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科指导课前自学基本要求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知道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说明“朝议制度”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通史坐标一、秦的统一1.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年,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2.统一全国:(1)北击匈奴:派蒙恬收回河套地区,修长城和“直道”。(2)统一岭南:开凿,平定岭南,在岭南置郡,岭南地区开始归入中央王朝管辖。(3)征服“西南夷”:开辟“”,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知识梳理221灵渠五尺道找一找(1)请找出秦帝国扩大的疆域。(2)请找出在岭南地区设置的四郡。答案:(1)秦帝国扩大的疆域为河套地区、岭南地区和“西南夷”地区。(2)岭南四郡为桂林郡、象郡、南海郡、闽中郡。3.历史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诸侯混战的局面。(2)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二、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形成时期:秦朝。2.具体表现:(1)郡县制①历史渊源:时期,列国就已经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②发展完善:秦始皇采纳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春秋战国李斯③主要内容:a.“郡”是直属于的地方行政区划,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b.“县”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④主要特点:a.郡县制的设置形成了中央管理地方的形式。b.郡县的长官由任免调动,不得世袭。⑤意义: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政治取代政治的重要标志。⑥后世: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贵族中央乡垂直皇帝官僚皇帝[规律总结]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它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一制度以后逐渐演化,到今天我国地方行政区划为省、县、乡三级制。(2)皇帝制①产生: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②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③传承:世袭,嫡长子继承。史料说明:“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思考: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3)三公九卿制①三公及其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②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地位与之相当的还有中尉和将作少府等。3.历史影响:(1)积极①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②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③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2)消极①皇帝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②皇权带有独断性、随意性的特点,往往影响着封建国家的政治决策。③易导致专制腐败,兵役徭役的繁重,从而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影响封建统治的稳固。课堂小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皇帝制度君主专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集权特征:权力高度集中国家统一名师点拨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实行条件宗法制国家大一统建立基础血缘关系按地域划分盛行时期西周战国——清朝传承方式世袭皇帝任命,不得世袭官吏权力在封地内拥有世袭统治权皇帝给予权力,领取俸禄影响有利于巩固当时的统治秩序,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例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最高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解题指导]分封制易造成割据,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是按血缘关系进行分封的,诸侯地位世袭;郡县制下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因此,A、C、D三项均可排除。答案为B。随堂训练一、选择题1.秦朝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五尺道”位于今天的()A.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B.闽南、两广一带C.青海、新疆及陕西南部地区D.宁夏、陕西一带解析:A秦代被称为“西南夷”的地区指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西南”的地理方位不符。2.《全球通史》写到:“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A.具有浓厚的贵族政治色彩B.使中央得以垂直管理地方C.旨在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D.由秦始皇首创并推行全国解析:B根据材料可知,新皇帝是指秦始皇,由材料“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秦始皇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建立了一套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故B项正确。郡县制的官员由皇帝任命,有任期,服从于中央统治,是官僚政治的体现,不具有贵族政治色彩,排除A。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地方自主性受到削弱,排除C。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广泛实行,并非为秦始皇首创,排除D。3.(201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材料描述的秦代中央官职是()A.丞相B.典客C.道啬夫D.鸿胪寺解析:B根据材料“掌诸归义蛮夷”,结合所学可知,典客负责少数民族事务,故B项正确。A项,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行政事务,排除。C项,道啬夫负责整治风俗,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鸿胪寺为北齐设置,后世沿用,负责民族外交礼节事务,排除。4.《史记》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君权神授C.收藏玉玺,皇帝喜好D.皇帝防范丞相擅权解析:A材料反映了秦朝建立后对皇帝使用的印从名称和材质方面都做了专属规定,他人不得僭越,这从本质上揭示了皇帝制度的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故本题选A。5.(2017·浙江4月学考)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解析:A汉初继承秦制,主要有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A项正确。刺史制是汉武帝时期创立的,秦朝并没有,B、D两项错误;汉初大封异姓、同姓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但秦朝实行郡县制,并没有分封诸侯,不属于“承秦制”,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6.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但秦朝却“二世而亡”。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古人就有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县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王夫之《读通鉴论》请回答:(1)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解析:第(1)问,依据三则材料提炼其观点即可,注意角度为“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第(2)问,第一小问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灭亡主要是由其暴政导致,与推行郡县制无关。第二小问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材料一: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材料二: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而不是郡县制的过失;材料三: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没有关系。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但王朝的兴衰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采用何种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本文标题:(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2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