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章末整合提升第二章城市与环境一、城市空间结构1.怎样从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分析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2.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有哪些?3.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城市中的工业区的区位有何特点,其形成原因是什么?6.扇形模式的功能区呈楔形向外扩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7.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是什么?8.根据中心地理论,不同规模的城市等级大小、数量多少、服务范围和服务级别等有着怎样的关系?9.中心地理论对于现实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二、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城市化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是什么?2.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化的进程有何不同?3.三次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什么影响?4.为什么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何不同?三、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分别有哪些?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教材P27活动1.在中低纬度地带,尤其在中纬度地带,气温、降水条件适中,对人们居住、生活十分有利;在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在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交通便利,便于发展对外贸易,人流、物流量大,因此城市相对密集。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设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在山区,因为受地势的影响,气温的垂直变化较大,特别是在深山地区,无论地形还是气候,都不利于城市区位的选择,因此,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流谷地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2.海口市气候四季温暖湿润;处于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设投资;南渡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3.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有许多科研院校,是我国中部的科教文化中心。教材P28活动1.一个城市的地理区位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政治文化地理区位等方面。自然地理区位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经济地理区位包括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方面;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包括政策、军事、外交等方面。2.见下表:莫斯科纽约东京开罗自然地理区位地形位于东欧平原大西洋沿岸平原位于关东平原位于尼罗河三角洲气候带有海洋性特点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和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带有海洋性特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河流位于伏尔加河支流莫斯科河两岸位于哈得孙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处临海,有荒川、多摩川等河流过位于尼罗河下游莫斯科纽约东京开罗经济地理区位政治首都,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世界大都市,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美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首都,全国经济、文化中心首都,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俄罗斯的陆上交通枢纽美国最大的港口日本著名的港口和铁路枢纽铁路交通中心莫斯科纽约东京开罗其他(军事、宗教、科技、旅游)古代王国所在地科技、金融、旅游业发达科技、旅游业发达文明古国,旅游业发达3.从地形上看,日本山地多、平原少,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平原地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用地可能;从气候上看,日本太平洋沿岸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充沛的降水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用水之便;日本国内资源缺乏,市场狭小,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很强,同时又是一个多港湾的岛国,只有将城市布局在沿海,才能便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城市经济才能得以发展。教材P29~30活动(1)城市土地利用的分布特点:商业用地:一般位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居住用地:多分布在商业用地的外围。工业用地:多分布于城市边缘,而且沿交通干线分布。市政用地:接近城市中心处。(2)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在城市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居住用地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城市不分大小,都有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三种基本类型。有些大城市,还有其他用地类型,如文化用地、交通用地等,而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小而散。教材P31活动1.城市建成区和郊区同属于城市行政管辖的区域,建成区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相对集中分布的各种城市用地。郊区是指在城市行政界限以内、建成区外围的地区,通常为环状,在行政上归城市管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距离市中心区的远近,可把郊区分为近郊区和远郊区。郊区为建成区提供后备土地资源,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郊区可能会转变成建成区;同时,郊区也为建成区提供劳动力和农副产品。2.郊区是城市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既有城市的特点也有乡村的特点。郊区具有城市的某些特点,有部分工业,交通也比较发达;但郊区乡村特色更浓,它为建成区提供劳动力。3.见下表:农业经营园艺业和畜牧业,以满足城市居民对蔬菜和副食品等的需求土地利用以农业用地为主,部分土地用作工业和交通用地,近年也成为高级住宅区的用地选择环境保护要注意生态保护,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环境污染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教材P34活动1.在进行调查时可以设计以下表格,通过填表分析得出结论。购买商品购买商店商店离住所距离粮食、食用油、食用盐、卫生纸、牙膏、香皂衣服、高档化妆品电视、冰箱、计算机销售粮食、食用油、食用盐、卫生纸、牙膏、香皂等低级商品的商店多,规模不大,相距较近;销售衣服、高档化妆品等商品的商店就相对较少;销售电视、冰箱、计算机等高档商品的商店相对更少,并且规模一般较大。2.进行调查时可以设计以下表格,通过填表分析得出结论。商店类型销售商品种类商店数目离住所距离商店彼此之间的距离小型商店大型商店小型商店出售商品种类少,可能只有少数几种日常用品,商店数目多,一般离住所较近,商店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较近;大型商店销售商品种类多,但商店数目却较少,一般离住所较远,商店彼此之间的距离较远。3.居民选择服务(购买商品)符合就近的原则。小型商店出售低级商品(如粮食、食用油、食用盐、卫生纸、牙膏、香皂),商店数目多,彼此之间的距离小;大型商店出售高级商品(如高档时装、高档化妆品、电视、冰箱、计算机),商店数目少,彼此之间的距离大。教材P35活动1.北京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符合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认为,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区域的中心。为了避免相邻中心地服务范围的重叠,可将中心地圆形体系转换为六边形体系。在北京市商业因素、行政因素和交通运输因素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就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2.东单、东四、地安门、西四、西单、前门6个商业中心依次相连,所构成六边形的中心地是天安门。在一定的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均表现为六边形。但由于各级中心地门槛人口和服务范围的差异,六边形的大小也不相同。如天安门这个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它包括东单、东四、地安门、西四、西单、前门等低级中心地,天安门的服务范围覆盖东单、东四、地安门、西四、西单、前门等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材P39活动1.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边缘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再加上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许多人在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做“钟摆式”移动。2.不合理。理由:①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是随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提高的,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为农业提供不出足够的剩余产品来维持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也吸收不了那么多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很大阻力,造成许多社会问题。②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高,处于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或加速阶段。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4.城市化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城市化的速度也就越快。如果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就会出现“虚假城市化”的特点,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如果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就会出现“滞后城市化”现象,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材P40活动1.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各地区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在城市化速度方面快,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在城市化动力方面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在产业结构变动方面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在人口流动方面由内地流向沿海,由山区流向平原,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入城市,70%流入大中城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城市生态环境也得到初步改善,但城市生态环境仍不乐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本协调,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城市化大力促进工业化进程2.要协调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因地制宜,协调好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绿化用地的比例关系。3.加速城市化进程,有助于提高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化,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P41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适当评价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如公共汽车和电车载客量大,但机动灵活性差;小轿车机动灵活性强、舒适,但载客量小;自行车无污染等。(2)优先发展各种交通工具要根据各自城市的具体情况确定,不能一概而论。(3)考虑各种交通工具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教材P43活动1.首先,把城市化简单地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靠行政区划调整扩大管辖面积。如草原、沙漠地区和某些工矿区,尽管数字上反映了城市化率比较高,但不能说明其城市现代化水平高。目前一些地方不重实质而重形式。其次,在城市化问题上玩“数字游戏”导致了对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的混淆。由于不少地方追求以改变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辖区,把城市扩大,导致城市是“聚集的点(中心)”还是“城乡不分的面(区域)”变得日益模糊。如一些大城市所辖县改市,这样一大片的乡村区域都变成“城市”了。再次,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位比较混乱。有的城市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修建大广场、大草坪、宽马路、摩天大楼等形象工程,甚至还出现了城市之间盲目攀比的现象。在产业结构上,缺乏区域和国家的统一规划,盲目雷同,不少城市都把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建设资金上,盲目供贷,形成很大的金融隐患。最后,从农业角度来看,无节制地吞噬耕地资源,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城市农副产品的供应。城市建设过于奢华,抬高农民进城创业的“门槛”,大批农村劳动力不能实现顺利转移。2.(1)一些城市建设扩张无度,大举侵占土地,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城市农副产品的供应。(2)城市建设挥霍土地等于削弱后劲、透支未来,会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造成了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发展布局的不合理,削弱了我国城市的总体实力,降低了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3.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数量与质量并重,但更要重视质量;要速度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但更要重视可持续发展;要实体与环境并重,但更要重视环境;要硬件与软件并重,但更要重视软件;要个体和区域并重,但更要重视区域。教材P44活动1.城市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见下表。污染类型危害治理措施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体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噪声污染破坏生活环境
本文标题:(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湘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3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