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历史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第3讲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01自主学习必备知识02互动探究热考重点04精练习题高效作业03命题研析高考动向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一、程朱理学1.理学的创立(1)背景①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②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③唐代中后期,韩愈提出__________的主张,提出儒家的“道统”思想。④北宋时期,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鼓励下,士大夫掀起__________运动。(2)概念: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__________”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复兴儒学儒学复兴天理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代表①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理论提供依据。②邵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③张载:开创理学中的“__________”一派,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④“二程”: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__________”,其核心是“仁”。气学天理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理学的成熟(1)标志: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__________。理学体系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概况类别内容理气论①理先于气,理比气更根本;②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③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就是“__________”中的阴阳变化修养论①教育要“慎思明辨,__________”;②“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③强调要有社会责任感社会政治理论①道的价值内涵是“__________”;②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__________”太极格物致知三纲五常正君心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理学的成熟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核心论点:理学将封建伦理道德(天理)与人的个人欲望需求(人欲)对立起来,从封建伦理道德角度扼杀人性,儒学发展走向成熟。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朱熹地位及影响①注解《四书》,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②作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理学的发展——陆九渊开创心学(1)主张①核心命题是“__________”,意思是本心即天理。②主张“__________”,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③剥落和扫除“物欲”和“意见”。(2)影响及地位:心学的开创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心即理也发明本心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9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二、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学艺术1.科技:宋代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北宋__________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2.文学(1)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可合乐歌唱,有词牌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北宋有婉约派词人__________和豪放派词人苏轼,南宋有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和豪放派词人__________。(2)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__________两大类,题材广阔,语言幽默通俗,明快泼辣,形式活泼。代表作是关汉卿的《___________________》。毕升柳永辛弃疾散曲感天动地窦娥冤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1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宋词的特点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词)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核心论点:宋词娱乐性强,更加平民化、世俗化,促进了词的繁荣。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1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艺术(1)宋代书法艺术的代表是“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2)__________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主要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文人画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1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图解历史】“理学”的含义核心观点:理学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体现,是儒学的思辨化和哲学化的体现。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1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教材补遗】理学理学又名道学,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1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图解历史】1.宋明理学核心观点:宋明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更加强调伦理道德的核心地位。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1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古代中国科技核心观点:四大发明在中西方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说明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教育等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1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教材补遗】市民文学封建社会后期,为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又称为城市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的社会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它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微点拓展】宋词繁荣的原因(1)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2)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3)两宋社会矛盾的尖锐,文学家更能用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1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易错点拨】元曲≠元杂剧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包括歌唱、对白、舞蹈、场景等诸多要素。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教材补遗】中国画的类型及特征(1)文人画:强调个性,注重写意;讲究借物抒情,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2)山水画:讲究布局,气势雄壮,意境深远。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中国画的精粹。(3)风俗画: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与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1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重点一宋明理学史料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①、诚意、正心、修身②,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③。张载在《西铭》中讲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摘编自《中国古代思想政治史》宋明理学的特点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19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史料解读】史料中①②③同在一句话中,却反映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格物、致知”,二是“正心、修身”,三是“齐家、治国”。所以在获取信息时不应单纯的依据句号或省略号分层,更应把握每一层的细节。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2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问题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试答:【提示】注重通过研究获取真知;重视道德修养,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2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史论归纳】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文化的特点。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2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下表是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理学的社会影响【史料解读】史料为表格性史料,主要反映了宋明理学对社会生活,特别是女性社会生活地位的影响。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2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问题思考】据史料,指出节妇烈女人数增加的原因。试答:【提示】宋代以来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的流传导致节妇烈女人数增加。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2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史论归纳】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②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2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消极影响①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③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2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在历史上,宋明理学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起到了积极作用,它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民族气节,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永恒的、广博的、深厚的精神价值,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来源;经过创新它可以融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是人们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一种德性品质和德性修养,应当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基础。用传统文化涵养核心价值观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2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重点二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史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数量2225259257788宋元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2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史料二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学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史料三宋元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达,在文化上呈现出高度繁荣的局面。宋朝在治国方针上,贯穿着宽仁尚礼的精神,对于民间文化事业、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等方面未予过多干预。因此,宋朝有着较为宽松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时期 第3讲 宋元时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29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