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讲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课题一制度沿革——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1知识串讲·助学助记知识点一君主专制的演进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2.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1)内容①三省:指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影响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3)局限:流程式分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权问题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知识点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削弱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教材拓展]唐代的藩镇割据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其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理州县的权力,这造成了一些军镇(藩镇)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史称“藩镇割据”。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吐蕃、回鹘、西夏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割据政权;藩镇之内,征兵重敛,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知识点三选官与用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2.隋唐宋元科举制(1)形成: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完善:唐宋元时期,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3)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史学新论]海外人士对科举制的认识视角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它是进步的,只是到了清朝末年,大家都把它与清政府联系在一起,因为清政府是腐败的,所以与之有关的东西都要废除。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美]本杰明·艾尔曼[发现问题]材料作者从现代考试制度的视角评价科举制,代表了海外学者的一些观点。[思考角度]科举制与现代考试制度的历史联系;科举制与社会公平正义;科举制的“机会均等”原则与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契合。[教材批注微点拨][漫画解史]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实质信息提取:三省六部制下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皇权得以加强。[构图解史]三省六部制的运转信息提取:相权三分,互相牵制,加强君权。中书省拟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之间互相制衡,从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权。[图解历史]科举制[框架图示]一、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1.改革背景(1)必要性: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2)可能性:北魏的崛起与黄河流域的统一,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冯太后和孝文帝的个人作用。2.改革内容(1)制度创新:俸禄制、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2)迁都洛阳:巧设计减少阻力,体现政治家的策略。(3)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改籍贯。(4)加速政权封建化:尊儒办学,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政治制度。3.历史作用(1)促进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2)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选修4)1.“贞观之治”的出现(1)原因①历史:吸取隋亡教训,深信“民本”道理。②用人:选贤任能,虚怀纳谏。③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④以民为本,慎用刑法:制定《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⑤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2)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2.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1)措施①武力讨伐:先分别讨伐,后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②设置机构: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职世袭。在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③册封首领:接受“天可汗”的尊称,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后裔。④和亲通婚: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2)作用: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3.开放的对外政策(1)政策①积极友好的中外交往态度。②宽容的宗教政策。③重视传播唐文化。(2)作用①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②推动日本“大化革新”,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进程。2读史用史·史论结合⊳主题一汉唐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史料一(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①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②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③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史料二(唐朝前期)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官员)起草。起草完毕,④由中书令、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再呈送皇帝书面批准。⑤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盖骑缝印,再送交尚书省施行。——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学会读史]史料主旨信息解读史料一:反映了汉至唐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①“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②“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③“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分割相权(相互牵制)史料二:叙述了唐朝前期三省运作的特点④“……由中书令、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集体负责;⑤“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三省的决议最后交由皇帝批准,档案制度规范[学会用史](1)据史料一,概括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提示]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正式成为宰相。方式:(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相互牵制)。(2)据史料二,指出唐朝中央行政体制有何特点,并指出这些特点对唐代政治的影响。[提示]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在皇权专制下集体决策,讲求程序,相互制约。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统治;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主题二封建制度的重要保障——选官制度史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①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史料二②科举制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反映商周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①“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强调商周选拔官员的标准是“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史料二:评论了科举制的历史作用②“科举制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科举制的历史作用突出表现为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学会用史]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提示]史料一体现了商周时期根据出身任命官吏,属贵族政治;史料二体现了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演变,以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趋势:选官标准由注重血缘、出身到注重品德、才干,趋于公平、公正、合理。3深化拓展·注重研思1.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相权逐渐削弱,君权逐渐强化。(2)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3)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4)宰相的设置由实转虚: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3.科举制度影响深远(1)科举制度是中华民族长期演进过程中凝聚起来的制度文化资源,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相互融汇难以分割,对中国社会诸制度亦产生深刻影响,其对我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运行亦起着调节作用。(2)立足家国情怀,分析科举制度的起源、演化规律、地位和影响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培育“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4针对训练·立德树人1.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C.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D.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解析:A项思想活跃是文化现象,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江南开发,经济发展,但商业受时代的影响,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故B项错误;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并发展,儒家思想融合了道家思想,“援老入儒”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文化的时代特色源自社会时代的变迁,魏晋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造成了上述文化现象,故D项正确。答案:D2.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烦琐杂乱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A.吏治渐趋清廉化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官员日趋专业化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解析:材料“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反映的是中枢机构权力变化而不是吏治清廉的问题,故A项错误;据所学,唐初具体政务由尚书省负责,据材料“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可知部门权力出现重合,故B项错误;据材料“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可知官员的政务要求提高,即官员日趋专业化,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中枢权力的变化而不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故D项错误。答案:C3.魏晋时期,各级官学普遍衰落,开馆授徒的私学也十分有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士族的各种家学却全面繁盛,由此造成平民家庭出身的人才远远少于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这说明当时()A.教育被士族阶层垄断B.选官强调门第与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C.儒学的发展受到极大挑战D.寒素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被关闭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官学、私学普遍衰落,而士族家学全面繁盛,导致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在社会上占据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强调被选拔者的门第出身,这适应了当时的教育发展状况,故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当时官学、私学仍然存在;材料反映不出儒学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寒素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受阻而非被关闭,D项说法绝对。答案:B4.[2020·鄂尔多斯模拟]唐太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26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