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第四节四种技巧落实文言翻译[技巧点拨]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为主”,就是能够直译的词句,要尽量直译。所谓“意译为辅”,就是适当采用意译的方法。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这就要采用意译,使句子语言顺畅,意思明确。意译,多用于一词或短语的翻译,尤其是使用了比喻、借代手法的词语,直译会使意义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借助意译,将其准确译出。二、坚决避免硬译和漏译问题。所谓“硬译”,就是在明知无法翻译的情况下强行翻译。碰到这一问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它可能是专有名词(国名、人名、官名、器物名、帝号、年号、度量衡等),另一种是疑难词。漏译也属常见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古代汉语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理解不透。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个字一个词,表示一个词义。双音节词则很少,多数是指同义复词,如“以戏弄臣”中的“戏弄”就是一个同义复词,不必逐字翻译。考生有时会把两个词当成一个词(同义复词)看待,于是漏译问题就产生了。三、省略内容当补必补。省略句的类型复杂多样,怎样才能在阅读实践中准确判断省略句呢?怎样才能准确补充成分翻译出完整而准确的意思呢?方法就在于勤于积累与灵活运用。1.译出省略部分,须回归语境,把握语境,这是根本。2.积累常见省略句型,灵活判断,运用于翻译。最常见也是最常考的省略句:①省略主语;②省略动词或介词后的宾语;③省略介词“于”或“以”。四、该调序的地方必须调。宾语前置句是考查较多的句式,也是种类较多、用法复杂的句式。要在辨析的基础上运用“调”的方法进行翻译。四大类型:1.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格式为:否定副词+代词+动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即“不欺余”,没有人欺骗我)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一般前置。格式为:疑问代词+动词。如:大王来何操?(即“操何”,带来了什么)3.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前置。格式为:疑问代词+介词+动词。如:王问:“何以知之?”(即“以何知之”,因为什么知道)4.以“之”“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之”“是”只是标志,无实义。格式为:宾语+之(是)+谓语。如:何功之有哉?(即“有何功”)唯利是图(即“唯图利”)[典例剖析](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文本见第一节[典例剖析])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的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2)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解析】翻译文言文中的语句,可以回归教材,联系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比如由(2)中的“数”可联想到《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数”,其意为“多次,屡次,再三。”此题应注意的重点有:(1)短:说坏话、诽谤。擅权:独揽权力。纷乱:使……复杂混乱。(2)数(第一个):多次,屡次。稍:逐渐、渐渐。削:削减。[巩固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魏能,郓人也。少应募,隶云骑军,后选补日骑左射,又隶殿前班,七迁散员左班都知。旧制,诸军辞见,才器勇敢或迥异出群者,许将校交举以任,使毋枉其志。能时戍外藩,咸未有举者。太宗曰:“能材勇过人,朕可自保。”由是进用之。端拱..二年,加御前忠佐马军副都军头,历殿前左班都虞候、领溪州刺史,加秩转马步军都军头。咸平三年,真拜黄州刺史。明年,为镇、定、高阳关三路前阵钤辖。五年,知郑州团练使,复任威虏军。契丹入寇,能当城西,与诸将合战,无惮色,大败其众,斩首二万级。契丹统军铁林相公来薄阵,能发矢殪之,并其将十五人,夺甲马、兵械益众。契丹复入能率州军逆战南关门遣其子正与都监刘知训间道绝敌行势战数十合退薄西山下破走之获器甲十八万契丹尝谋入钞,能侦知,即发兵逆击,生擒酋帅..,殄灭殆尽。六年,改威虏军部署、知军事。士民诣阙下..乞留能,诏嘉之。会浚顺安军营田河道以扼寇,徙莫州路部署。石普屯兵顺安之西境,诏能与杨延昭、田敏掎角为备。景德初,破敌长城口,追越阳山,斩首级、获兵器益众,诏赐锦袍、金带。复以所部御寇于顺安。六月,召拜防御使,复出为宁边军路部署。诏推能果略,再任以威虏,使副精兵伺敌动止。边人百余掠居民,树蕃.僧为帅,能与田敏、杨勋合兵设伏击之,擒其帅。贼来逼城,能出兵拒之,少衄,即却阵入城,张凝以兵击却之。明年,以自陈,特改官右骁卫大将军、虢州都监,累迁加领康州团练使。大中祥符八年,卒。录其子正为阁门祗候,靖为三班奉职。(选自《宋史·魏能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契丹复入/能率州军逆战/南关门遣其子/正与都监刘知训间道绝敌行势/战数十合/退薄西山下/破走之/获器甲十八万/B.契丹复入/能率州军逆战南关门/遣其子正与都监刘知训间道绝敌行势/战数十合/退薄西山下/破走之/获器甲十八万/C.契丹复入/能率州军逆战南关门/遣其子/正与都监刘知训间道/绝敌行势战数十合/退薄西山下/破走之/获器甲十八万/D.契丹复入/能率州军逆战/南关门遣其子正与都监刘知训间道/绝敌行势战数十合/退薄西山下/破走之/获器甲十八万/【答案】B[联系上下文,明晓文段写的是魏能与其子阻挡了契丹的再次入侵,并战争契丹的事件。“南关门”前省略介词“于”,“(于)南门关”作“逆战”的状语,应在“南关门”后断开,排除A、D两项。由末句可知,“其子”的名字为“正”,故此处“其子正”不可断开,排除C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端拱,是宋太宗在位期间的年号,皇帝在位期间可以有多个年号。B.酋帅,古时称少数民族或者叛乱者的首领,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C.阙下,即宫阙之下,借指帝王居住的宫廷,在文中用来代指皇帝。D.蕃,通“番”,周代指九州之外的夷服、蕃服,后泛指域外或外族。【答案】C(“在文中用来代指皇帝”与文意不符,应是代指朝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能勇猛过人,年轻应征入伍。他年轻时便响应朝廷招募,得到多次升迁,由于戍守边境,没有受到诸军举荐,但其才能勇猛过人,得到太宗的器重。B.魏能抗击契丹,屡屡大获全胜。面对强敌契丹的屡次入侵,他毫无惧色,与诸将一起冲锋陷阵,并运用计谋,大破敌军,杀敌无数,缴获大量军用物资。C.魏能深得民心,受到朝廷嘉奖。他在职期间深得民心,离任之时百姓、将士向朝廷请求让他留任,皇帝为此下诏表彰他,并赏赐给他锦袍、金带。D.魏能平定动乱,立下赫赫战功。边境一伙贼寇聚众掠夺,危害百姓,他与其他将领合兵一处,设下妙计,击溃贼寇,并生擒其首领。【答案】C(“并赏赐给他锦袍、金带”是之后的事情。)★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旧制,诸军辞见,才器勇敢或迥异出群者,许将校交举以任,使毋枉其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贼来逼城,能出兵拒之,少衄,即却阵入城,张凝以兵击却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按照先例,诸军到朝廷辞别或谒见天子时,对于才器勇敢或迴异出众者,允许将校相互举荐以任职,使他们不会徒有其志。(2)贼寇前来攻击城池,魏能出兵抗敌,稍稍失利,立即撤回军队回到城中,张凝率兵击退了贼寇。【解析】(1)辞见:辞别或谒见。交:互相。枉:徒有。(2)少:稍稍。却:(第一个)撤回;(第二个)击退。【参考译文】魏能,郓地人。年轻时应征入伍,隶属云骑军,后选补日骑左射,又隶属殿前班,七次升迁任散员左班都知。按照先例,诸军到朝廷辞别或谒见天子时,对于才器勇敢或迥异出众者,允许将校相互举荐以任职,使他们不会徒有其志。魏能当时戍守外藩,完全没有人举荐。太宗说:“魏能的才能勇武过人,我可以保举。”魏能因此被选拔任用。端拱二年,加封御前忠佐马军副都军头,历任殿前左班都虞候、兼溪州刺史,加秩转马步军都军头。咸平三年,实授黄州刺史。第二年,任镇、定、高阳关三路前阵钤辖。五年,知郑州团练使,复任威虏军。契丹入侵,魏能在城西抵挡,与诸将一起作战,毫无惧色,大败敌军,斩了二万首级。契丹统军铁林相公逼近阵前,魏能放箭将他射死,连同其将十五人,夺得很多铠甲、战马、兵器。契丹再次进犯,魏能率领州军在南关门迎战,派遣其子魏正与都监刘知训从小路切断敌人的归路,战斗数十合,撤到西山脚下,将敌军击溃,缴获器甲十八万件。契丹曾图谋入侵劫掠,魏能侦察得知后,随即发兵迎击,生擒其首领,将敌军全部歼灭。咸平六年,改任威虏军部署,掌管军事。将士百姓赴朝廷乞请让魏能留任皇上下诏褒奖了魏能。恰逢疏通顺安军营田河道以扼制敌寇入侵,改任莫州路部署。石普在顺安的西境屯兵,诏令魏能与杨延昭、田敏成掎角之势保持戒备。景德初年,在长城口大破敌军,越过阳山追击他们,斩敌军很多首级,缴获很多兵器。皇上下诏赏赐魏能锦袍、金带。魏能又率所部在顺安御敌。六月,征召魏能任命为防御使,又出任宁边军路部署。诏令推举魏能的果敢和谋略,再度任命为威虏军,让他掌管精兵察看敌军动静。有边民一百多人劫掠当地居民,立外族僧人为首领,魏能与田敏、杨勋合兵设伏攻击他们,活捉了他们的首领。贼寇前来攻击城池,魏能出兵抗敌,稍稍失利,立即撤回军队回到城中,张凝率兵击退了贼寇。第二年,以其自己陈述,特改任官右骁卫大将军、虢州都监,屡经升迁加领康州团练使。大中祥符八年,去世。录用其子魏正为阁门祗候,魏靖为三班奉职。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难点突破篇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1.4.4 四种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6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