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一鲁尔区的繁荣与衰落1.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1)鲁尔区的位置:德国西部。(2)矿产资源:丰富的_______资源。(3)工业部门:以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4)工业城市: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2.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1)由于廉价______的竞争,鲁尔区出现煤业危机和钢铁危机。(2)由于技术的发展,解放了劳动力,钢铁工业外迁,导致钢铁工业衰落。(3)经济结构_______。(4)环境污染严重。煤炭石油单一1.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区位优势影响项目具体表现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储量丰富,品种多、煤质好丰富的煤炭是鲁尔区发展煤炭、钢铁、化学、电力工业的基础邻近铁矿铁矿石初期来自于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后期来自瑞典、俄罗斯,离鲁尔区都较近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成本充沛的水源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充沛的水源与丰富的煤炭资源相结合,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续表)区位优势影响项目具体表现便捷的交通位于德国西部、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路,北欧通向南欧的捷径,铁路、公路密布,莱茵河纵贯南北,并通过运河与鲁尔河、利珀河联成一体,直通海洋发达的水陆交通,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以利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重化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鲁尔区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发展2.鲁尔区工业部门及联系3.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及表现例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材料二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2009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原来围海造田得来的300公顷土地被海水淹没。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解析]图中显示,北海海域油气资源丰富,从开采条件的角度看,浅海大陆架,开采难度小;周围大部分是能源需求量大的发达国家,市场广阔。但北海位于西风带内,风浪大,增大了海上油气开采的难度。考点二鲁尔区的综合治理1.通过对企业实现_________、合理化的改造,使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企业数量大幅度_________,而每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却扩大了,_____________也大幅度提高。2.利用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和消费市场巨大的优势,鲁尔区大力引进和发展___________及__________,促进经济结构趋向_________。集中化减少生产效率新兴工业服务业多元化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主要措施内容调整产业结构集中化、合理化改造传统工业;引进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如电子、汽车、旅游、金融等调整工业布局由原先的接近原料为原则调整为安排在核心区的边缘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铁路网稠密,高速公路交织成网,内河航运发达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相继建立几十所各种专业院校、技术学院和科研机构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措施具体做法效果治污措施改造河流在鲁尔河上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和污水净化系统防止水污染,具有蓄水拦洪、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治理大气污染全区建成了烟囱自动报警系统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企业建立有害气体和灰尘回收装置管理措施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企业建立起了良好的环保意识,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美化措施在鲁尔区总体发展规划中制定了营造“绿色空间”的计划人均绿地面积增多例题(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数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解析](1)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影响工业的具体区位条件,可从原料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二是工业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如工业可以促进就业、带来经济效益等。(2)从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入手,分析其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材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为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围绕该角度分析污染严重的原因即可。(3)结合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分析其煤炭运输特点,进而分析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本问为措施类设问,可从两个角度组织答案:一是分析解决该类问题的共性措施;二是针对具体问题找具体措施。影响工业区发展的条件分析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需要诸多条件的支持,每种条件对工业区的发展影响不同。具体分析如下表:条件影响分析案例资源及组合状况①资源的种类、数量影响基础工业的类型②资源组合状况影响工业区的综合性③资源的枯竭及地位下降影响基础工业的发展前景①鲁尔区煤、水资源丰富,离铁矿近,形成以煤炭、钢铁、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导致煤炭、钢铁工业衰落条件影响分析案例交通便捷的交通利于工业区与外界的交流,促进工业区的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输送,有利于效益和规模的扩大①沪宁杭便利的海陆运输使其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②我国山西省的运输“瓶颈”制约了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科技水平高低决定了工业区的结构调整和生产效率①高等院校促成了“硅谷”的发展②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落后,限制了其产业调整和升级市场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市场开发有利于工业区的规模和效益提高国内和欧洲市场使鲁尔区成为德国的“工业心脏”考点集训(三十四)第五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读欧洲莱茵河沿岸部分国家示意图,完成1~3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甲城是德国重要的钢铁城市,其发展最有利的条件是()A.煤炭资源丰富B.劳动力廉价C.地租便宜D.地形平坦[解析]鲁尔区崛起的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离铁矿区(法国东北)较近;③降水丰富,河网密布,水源充沛;④河海联运,水运发达且为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水陆交通便捷;⑤德国和西欧工业发达,市场广阔。故A正确。A2.20世纪初甲城发展遇到瓶颈,其原因主要是()A.煤炭枯竭B.水资源少C.产业结构单一D.劳动力成本上升[解析]甲城市位于德国鲁尔区,鲁尔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环境污染严重。故C正确。20世纪初甲城所在地区煤炭减少,但并不是枯竭,故A错误。靠近莱茵河,当地水资源丰富,故B错误。劳动力成本上升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C3.20世纪中后期甲城把高炉厂建到乙城,是因为()A.污染小B.地租低C.运费低D.水资源丰富[解析]鲁尔区所需铁矿产资源需要从海外进口,乙为世界著名港口——鹿特丹,20世纪中后期甲城把高炉厂建到乙城,可以减少运费,故C正确。C“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荷兰病(北海石油依赖症)或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等,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度依赖导致。在全球经济增速低速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巴西、南非、沙特等资源型国家仍在艰难地探索转型道路,以破解资源依赖引发的国内经济社会问题。据此回答4~5题。4.推断巴西、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资源过度开采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B.经济结构缺陷导致发展动力不足C.有足够资金投资于人力资源和技术D.资源开发成本较高,国际竞争力弱[解析]“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巴西、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济结构缺陷导致发展动力不足,B对。资源过度开采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不能体现过度依赖,A错。投资于人力资源的资金不足,C错。资源开发成本不能体现过度依赖资源,D错。B5.破解“资源诅咒”最合理的措施是()A.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B.扩大资源生产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C.优化生态环境建设,防止污染D.保护本国资源,从国外进口[解析]破解“资源诅咒”最合理的措施是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A合理。扩大资源生产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会加重相关问题,B不合理。优化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本国资源,从国外进口,不能改变对资源的依赖特点,C、D不合理。A陕西省榆林市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该市依靠能源优势,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便是成功的案例。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于榆林市区西部,是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煤化学工业生产基地。下图示意榆林市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置。读图完成6~7题。6.制约榆林市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原因是()A.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B.人口密度小,劳动力极为短缺C.交通落后,基础设施欠完善D.农耕历史悠久,经济长期落后[解析]能源化工工业是耗水量很大的行业,根据经纬度判断,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这里气候比较干燥,生态环境脆弱。榆林市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成为制约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故选A。A7.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资源,防止资源枯竭,增强市场竞争力B.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C.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D.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解析]由材料“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可知,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是榆林市“有益探索”的产物,其目的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故选B。B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其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它可实现“两个替代”,即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电力替代煤炭和石油消费。读图回答8~9题。8.有关图中地区发电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冬至南京日落时,甲地发电量少于乙B.夏至南京日出时,乙地发电量一天最多C.丙地冬季,是一年中发电量最多的季节D.丁地夏季,是一年中发电量最多的季节[解析]甲、乙两地属于太阳能发电区域,冬至南京日落时,乙地大致也为日落时,甲地为接近正午时,因此甲地发电量多于乙,A错误;南京与乙地的纬度相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夏至南京日出时,乙地应该还没有日出,因此发电量并非最大,B错误;丙、丁两地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6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