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程要求]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3.联系的普遍性4.联系的客观性5.联系的多样性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7.系统优化方法联系发展对立统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人为事物的联系主观随意性主导地位被支配整体由部分构成全局观念部分的作用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综合的思维方式一个概念:联系三个特征: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两个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五个方法论要求:联系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论要求考点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普遍性的主要表现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3)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表现: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种种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之所以是客观的,是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3)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在事物的联系,一类是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人类诞生之前或在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尚未涉及的领域中,存在着纯粹自在的客观联系,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在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内由人们按照一定目的、计划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联系,如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村庄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两个机械系统之间的联系等呈现“人化”的特点,渗透着人的目的性、能动性,也没有改变或者取消联系的客观性。这些“人为联系”只是人们依据客观联系创造条件,改变了联系的具体形式。因此,人们头脑中的联系观念并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有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联系观念才具有真实性和现实性。是否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的根本区别所在。3.联系的多样性(1)含义: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2)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3)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1.正确理解联系的条件性(1)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趋于灭亡。任何具体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事物的条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3)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2.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唯物辩证法中处于怎样的地位(1)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起点和开端,全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都是在普遍联系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所谓最一般规律,就是整个世界普遍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唯物辩证法的全部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层次来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3)是否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否认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一个特征。1.(2019·北京)二环路边,繁花点点,玉泉山下,绿意盎然……八百余千米城市绿道,串起北京的河道、青山和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人们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在立交桥、环路、地铁奏响的城市旋律中,谱写了一段舒缓的和弦。城市绿道()①是城市建设中的新事物,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②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③满足了市民休闲需要,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对客体需要的满足④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解析】材料反映了北京城市绿道串起河道、青山和历史文化遗迹,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②正确。城市绿道改善了首都的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④正确。2.(2019·全国Ⅱ卷)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这表明()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解析】此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的相关知识。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这表明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通过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①②正确;③中“更高级、更复杂”说法错误,排除;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3.(2019·江苏)“蜂儿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有统计显示,在人类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通过蜜蜂来传授花粉。通过蜜蜂的异花授粉作用,既能提高授粉质量和作物产量,又能增强种子的生命力,还可以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材料表明()A.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把握联系多样性对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C.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建立新的联系D.必须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综合认识事物B【解析】“通过蜜蜂的异花授粉作用,既能提高授粉质量和作物产量,又能增强种子的生命力”,说明善于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创造条件,对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B符合题意;A强调规律的客观性,不符合题意;人们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需要,C错误;D强调的是系统优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4.(2017·天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幸福9号”取自“幸福就好”的谐音,是某企业打造的一种养老新模式。它通过“互联网+养老”发展养老服务业,依托网上商城、居家养老服务店、老人乐园三大平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养老产业生态链,提供衣、食、用、行、康、乐等服务,全面满足老年人需求,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精彩。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幸福9号”养老模式的构建。(10分)【解析】本题以一种养老新模式为背景材料,限定知识范围为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分析“幸福9号”养老模式的构建。结合材料,可从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的特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角度分析。【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幸福9号”养老模式将互联网与养老联系起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衣、食、用、行等全方位服务,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这种联系虽然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仍然具有客观性。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幸福9号”立足整体,搭建三大平台,构建养老产业生态链,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统一。(或系统优化的方法论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幸福9号”依托三大平台构建的产业生态链,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考点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第一,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提示】这两个概念的定义都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规定的。静态指从“构成”来看的,动态指从“发展全过程”来看的。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第二,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2)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提示】要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理解“两最”:“寻求最优目标”和“最大发挥”。整体和部分都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顾全大局的情况下,一定要尊重部分,给部分以充分的发展机会和空间。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提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功能和部分功能的关系。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含义及基本特征①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②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1.正确把握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它属于整体的一种情况,系统除了具有整体性外,还有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素也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组成一个系统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所以,不能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完全等同。(2)系统和要素是相互区别的①二者各有不同特点:要素具有个别性、局部性、多样性、差别性、不确定性。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地位和功能不同:系统有着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性质和新功能。(3)系统和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①系统和要素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不能离开作为整体的系统而孤立地存在。②当一个组成部分或要素,尤其是关键性要素发生变化时,就可能引起系统整体功能状况的改变。(4)方法论意义①系统观念为人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和原则,即整体性原则、有序性原则、优化原则。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2.有关联系的观点不等于联系观或联系的观点(1)联系观或联系的观点要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等方面思考。①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③联系的多样性:要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整体与部分: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59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