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节分析、探究小说形象一、人物形象的相关知识小说中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其中,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要素,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小说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形象来发掘人生哲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1.人物形象的特征有内外之分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分为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1)外在特征。即人物的身份、地位、阶层、相貌、职业等。(2)内在特征。即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和精神品质等。2.人物形象一般有主次之分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会以一人为主要人物(主人公),并用一人或多人作为次要人物映衬、烘托主要人物(主人公)。主要人物处于中心地位,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承担着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如《祝福》一文就塑造了祥林嫂这一主要人物,以她的悲剧形象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这一主题。次要人物处于从属地位,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一般作为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而存在。如《祝福》一文中的次要人物柳妈,她同情祥林嫂,但又深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视祥林嫂为不贞之人。出于善意的帮助却又将祥林嫂推向更悲惨的深渊,深化了祥林嫂这一主要人物的悲剧性,也有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另一个次要人物“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见证人。二、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时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1.正面描写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要描写的人物进行直接刻画,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手法阐释作用示例正面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外在特点进行描绘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等。能暗示人物身份地位,反映人物精神风貌、性格爱好等。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就把林黛玉美丽、体弱、忧愁、聪颖的特征写了出来。描写手法阐释作用示例语言描写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语言描写是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个性化的语言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照见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的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就反映了他胆小怕事、封闭的性格特点。正面描写动作描写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做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能显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等。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就表现了林黛玉的小心谨慎。描写手法阐释作用示例正面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的描写,往往和外貌、语言、动作交织在一起。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时,“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林黛玉的心理活动既表现了她的谨慎,也从侧面表现了王熙凤备受尊宠的地位和极为泼辣的性格。2.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这种手法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如《祝福》一文通过对鲁四老爷的书房的描写“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壽’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就从侧面表现出鲁四老爷名义上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实际上并无真才实学,透着几分虚伪和附庸风雅的形象特点。三、人物形象常见题型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考查的重点。从近几年常考的热点题型来看,此考点多从两个方面设题:一是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二是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尤其是次要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分析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方面入手。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如《林黛玉进贾府》中,通过对林黛玉因母亲病故而投奔外祖母家的经历以及她寄人篱下的身份的把握,我们便能更好地把握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行事风格及小心谨慎的形象特征。(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入手。比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如《祝福》中“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的外貌描写就写出了祥林嫂在无数次的严重打击和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精神完全麻木,失去对生活的希望的形象特点。(3)从分析情节入手。情节是人物性格、命运及其变化的载体,也是其具体的体现。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贾宝玉摔玉这一情节便集中反映了宝玉平等待人、天真率直的性格。(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有时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的性格和命运就为环境所左右。(5)从分析作者及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论(评价)入手。小说中常有其他人物对某某人物的评价,作者有时也会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介绍或评价。这些评价或介绍性文字可以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1小说中的老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文本见p434《1935年的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老旺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他的身上具有勤劳、质朴、善良、憨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他却拿出政府补给他的其中的2000块钱送给学校,这既表现了他的憨厚、慷慨和知恩图报,同时也赋予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注意从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小说情节、环境及作者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论(评价)等方面来分析。如从老旺的“破棉袄”的穿着,朴实的语言和生活状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朴实憨厚的农民。他把2000元钱给学校(情节),足见其善良、感恩、有社会责任感的形象特点。分析或探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作用,要围绕该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表达等方面的作用来考虑。总的来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对比、衬托等的作用;在情节结构方面有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等的作用;在主题表达方面有揭示、突出主题等的作用。人物形象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作用不尽相同。1.主要人物的作用(1)对小说情节的作用。主要是对小说情节的推动作用,注意主要人物的思想、个性发生变化时,情节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分析、探究人物形象的作用(2)对小说主题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是否有突出或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3)对社会的作用。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所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真题改造)作者着力塑造的“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对主题的作用。“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揭示了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的主题。②对社会的作用。“捡烂纸的老头”这一艺术形象具有其社会意义,启示和呼吁了人们应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即对小说情节、小说主题、社会意义的作用。虽然高考中对主要人物的作用的考查不很常见,但考生对其作用也不容忽视。2.要人物的作用(1)在情节上的串联、推动作用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行为举止,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次要人物的见闻,把小说的相关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的发展,次要人物的出现有时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任务。如《祝福》中的“我”就有此作用。(2)在人物形象上的衬托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都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突出主要人物。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和形象来衬托主要人物的活动和形象,这样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突出。如《变色龙》一文中,火红色头发的巡警叶尔德林就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从端着一个“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的筛子到报告“好像出乱子了”,从给警官脱穿大衣到两次对狗的来历进行判断,既表现出他忠实而驯服,又从侧面衬托了警官的专横多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7单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一部分 小说阅读 第三节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6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