垂足为E,则BE⊥平面AA1C1C.在Rt△ABC中,AC=AB2+BC2=4+9=13,BE=AB·BCAC=613,所以四棱锥BAA1C1D的体积V=13×12(A1C1+AD)·AA1·BE=16×3213×2×613=3.三审结构结构是数学问题的搭配形式,某些问题在已知的数式结构中常常隐含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审视结构要对结构进行分析、加工和转化,以实现解题突破.[典型例题](2019·台州调研)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6,b=2,cosB=79.(1)求a,c的值;(2)求sin(A-B)的值.[审题路线图](1)条件边、角共存,而结论求边→将角的余弦化为边→求出a,c.(2)条件→求出角A的三角函数→sin(A-B)的值.[规范解答](1)由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得b2=(a+c)2-2ac(1+cosB),又b=2,a+c=6,cosB=79,所以ac=9,解得a=3,c=3.(2)在△ABC中,sinB=1-cos2B=429,由正弦定理得sinA=asinBb=223.因为a=c,所以A为锐角.所以cosA=1-sin2A=13.因此sin(A-B)=sinAcosB-cosAsinB=10227.四审范围范围是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中涉及的一些量以及相关解析式的限制条件.审视范围要适时利用相关量的约束范围,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解决方向.[典型例题]在△ABC中,sinA=513,cosB=35,求cosC的值.[审题路线图]sinA=51312→0Aπ6或5π6AπcosB=3522→Bπ4→0Aπ6.[规范解答]在△ABC中,sinA=51312,cosB=3522,所以0Aπ6或56πAπ,Bπ4,所以0Aπ6,所以cosA=1213,sinB=45,所以cosC=-cos(A+B)=-1665.五审图形图形或者图象的力量比文字更为简洁而有力,挖掘其中蕴涵的有效信息,正确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图形或者图象的独特理解很多时候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亮点.[典型例题]如图,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α上,且AB∥CD,判断直线EF与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中的几个相交?[审题路线图]图形→理解AB和CD平行→EF与左右侧面平行→结论.[规范解答]取CD的中点H,连接EH、FH(图略).在正四面体CDEF中,由于CD⊥EH,CD⊥HF,EH∩HF=H,所以CD⊥平面EFH,所以AB⊥平面EFH,则平面EFH与正方体的左右两侧面平行,则EF也与之平行,与其余四个平面相交.六审图表、数据题目中的图表、数据包含着问题的基本信息,也往往暗示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和方向.在审题时,要认真观察分析图表、数据的特征和规律,常常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典型例题]为了比较两种治疗失眠症的药(分别称为A药,B药)的疗效,随机地选取20位患者服用A药,20位患者服用B药,这40位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记录他们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单位:h).试验的观测结果如下:服用A药的20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0.61.22.71.52.81.82.22.33.23.52.52.61.22.71.52.93.03.12.32.4服用B药的20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3.21.71.90.80.92.41.22.61.31.41.60.51.80.62.11.12.51.22.70.5(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从计算结果看,哪种药的疗效更好?(2)根据两组数据完成下面茎叶图,从茎叶图看,哪种药的疗效更好?[审题路线图](1)数据→A、B两种药20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睡眠时间→比较平均数→结论.(2)数据→完成茎叶图→识图→结论.[规范解答](1)设A药观测数据的平均数为x-,B药观测数据的平均数为y-.由观测结果可得x-=120(0.6+1.2+1.2+1.5+1.5+1.8+2.2+2.3+2.3+2.4+2.5+2.6+2.7+2.7+2.8+2.9+3.0+3.1+3.2+3.5)=2.3,y-=120(0.5+0.5+0.6+0.8+0.9+1.1+1.2+1.2+1.3+1.4+1.6+1.7+1.8+1.9+2.1+2.4+2.5+2.6+2.7+3.2)=1.6.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x-y-,因此可以看出A药的疗效更好.(2)由观测结果可绘制茎叶图如图:从以上茎叶图可以看出,A药疗效的试验结果有710的叶集中在茎“2.”“3.”上,而B药疗效的试验结果有710的叶集中在茎“0.”“1.”上,由此可以看出A药的疗效更好.七审方法方法是解题的手段,数学思想方法是问题的主线.审视方法,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往往使问题解决事半功倍.审题的过程还是一个解题方法的抉择过程,开拓的解题思路能使我们心涌如潮,适宜的解题方法则帮助我们事半功倍.[典型例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定点A(a,a),P是函数y=1x(x0)图象上一动点.若点P,A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2,求满足条件的实数a的所有值.[审题路线图]设Px,1x→PA2关于x的函数――→换元法PA2关于新元t的函数――→分类讨论表示最值→a的值.[规范解答]依题意可设Px,1x(x0),则PA2=(x-a)2+1x-a2=x2+1x2-2ax+1x+2a2.令x+1x=t,则t≥2且PA2=t2-2-2at+2a2=(t-a)2+a2-2.若a≥2,则当t=a时,PA2取最小值a2-2,令a2-2=(22)2,解得a=10(a=-10舍去);若a2,则当t=2时,PA2取最小值2a2-4a+2,令2a2-4a+2=(22)2,解得a=-1(a=3舍去).综上得,满足条件的所有a的值为-1和10.(1)审题要慢、答题要快.审题速度不宜太快,而且最好采取二次读题的方法,第一次为泛读,大致了解题目的条件和要求;第二次为精读,根据要求找出题目的关键词语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2)要善于变换.当明确已知条件和求解对象后,如果尚不能生发解题思路,必须变换已知条件或结论的形式,使它们产生有机的联系.(3)要善于联想.联想是接通思路的桥梁,如果我们在审题中无法套用现成解题模式,必须进行广泛的联想.审题归纳(4)要善于挖掘隐含条件.审题的一个关键在于:发现题材中的“机关”——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往往是该题“价值”之所在,也是我们失分的“隐患”.(5)要善于启动逆向与创新思维.当解一个数学问题的思维受阻时,适当改变思维角度,适时启动逆向思维与创新思维,往往能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突破思维障碍.审题归纳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本文标题:(浙江专用)2020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热考题型解法指导 第2讲 解答题审题技巧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2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