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历史第七单元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部分近代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第1讲辛亥革命01自主学习必备知识02互动探究热考重点04精练习题高效作业03命题研析高考动向知识点辛亥革命1.条件(1)经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_________的发展。(2)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增强。(3)思想: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_________、自由平等学说。资本主义天赋人权(4)组织①兴中会:1894年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②中国同盟会:1905年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统一的_________革命政党。2.酝酿(1)武装起义:1911年___________,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2)广泛宣传: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宣传组织工作,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3)有利时机:四川发生_________,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资产阶级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3.爆发: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攻占楚望台军械库,后占领武汉三镇。4.中华民国的成立(1)成立:1912年元旦成立,定都_____,以五色旗为国旗。(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________;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___________。②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南京国民全体责任内阁制评价民国共和政体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的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据。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散尼尔·佩弗核心论点:(1)辛亥革命建立起的民主共和政体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缺乏生存的土壤。(2)辛亥革命的失败不是共和政体的失败,是中国探索民主政治道路的失败。5.辛亥革命的失败(1)袁世凯一面猛攻汉口、汉阳,一面提出南北议和。(2)列强对南京政府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_________。(3)革命阵营中的_______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4)孙中山被迫妥协,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___________,革命失败。6.历史意义(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及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___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思想:使_________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3)经济: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_____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封锁立宪派临时大总统封建君主专制民主共和民族资本主义辛亥革命的评价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陈独秀核心论点:(1)肯定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意义。(2)指出了辛亥革命在民众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即没有动摇和消除封建思想对人们的影响。★链接选修——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选修4)1.建立政党(1)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2)同盟会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推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缔造民国(1)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2)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了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颁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维护共和(1)“宋案”惊醒了孙中山的美梦,仓促发动“二次革命”,开始了挽救民国的艰苦斗争。(2)“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先后开展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1915~1916年)、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运动(1917年)和第二次护法运动(1920~1922年)。4.国共合作(1)在苏俄、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2)中国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1月20日在广州召开,对三民主义做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教材补遗】预备立宪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为将来实行立宪之准备”。1906年,清政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的上谕。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下令在中央设咨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各省设咨议局。第二年又宣布以九年为期完成立宪的筹备工作。1910年,清政府宣布,将原定九年预备立宪期缩短为五年,提前于1913年召开国会,在国会召开前两年成立新内阁。1911年5月,撤销军机处,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责任内阁。在13名阁员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7人,全部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室,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骗局完全暴露,立宪派大失所望,许多人转而投机革命,清政府更加孤立。【图解历史】铁血十八星旗信息提取:红色为底,中间一个大大的黑色九角星,象征“铁血”,表示革命必须用武力,以热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黑九角星内外,各有九颗黄星,一共一十八颗,代表我国一十八个行省。黄色代表炎黄子孙。整个旗帜的含义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构图解史】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信息提取: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其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易错易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即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经济基础仍然是封建小农经济,因此没有推翻封建制度。【教材补遗】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割据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知识拓展】孙中山的历史地位(1)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2)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3)他是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重点一辛亥革命的成果及评价辛亥革命的成果与局限【解读】图一反映了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图二反映了民主共和观念激荡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革命顺利发展中隐藏着失败的危机。【结论】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成败目标结果直接目标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挽救民族危亡直接结果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目标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废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最终结果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史料一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评价史料二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创立民国,但是民国并没有名副其实,因为中国缺乏一个能支撑民国的社会基础。所以我说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虽然说在1914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留辫子已经是少数,剪掉辫子是多数的,所以剪辫子应该说是实现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摘编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史料解读】(1)史料一主要围绕对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理解,解读时要抓住史料中“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关键信息来理解。(2)史料二从辛亥革命后中国的“三个实质性成果”理解辛亥革命的成果。【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回答,为什么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采取这种方式实现政权转移有何价值?(2)根据史料二,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社会生活的影响。试答:【提示】(1)原因:以国会为中心,采用谈判、妥协、法制的形式和平转移政权。价值:避免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2)政治上,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推动了剪辫易服、公历纪年的确立。【史论归纳】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的转型(1)政治层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中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获得重大突破。(2)经济层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为经济工业化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主要的社会思潮,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工业化获得长足发展。(3)文化层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提出三民主义、提倡资产阶级公民道德,对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习俗的改革、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4)从社会生活变迁角度: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重点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史料一“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临时约法》史料二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临时约法》《临时约法》的特点【史料解读】(1)史料一说明了《临时约法》的主权归属,主要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也反映了《临时约法》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2)史料二说明参议院是权力的核心,分析了大总统与参议院的关系。【问题思考】陈旭麓先生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揖美追欧”的结果。据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由。试答:【提示】思想上,运用了西方分权制衡、主权在民、天赋人权的思想;政体上,仿效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史论归纳】《临时约法》的民主精神和局限性(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民主精神①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②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从臣民转变为公民。③政体运作: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2)《临时约法》所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袁世凯而设的,有“因人设法”之嫌;从中国后来的历史来看,它未能防止袁世凯的专制,就这一点来看,未能达到初衷。内容意义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家国一体的观念国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否定了传统的臣民观念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现代民主政体否定了“人治”观念;体现了资产阶级希望通过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社会巨变产生的影响[研真题·引领航向]一、拓展知识广度1.(2019·高考天津卷·T7)《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道,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1讲 辛亥革命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28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