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第一节整体感知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艺术,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解析]A项,“……就能……”理解有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C项,从原文第四段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来看,选项说法错误。D项,从原文最后一段中“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来看,“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有全面认识,“无须考虑”不符合文意。[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解析]“正面人物的塑造”有误,原文中说的是“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并没有明确说是“正面人物”;另外,“根本体现”于文无据。[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解析]“少而精”在文中缺乏依据,原文是“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没有提到“少”。[答案]D综观2019年三套全国卷论述类试题,可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选材方面,三篇论述类文本都出自专家论文,内容“专业”。全国卷I摘编自铁凝的《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全国卷II摘编自叶嘉莹的《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全国卷III摘编自李荣启的《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所选文本均是专家研究的理论成果。立意方面,注重引导考生树立人民史观、关注创新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底蕴。如全国卷I论述的是作家“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引导青年学生思考自己为谁而学、为什么学。文章中的“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等内容深刻契合人民史观。全国卷II作者认为杜甫“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体现了引导考生关注文学创作中的创新精神。全国卷III的论述类文本《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深刻地分析了在传承传统的过程中,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引导考生思考如何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宏大命题。命题特色方面,侧重考查考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的能力,尤其是针对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设置的分析型题目都是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复习方向和重点,做到有的放矢: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材上侧重传统文化与当今的新观点、新理论相结合的学术论文。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以及运用文中观点进行推断、迁移的能力。一、论述类文本相关知识1.基本概念论述类文本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主要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表达目的。一般可以分为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类型。2.基本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论述文三要素。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全篇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论点来展开议论。为了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下面可以有若干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依据。分为:①事实性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②理论性论据,指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和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常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较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反证法等。3.常见结构论述文一般由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常见结构有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平行的,没有主次之分,层次顺序安排较为灵活,段落之间如果相互调换位置,不会违背论证的逻辑结构。层进式结构: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对比式结构:围绕中心论点,从正反两个角度或相对的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总分式结构:在论证的层次结构中有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三种形式。二、论述类文本整体阅读指导1.阅读全文,圈点勾画(1)圈点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比如:①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②体现论证思路的词语(因果、转折、分类分层、举例等);③修饰、限制性词语(年代、程度、范围、已然和或然、代词等)。(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比如:①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②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章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另一种是理论论据。③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对比,或递进,或点与面。这些逻辑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自然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3)简短批注。对重要的观点句及层次标志性词句可作简要批注,提示自己,加以注意。2.提取要点,整体把握对勾画内容进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首先弄清文章论述了什么问题,主要观点和看法是什么,涉及什么内容。其次看文章是如何论述其观点的,要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各段落中各分句间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层次;注意梳理文章中的事例、事理材料,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综上,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论述思路和层次,把握文章内容就相对容易多了。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认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更为重要的是,读书人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歌德的诗句刻写出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反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到读书幸福,是从喜爱读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祟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1圈点勾画:边读边圈画出文中重要词句。2整体感知,梳理思路。(1)本文属于议论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整体感知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6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