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八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真题体验——试考题·明考向学前启动题组一浙江卷真题1.(2016·浙江高考)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____________。”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A.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又会说话了B.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会说话了,也变俊了C.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D.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解析:根据下文“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确定在A、C项间选择,C项中的“偏”是“偏偏”的意思,强调城里不同于乡下,据此可确定答案为C项。2.(2015·浙江高考)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________。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解析:由下文可知,此处的主语应当是“石头”,D项的表述方式更能强调阳光和雨露的作用,这正与下文的叙述相契合。3.(2013·浙江高考)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________,画上者妙在________,梦中者妙在________,胸中者妙在________。①位置自如②笔墨淋漓③景象变幻④丘壑深邃A.④③②①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解析:解答此题,根据“地上”“画上”“梦中”“胸中”山水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短语就行了。4.(2015·浙江高考)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1)陈璋,字。说明:(2)孙冠群,字。说明: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关系问题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首先应仔细阅读题干,弄清要求是什么,题干中例子的意思;其次应对陈璋、孙冠群两个名字进行分析,明白“璋”为玉器名,“冠群”意思为冠压群芳,出类拔萃。然后根据此意思,得出两个名字的字,并进行解释。参考答案:(1)玉成“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2)谦之“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5.(2014·浙江高考)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师父回答:“。”参考答案: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解析:本题以一则哲理故事为命题素材,既考查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也考查了理解、分析、概括等阅读能力,体现了命题的文化追求。注意抓住文段中的关键句,联系上文解答。首先要理解,师父的回答针对的是徒弟的提问“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其次是分析,问题暗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即第一次没经验时应在高处小心和第二次有经验时应在低处小心。最后是概括,概括时要结合上述两层内容,准确揭示表象背后的实质。6.(2014·浙江高考)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信的正文,字数不超过90字。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地址、姓名等信息用××代替。尊敬的张先生:您好!此致敬礼!店主:××××年×月×日解析:这道题与时代生活相结合,体现了语文学以致用的原则。此类书信的写作,重在解决问题,要求写清事情的起因与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要体现语言得体这一要求。根据题目所给的语料,考生需要答出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写信的原因,即错将衣服发成了围巾;二是表明歉意;三是写明围巾要寄回的地址;四是表示诚意,欢迎顾客再次惠顾。参考答案:由于我们的失误,将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给您添麻烦了,深表歉意!您的衣服已寄出。烦请您在收到后将围巾寄回,地址是××××,邮资由我们承担。欢迎再次惠顾。题组二全国卷真题7.(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解析:A项,“失陪”,客套话,表示不能陪伴对方,这里用错了对象。B项,“璧还”,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用于此处正确。C项,“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句子中称别人的家,不得体。D项,“千金”,敬辞,称别人的女儿。此处用于说自己的女儿,不得体。8.(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参考答案: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解析:这是一则启事,应该采用书面语,题干中也有“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的提示。“堵住”“管子”“换掉”“打算”“正遇上”这些都是口语,为了和启事的书面语风格一致,应将它们改为相应的书面语。1.浙江卷考查重点是什么?“简明”“连贯”“得体”都是浙江卷考查的重点,只不过对“连贯”的考查单独设题;对“简明”“得体”的考查,一般不单独设题,往往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如与表达“准确”结合考查。2.浙江卷“简明”“连贯”“得体”题的题型特点是什么?浙江卷考查“连贯”一般采用“语句复位”的题型进行考查,而这种题型往往融入了对“简明”的考查;“简明”“得体”的考查与其他考点结合,多采用“补写或续写”的题型进行考查。第1讲简明、得体——4法保“简明”,6法保“得体”一、语言表达简明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达出最丰富的信息,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实现表达效果的最佳化。“简”即“简洁而无冗余”,是对语言文字数量上的要求,一般采用“文段修改”的方式考查,在“压缩语段”题型中往往规定了字数上限,这其实也是对语言表达“简”的考查;“明”即“明确而无歧义”,是对语言文字表达效果的要求,常与“辨析并修改病句”一并考查。技法1去次留主法——围绕中心,排除异己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抓住要点,不要节外生枝。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应用体验]1.把下面这段话中游离于话题之外的一句找出来,并说明理由。①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造化多情,大自然的色彩是美好的。②人类应该为永葆大自然的色彩美做出自己的努力,让大海永远蔚蓝,让草原永远青翠。③但是人类不以自然美为满足,艺术美的着意创造,有待心灵的加工,注入艺术家的豪情。④色彩只有注入了画家的情感,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参考答案:删除第②句。理由:本段文字谈的是自然色彩美和艺术美的关系问题,但是②句谈的是环保问题,游离于话题之外,删掉它,语言就简明了。技法2巧用替代法——善于概括,巧用指代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嗦。[应用体验]2.本着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完成后面的题目。夏天到了,人们喜欢吃一些生冷的食品,外出就餐①的频率也②高了。常吃生冷食品和常外出就餐③都将④给肠道传染病的⑤发生埋下了隐患。(1)应删除的是()(2)应简略的是(),可改为参考答案:(1)④(2)③这3.本着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修改下面的句子。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延长机油使用期,就可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机油的浪费。参考答案: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做,就可避免人力和机油的浪费。解析:第二个“延长机油使用期”与前面重复,可用“做”代替,同时去掉前面的逗号。“不必要的”多余,浪费都是“不必要的”,没有“必要的浪费”。技法3消除歧义法——避免含糊,消除歧义表意不明、令人误解或者是产生多种理解,也是与“简明”的要求相违背的。怎样避免误解、消除歧义呢?具体来说,有如下主要方法:(1)标点(或停顿)消除法。主要用于因为缺少标点或停顿不明而造成的歧义。如“中国女排打败了巴西队获得了最后的冠军”,只需在“打败了”或“巴西队”后加一逗号,歧义就可立刻消除。(2)变换词语法。主要用于因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造成的歧义与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如“他好说话”,只要将“好”改成“喜欢”,或将“说话”改为“商量”就消除了歧义。(3)调序消除法。主要用于因为多层定语修饰层次不清引起的歧义。如“两个朋友送的花瓶”,变为“朋友送的两个花瓶”,就可消除歧义。(4)语境消除法。主要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而造成的歧义。如“我要热饭”,后面再加一句“不要冷饭”或“不去洗菜”,即可消除歧义。[应用体验]4.解析下面的歧义句。(1)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参考答案:“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人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二是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下,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2)这批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是一流的。参考答案:“保管”有歧义,一是“保证”的意思,读的时候停顿在“种子”后面;二是保存管理的意思,读的时候停顿在“保管”后面。(3)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参考答案:句子有歧义,有“不赞成自己写”和“没有把握写好”两种理解。可作如下修改:“(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不该让我来写”或“(没有把握写好)这份报告我可能写不好”。(4)楼下有辆自行车没锁。参考答案:“没锁”有“没配备锁”和“没锁上”两种理解,可用语境消除法改为:楼下有辆自行车没锁,小心别丢了。技法4删繁就简法——防止重复,删除多余要注意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义包含、交叉或重复的情况,若有,要考虑删除,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应用体验]5.(2016·山东高考,改编)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请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到会。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和。参考答案:极高一定(或务必)解析:“盛誉”是指极大的声誉,极力称赞,或好的口碑的意思;“极高”与“盛”重复,去掉“极高”。“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一定”“务必”重复,保留一个即可。6.(2015·山东高考,改编)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完全①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他们②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舍要雅致,
本文标题:(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八 第1讲 简明、得体——4法保“简明”6法保“得体”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3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