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历史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阶段优化提升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01热考主题纵横热点02学科素养培优提能03史学争鸣拓展视野04阶段质量检测(八)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主题一五四运动后至国民大革命时期多元社会思潮折射出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的变化1.从政治折射点看: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孙中山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转变,继续肩负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事实上为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在共产国际支持下,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从经济折射点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民族工业重新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打击,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仍是中国人民面临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3.从社会思潮看:国民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是中国社会两大主流思潮,马克思主义和三民主义都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这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国共两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拓展训练——对接25分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乡村改造在英国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了。城市的样板示范促使农村起来追随,英国还建立了专门的乡村保护协会。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交通革命和通信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对乡村的管理也就随之变革,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从20世纪后期起,欧洲农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普遍兴起了旅游业。——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和经验》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进入20世纪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实验。在此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开通邮电,创办学校,建立农场。先后开辟出北温泉、小三峡等游览区,使北碚的园林山水、历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卢作孚的北碚“乡村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说乡村建设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据《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等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各自兴起的背景。(12分)【思路点拨】审清题目:背景,欧洲从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城市化及带来的问题分析,中国方面从当时的世界背景、日本侵略、中国农村自身发展的状况方面分析。【尝试作答】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乡村改造”和中国的“乡村建设”的相同点。并指出二者结局不同的原因。(13分)【思路点拨】审清题目:相同点,根据材料从二者的技术进步方面、注重发展乡村经济方面和文化保护方面分析。不同原因,欧洲从工业化方面和社会稳定的环境方面分析;中国从当时的社会性质、局势动荡方面分析。【尝试作答】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9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答案:(1)背景: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中问题的显现,使人们向往乡村生活。中国,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国力衰微,农村经济凋敝;城乡发展不平衡;有识之士的推动。(答出三点即可)(2)相同点:近代交通、通信等科技手段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注重农村历史文化和资源的保护利用(发展旅游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近代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答出三点即可)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原因:欧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国家重视、政策的保障;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主要是个别有识之士在个别地区的实验。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主题二1919~1949年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主要矛盾革命目标国共关系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打倒列强,除军阀”;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国民党与中共领导的人民之间的矛盾;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国共十年对峙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主要矛盾革命目标国共关系全民族抗战时期(1937~1945年)中日民族矛盾反抗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国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之间的矛盾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人民民主国家国共两党内战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拓展训练——对接48分选择题]2.近年,在福建闽中的一些乡村,发现了众多红军标语:“白军兄弟,不同红军打仗,要求北上同日本打仗去”“白军士兵同红军联合起来北上抗日”“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这些标语的落款为“红军(宣)”。这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A.进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B.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矛盾交织D.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主旨在于红军试图劝说国民党士兵共同抗日,与土地革命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无关,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此时抗日尚未提上日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与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既要反对国民党又要反对日本侵略,故C项正确;北上抗日说明此时尚未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主题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异斗争对象资产阶级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以城市为中心,再到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影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方式以暴力革命为主要方式基础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与本国国情密切结合结果被压迫人民获得了解放,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拓展训练——对接12分开放题]3.(2020·绵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记时间大事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新思想的萌发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兴起19世纪末甲午战争列强瓜分中国戊戌变法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时间大事1912~1919年中华民国建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国民大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20世纪40年代中共七大人民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围绕“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中国的近代化。材料描述了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此说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在阐述中,要结合史实,说明近代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探索的失败,从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积极探索革命道路,最终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意结合材料分阶段叙述。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尝试作答】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答案:示例论题: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阐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的抗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启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篇章。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表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注意: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拟论题只要符合题意均可。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等)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从家国情怀角度分析历史阐释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判断【理论阐释】1.家国情怀是学科核心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家国情怀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家国情怀要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阶段八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017·高考全国卷Ⅲ,T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八 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30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