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21年度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精选汇编
2021年度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精选汇编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学习,挑战自我,认识新的自己。以下是网友整理上传的《2021年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精选》,供大家参考。2021年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精选[I]唱歌课(单一型)模板1、组织教学2、教师介绍歌曲:词曲作者、创作背景、风格特征3、聆听歌曲: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让学生熟悉旋律4、学唱歌曲曲谱:用la或a或u跟琴哼唱曲谱,跟琴学唱曲谱,难点解决5、学唱歌词: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意境、跟琴唱歌词6、歌曲情感处理:善于用歌词和情境陶冶法启发学生7、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唱歌课(综合型)模板1、组织教学2、基本技能训练(发声、视唱、节奏练习等)。3、新课教学:导入:讲故事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儿歌导入、谈话导入等学习曲调:用la或a或u跟琴哼唱曲谱,跟琴学唱曲谱,难点解决学习歌词: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意境、跟琴唱歌词巩固:齐唱、分组演唱、分男女生演唱、一个领唱,其他齐唱延伸(创造与表现,如:歌舞表演、器乐表演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综合4、小结5、作业布置欣赏教学模板1、组织教学2、导入新课:3、整体性欣赏(初听)。(出示曲式结构挂图)。放录音,全听一遍,感知音乐整体形象。聆听过程,教师要以动态、神态及相当准确的言语点拨,扼要提示分段和音色的表现。4、分析性欣赏(分听)。(编辑分听音频)。分段反复细听通过对各段音乐感知、分析,理解音乐表现要素和手段表现情感的作用,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进行音乐情感的体验。A、分析性欣赏,可采用如下的提问,启发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⑴在这段音乐里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它用了哪些表现手段和表现要素?⑵缓慢抒情的曲调可表现怀念、回忆或歌颂、赞美的情感,这段缓慢的曲调表现了什么情感呢?⑶谁能听出这首乐曲的节拍.音色.情感?它和以前听过的乐曲有相似的地方吗?⑷这首乐曲与某些乐曲相比,你能感到有哪几种乐器演奏呢?B、听,要完成如下教学任务:⑴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⑵能按曲式结构逐段聆听,并能感受其情感;⑶抓住各部分的情绪表现,确切地分析表现要素和手段的作用,使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到理性的阶段。回答顺序:这一段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了什么情感→哪些要素和手段起了什么作用?总之,分听时要注意理性的升华,既从初听的感官欣赏进入情感的欣赏。5、综合性欣赏(复听):复听是建立在对乐曲全面感知、深刻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因此,为学生接受音乐情感提供了可能性。[1]出示各部分(特别是标题音乐)的意境挂图、直观教具。以幻灯、多媒体为手段,启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2]要求学生能按照曲式顺序,记录乐曲情感与自己相关的生活体验。表述的方式:听了()段乐曲,它表现了()情感,好象()(可以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表达自己的感受)。[3]学生要能记录自己脑屏上产生的图像,即“心中景”。[4]联想可根据乐曲标题、歌词为线索和音乐自身表现的手段(模拟式的、描绘式的、情感式的)产生定向的联想和想象。[5]让学生讨论、交换“心中景”的细节:景物、人物、情节场面。[6]复听要完成对所欣赏音乐的理解、产生联想和想象,达到审美欣赏的目的。[7]在感知乐曲的基础上,有条理的归纳知识、技能要点,提高学生“双基”水平。如:高中欣赏教学————《摇篮曲》请大家总结摇篮曲的音乐特点[8]让学生回答自己的联想和情感体验的收获。6、小结或作业布置以上课型中的各步骤和环节的顺序、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你们可以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和学情灵活安排。2021年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精选汇编【二】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和谐地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2、能认真聆听乐曲《晨景》,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能随乐律动。3、能认真聆听歌曲《早晨的歌》,能随乐轻声跟唱歌曲,并能积极参与歌曲的律动。4、了解重唱、合唱等音乐形式,并能自主为《清晨》设计演唱形式。教学重点:1、能和谐地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2、感受乐曲的情绪教学难点:和谐地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同学们,听闹钟响了,早上起床,你都会干些什么呢?让我们跟着音乐用动作来告诉老师行吗?(CAI:播放《早晨的歌》)。1、请同学们随音乐进行律动。三、教唱歌曲《清晨》1、学唱《清晨》第一段师:瞧,很多同学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呢,嘴里啊,还哼着小曲,听听,他们哼的是什么?CAI:播放《清晨》第一乐段①学生聆听音乐《清晨》第一乐段师:这首歌可真动听。你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来歌唱这美好的清晨呢?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②学生用la轻声模唱曲谱③用琴带唱歌词师:听到这样的歌声,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愉快的,开心的)我们也来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唱一唱好吗?④学生有感情地轻声演唱第一乐段2、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第二声部师:时间过得真快啊,唱着歌不知不觉地到了放学了时候了!(CAI:黄昏,学校放学的情景。)学习了一天的同学们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回家了,一边走,一边高兴的哼着歌,歌唱这美好的黄昏。①学生聆听音乐《清晨》第二乐段第二声部CAI:播放《清晨》第二乐段第二声部师:原来呀,就是他们早上哼的歌曲,可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歌词不同)对呀,早上唱的歌是歌唱美丽的清晨,而现在是歌唱美好的黄昏。我们来读一读。②请同学朗读第二段歌词。师:大家仔细瞧瞧,这两段歌曲真的是完全一样的吗?(有一个小节是不同的)那我们来一起唱一唱吧!③解决歌曲中两段音乐不同的地方,即:7654和764④学生跟琴用la轻声模唱曲谱。⑤学生跟琴轻声唱词。师:嗯,学习了一天的同学们终于盼到放学的时候,你觉得同学们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对呀,我们从他们的歌声中就可以听了出来,那让我们也来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唱一唱吧!④带着感情轻声唱词。3、学唱歌曲第二乐段第一声部。师:放学的路上风景可真美啊,看,爷爷奶奶们也出来散步欣赏这黄昏的美景呢!我们向他们招招手:你们好啊,爷爷奶奶们!(CAI:你们好啊,小朋友们,你们的黄昏唱得真好,来听听我们唱的黄昏吧,这才是属于我们的黄昏呢!①学生聆听音乐《清晨》第二乐段第一声部CAI:播放《清晨》第二乐段第一声部师:这歌声优美吗?爷爷奶奶们唱的黄昏和我们唱的黄昏有什么不同呢?对呀,这段音乐就像爷爷奶奶们散步那样,慢慢的,悠扬的,那我们也来学学爷爷奶奶们唱一唱吧!②学生用U轻声模唱曲谱③学生跟琴轻声唱词4、学会合唱《清晨》第二乐段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如果爷爷奶奶们和我们一起歌唱黄昏,会是什么样的音乐效果呢?①学生聆听音乐《清晨》第二乐段CAI:播放《清晨》第二乐段师:你们觉得好听吗?这是一种演唱形式,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合唱,合唱是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的声部演唱同一首歌曲。这里是两组演唱者演唱两个声部的歌曲。我们也像他们一样来合唱这首歌曲吧!②全班合唱《清晨》。师:爷爷奶奶们很关心小朋友,小朋友们也很尊敬爷爷奶奶,他们相互照顾着,所以他们的歌声虽然旋律不同,一起唱出来却很美,你们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做到和谐地演唱呢?③学生试着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5、学会重唱《清晨》第二乐段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想请一个同学和老师一起歌唱黄昏,老师来学爷爷奶奶们唱,你来唱小朋友们的,好不好?①请一个同学和老师一起试着重唱《清晨》第二乐段师:这样的唱法叫二重唱,你们知道什么叫二重唱吗?我们两个人来唱两个各自不同的声部,一起唱同一首歌,就叫二重唱。由此,你们可知道什么是三重唱?什么是四重唱?②请同学们试着说说三重唱,四重唱的概念。师:对呀,这些演唱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叫重唱,我们来看看:(CAI出示:重唱是一种声乐形式,它是指两个或多个演唱者,按各自的声部演唱同一首歌曲。四、参与表师:这是一首非常美的英国民歌《清晨》,(CAI:出示歌单《清晨》)首先,我们一起来歌唱早春的.清晨,然后再一起合唱深秋的黄昏,好吗?①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清晨》全曲。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种演唱形式,你还能为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吗?你觉得,怎样唱,才会让这首歌唱得更美呢?分小组讨论一下,等下再请你们组的同学一起配合完成表演,好吗?②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演唱方式来演唱这首歌。③学生分组表演。④学生间相互评价,评出唱得最好的一组。(方案范例:方案1:演唱形式:。我唱第一声部,邀一个同学唱第二声部,一道演唱这首歌,并请全组的同学为我们伴舞。方案2:演唱形式:。我们全组的同学一起来合唱这首歌。方案3:演唱形式:。我一个人独唱第一段,再和全组的同学一起合唱第二段。五、总结师:清晨是美丽的,我们的歌声更加美丽!今天,同学们把《清晨》这首歌用自己的方式演唱了出来,而且唱得非常动听,愉快的结束了我们这堂音乐课!谢谢同学们的表演,让我们相会在下一次的音乐课吧!2021年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精选汇编【三】活动目标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能根据歌曲内容即兴表演。2.学唱问答式歌曲,并大胆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活动准备1.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2.动物头饰及相应的尾巴若干,找朋友音乐,游戏音乐。活动过程1.发声练习。师弹《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幼儿随音乐唱啦或啊的音。2.欣赏歌曲感受问答式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1)看课件欣赏歌曲提问:歌里唱了哪些小动物,并学学它们尾巴的样子。(2)发现歌曲中问答式的歌曲特点:引导幼儿听辩出歌曲那几句歌词是提问的,哪几句歌词是回答的。评:通过完整的欣赏,让幼儿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熟悉歌曲旋律,初步了解节歌曲所表达的意思。孩子们听后思维很活跃,把歌里唱的所有小动物都说上来了,也运用已有经验表现了它们尾巴的样子,对问答式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3.学唱歌词,表演唱歌曲。(1)游戏:找尾巴。出示贴有猴子、兔子、小松鼠、鸭子、公鸡、孔雀及它们的尾巴贴绒的黑板,师引导:小动物们遇到烦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幼儿操作:将相应的尾巴贴到小动物身边。(2)问答式的学歌词老师问一句,孩子答一句,如师说谁的尾巴长幼答猴子尾巴长;老师三句三句问,幼儿三句三句答。(3)集体跟音乐唱歌曲师引导:小朋友把小动物还有他们尾巴的特征都记住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唱一唱歌曲《谁的尾巴最好看》吧指导幼儿演唱休止符前面的音符时要收的果断(4)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5)幼儿自选头饰及相应的尾巴戴好,随音乐找朋友找到自己的同伴站一起,围成圆圈来表演歌曲。表演时,唱到谁,谁就走到圈里扭扭小屁股,晃晃小尾巴。评:幼儿看着贴绒图片和有趣的问答形式学习歌词,在随音乐演唱时,孩子们都能很熟练的大声唱歌词,表演时也很活跃,主动创编动作大方表演,收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4.游戏————揪尾巴,巩固幼儿对尾巴的认识。师:我们来玩个揪尾巴游戏吧,每个小朋友从人背后揪一条尾巴,然后快速跑回做位,好吗?幼儿随音乐玩揪尾巴。评:幼儿快乐地玩着游戏,揪到尾巴的小朋友快速跑回座位,高兴地举着战利品。然后请孩子们说自己拿的是什么小动物的尾巴。2021年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精选汇编【四】教学目标:1、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2、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3、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x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x舞步编创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4、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嗬!”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2、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3、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教学重点: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并能自编动作与
本文标题:2021年度音乐教学设计案例精选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49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