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目标]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第一讲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概念和类别(1)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________的场所。聚落包括___________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____________。(2)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型。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在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不同的________条件,对于聚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具有深刻的影响。聚居房屋建筑各种设施城市乡村地形类型分布规模发展(2)不同地形聚落的差异: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_______型、_______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_______。但在南方地形复杂的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村落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________,聚居的人口也比较______。团聚棋盘多丘陵山区分散少1.聚落的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将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种。类型城市乡村差别景观差别景观复杂,建筑物密度大,交通设施齐全景观简单,建筑物密度小,道路系统单一人口差别人口密集,规模大,文化与职业构成复杂人口稀疏,规模小,文化背景比较一致功能差别功能多样,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是区域的中心功能单一,以第一产业为主,是城市的腹地类型城市乡村联系产品联系乡村为城市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和一些工业原料,城市则为乡村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和其他工业品服务联系城市第三产业发达,可为乡村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成因联系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2.不同地形区聚落形态的成因分析地区聚落分布原因分析聚落形态山区洪积扇、冲积扇和河谷阶地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土壤,适宜聚落发展明显的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平原聚落分布最密集区,尤其是沿河、沿海地区,常形成规模很大的聚落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更适宜聚落发展带状、团块状高原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多呈条带状3.我国不同地区聚落分布特点地区分布特点西北地区多分布在绿洲上青藏高原多分布在河谷地区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北方平原地区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南方丘陵地区、山区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例题(2019·天津)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吉林省珲春市(右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较薄。[解析]读图可知,该市河谷两岸地区有许多短小的河流支流且与河谷基本垂直,说明河谷两岸地区为海拔较高的山地。山地坡度大,地形崎岖,地势高,热量、水源等相对不足,土层瘠薄,不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因而聚落较少。考点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有许多,如自然因素中的地形、_______、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在自然条件中,_______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为深刻。2.地形地势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我国地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_______、东部_______的特点,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气候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稀疏稠密3.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在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_______,交通线路一般呈_______分布。(2)在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建设限制性因素比___________。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山区公路多呈“______”字形分布。(3)与平原地区相比,_______交通建设的工程造价要______。4.交通线路选线原则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___________,避开___________,尽可能降低__________,设法减少对____________的破坏。较少网状较多之山区高有利地形不利地段工程造价生态环境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的走向、施工难度、投资等方面影响很大,但非决定性因素。决定交通线路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影响原则原因运输方式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山区、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较低,成本也较低河网密布的地区优先发展水运河网密布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影响原则原因线路走向山区的交通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地形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呈“之”字形弯曲可以降低单位距离内的地面坡度平原地区交通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要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距大中城市的距离要尽量短些节约建设成本和少占用土地,保证运输安全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保证运输安全,减小灾害影响影响原则原因线网密度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地形等自然条件不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人口密度较小,经济比较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本高平原地区密度较大地形等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3.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特点原因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公路为主公路修建成本较低,难度较小,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铁路为辅铁路修建成本高,难度大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密度较大地势相对和缓其他地区密度较小地势陡峻交通线的延伸方向弯曲程度大,线路总长度长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减小坡度),迂回前进例1(2019·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回答(1)~(3)题。(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BAD[解析](1)该地河流呈放射状分布,区域内部存在高点,因此本地区总体中高周低,说明该地地形总体以山地为主。而山区河流往往分布于河谷地区,该地区的铁路线几乎与河流重合分布,因此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河谷分布。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2)读图分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区域处于长白山林区,该地区林业生产发达,大量原木需要外运,因此该区域的铁路主要用来运输原木,故A项正确。该地位于山地林区,农业生产条件差,无法产出大量农产品,故B项错误。该地区位于长白山林区,工业生产条件差,基本没有工业产品的运输,故C项错误。石材并不是林区的主要出产之物,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A。(3)在铁路建设初期,本地区的铁路主要用来运输木材,如果对原木的需求一直存在,即使设备陈旧,当地也会对铁路进行修缮,以满足运输需要。近些年,长白山林区资源得到保护,运输需求减小,导致当地的铁路被废弃。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D。例2(2018·海南)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读图回答问题。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解析]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也是提示性信息——“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考点三全球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的概念气候变化是指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是以某些与平均________状况有关的特征,如________、_________、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的。2.气候变化史的划分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指距今_______年以前,以_______与________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______年以上。历史时期的气候,一般是指_______末次冰期结束以后,近1万年来的气候。近现代气候,则是指近一两百年来,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气候。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天气温度降水量1万冰期间冰期10万第四纪有气象观测记录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距今1万年以前特点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以后,近1万年以来特点温暖期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海平面要比现在高出75厘米,热带和亚热带向北扩展到现在的加拿大和英格兰寒冷期出现于14~17世纪欧洲的小冰期,使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甚至绝收近现代的气候变化时间近一两百年特点气温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全球降水量变化显著冰川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海洋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①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包括冷、暖、干、湿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所以全球气候变化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②不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用下图来记忆和理解。③近现代的气候变化可用列表法记忆。变化趋势变化幅度气温波动上升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1998年则是最暖的年份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全球雪盖面积减少了10%左右。20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平均海平面升高20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米,我国大陆沿岸平均海平面大约上升了0.14米降水北半球中高纬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0.5%~1%亚热带地区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0.3%热带地区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0.2%~0.3%例题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BB[解析](1)材料中提示经历1次冰期即只经历末次冰期,说明只经历1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晚的,经历3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早的,经历2次冰期的山峰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结合图可知,果洛山经历3次冰期,因此最早;太白山只经历1次冰期(末次冰期),因此最晚;雪宝顶经历了2次冰期,时间上介于其他两座山之间,因此B项正确。(2)气温越高,越不利于冰川的发育,因而气温高是无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B项正确;点苍山与末次冰期分布的最低纬度相差不大,因而日照时数差异不大,A项排除;植被分布与有无冰川发育无关,C项排除;海拔在图中无法体现出来,D项排除。考点四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_________的变化。2.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_________。3.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___________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6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