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练习17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前,网络文学作品的确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虽然有些作品具有独特的价值,但也不乏粗制滥造之作。如何________作者不会出于功利目的一味地迎合读者口味而________,并在创作过程中力求创新,________向大众提供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俱佳的优质网络文学作品,成了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公众以及传统的文学界,需要对十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也需要对它的未来发展持续关注,________。它尚不成熟,(),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应当是整个社会所关切的。2017年,国内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130.2亿元,比2016年增长44.2%,并进一步规范化、精品化。同时,2018年知识付费迎来从高潮迈向洗牌的拐点,倒逼知识产品内容服务加速升级,也进一步加剧网络文学作品在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一些领先网站正在面临活跃用户增长瓶颈,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提高,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中文在线集团在2016年就提出了“超级IP”战略,以作品为驱动力,打通“原创平台+IP运营+影视+游戏”的垂直内部生态体系的搭建,来保证网络文学的IP项目高效落地,实现IP一体化衍生开发。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3分)()A.鼓励随波逐流从而因势利导B.蛊惑随波逐流进而因势利导C.蛊惑趋之若鹜从而顺水推舟D.鼓励趋之若鹜进而顺水推舟A解析:第一处,鼓励:激发、勉励。蛊惑:迷惑、诱惑。此处应用“鼓励”。第二处,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只能随着潮流走。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此处是说如何鼓励作者不出于功利目的而一味地去迎合读者,用“趋之若鹜”语意过重,故选“随波逐流”。第三处,从而:连词,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表递进关系。此处无递进,故选用词语“从而”。第四处,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说话办事。此处是说对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要顺着其发展的趋势,向好的方面加以引导,所以选用成语“因势利导”。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为生命力旺盛,也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B.但生命力旺盛,也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C.但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生命力旺盛D.因为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生命力旺盛B解析:根据前文“我们的社会、公众以及传统的文学界,需要……”说明对于网络文学作品整体上还是肯定的,因此“它尚不成熟”,后面应该跟一个转折性的句子,即说它还是有优点的,排除A、D两项;再根据句内的关系,应该是先说自身具有的特点,然后才能去与其他的做比较,排除C。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拓展,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B.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提高,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CC.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拓展,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D.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扩充,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解析:仔细阅读画线句子,可发现“围绕……”或者“以……为目标”两个句式糅合在一起,应该保留其一,排除A、D;“概念”与“提高”搭配不当,可改为“概念拓展”或“概念扩充”,排除B。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二维码已经很常见,扫码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__①__。二维码提供者可能会借此收集您的个人信息从事不法活动,比如把信息卖给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另一个更大的风险则是,如果该二维码本身就是一个木马病毒,只要扫了,__②__,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您的资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因此,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__③__。答:①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风险(隐患)②就会泄露许多(相关)个人信息③切莫轻易(胡乱)去扫解析:①处,由前文“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及后文“另一个更大的风险”可知,此处是强调扫码也会带来风险或隐患。②处,根据前文的关联词“只要”可知,此处应有关联词“就”与之呼应;再结合后文“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可知,此处是强调扫码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③处,应填写一个总结性的语句,由前句的“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可推知,此处是强调不要轻易去扫码。5.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在火灾扑救中牺牲。假如他们被推荐参选“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请你为这个英雄群体写一段推荐词,要求:使用比喻修辞,不超过90个字。(5分)答:“大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30名勇士面对森林烈焰义无反顾,危急关头蹈入火海,将“平凡”与“伟大”画上了等号。英雄的身躯倒在了他们至爱的土地上,化成凉山不朽的高峰,木里苍翠,千秋长青。(共5分,内容3分,要写出事迹和赞颂之情;表达2分,要求使用比喻修辞,语言有文采。意思对即可)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在《离骚》中以“余虽好修姱以羁兮”感叹自己因为崇尚美德而被约束,但又以“__________________”强调自己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心志。(2)《师说》中,韩愈明确指出老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而那些童子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并不是韩愈所说的老师。(3)《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动作描写生动勾勒出拾麦者令人心酸的形象,饱含悲悯之意。虽体解吾犹未变兮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讲个故事吧!”——为什么情节的魅力如此强烈,古今不衰?叙事学认为,情节展示了时间秩序之中因果关系的必然演变,洞悉真相是多数人的内心渴求。“后来呢?”与“结果呢?”两种悬疑鞭策读者奔赴情节的终局。然而,如果没有纳入文学情节的躯壳,谈论某种社会制度的设计、某个历史时期外贸对于国计民生的意义等不可能让人如痴如醉。我试图追问的是,文学情节多出了什么?“欲望”至少是一个可以视为候选的选项。一个特定的主题可以拥有无数交集的人物、片段和细节,这些因素的收集、挑选和设定不仅涉及因果关系,同时涉及欲望的投射。情节的发展很大程度地隐含了欲望的逻辑。人们普遍期待的情节是曲折离奇、大开大阖,主人公历经艰险,最后功德圆满,平安着陆,“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这种令人神往的经历即是欲望。情节内部若干常见的修辞策略往往被欲望征用,例如“巧合”。巧合负载的欲望通常在“大团圆”的结局赢得彻底的释放。“大团圆”是情节的另一个修辞策略:终成眷属、家道中兴或者获取功名、事业有成。这些交代与其说展现了社会历史的必然,不如说满足了读者的内心期待。相对地说,借助巧合叠加厄运——“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的状况远为稀少。考察情节的时候,因果关系与欲望的想象性满足成为一个特殊的话题。多数时候,情节内部的因果关系具有强大的社会历史基础。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巨额的财富不可企及,森严的现实等级无法跨越……恰恰由于无法实现,这些渴求可能酝酿、发酵为格外强烈的欲望,进而祈求文学虚构特殊的情节给予虚拟的满足。很大程度上,这即是情节的语言叙述对于欲望受挫形成的空缺给予的补偿。然而,作家与读者均置身于某种社会历史,他们的叙事与阅读必定与周边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这时,叙事与欲望始终相互调整,二者共同期待赢得社会历史的认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找到的一个简明例子是《简·爱》。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历史设置的问题是,“允许简实现自我,但必须限制在社会传统规定的安全范围内”。因此,《简·爱》包含了自我与屈从、责任与欲望、力量与恭俭、普通人与贵族、小资产阶级与上流社会之间的种种平衡,实现这种平衡的情节叙事“不成比例地混合了现实主义、传记、哥特小说、浪漫传奇、童话、道德寓言”,某些时候甚至不得不求助于寓言或者神话这些“笨重累赘”的叙述话语。(摘编自南帆《讲个故事吧:情节的叙事与解读》)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什么情节有强烈的魅力,叙事学的解释是多数人内心有洞悉真相的渴求,但这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B.情节的设置与叙写不仅展示了时间秩序之中因果关系的必然演变,同时很大程度上隐含了欲望的逻辑。C.“屋漏偏逢连夜雨”这种借助巧合叠加厄运的情节虽然相对较少,但也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内心期待。D.不是所有的渴求在现实的逻辑中都能实现,而文学却可以通过虚构特殊情节给予人们虚拟的满足。C解析:根据前文“人们普遍期待的情节是曲折离奇、大开大阖,主人公历经艰险,最后功德圆满,平安着陆”推知,借助巧合叠加厄运的情节不能满足读者的内心期待。8.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介绍了叙事学对于情节魅力的解读,并对它进行假设推理,从而顺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B.文章三、四两段从“人们的普遍期待”“社会历史基础”两个方面分析了叙事对欲望的影响。C.文章以伊格尔顿谈《简·爱》为例,论证了观点:因为文化环境的影响,叙事与欲望不得不相互调整。D.“很大程度”“某些时候”“多数时候”“相对地说”等短语的运用使文章的论证具有辩证的色彩。B解析:“分析了叙事对欲望的影响”错误,第三段是欲望对叙事的影响,第四段是叙事对欲望的影响。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渴望可以在文学获得虚拟的满足,这正是文学存在的意义。B.如果没有纳入文学情节的躯壳,很多人大概不会津津有味地跟踪一个数学教科书提供的因果转换。C.作家的叙事如果很好地满足了读者的内心期待或无法实现的渴求,就会赢得读者与社会的认可。D.简努力奋斗、实现自我、赢得爱情的故事情节很好地满足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欲望”。B解析:A项,“这正是文学存在的意义”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无中生有。应为“这正是情节具有强烈的魅力的原因之一”。C项,推断违背作者观点:“叙事与欲望始终相互调整,二者共同期待赢得社会历史的认可。”D项,“很好地满足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欲望’”与“允许简实现自我,但必须限制在社会传统规定的安全范围内”相违背。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组合练17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71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