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模块2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融会课件
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列强侵华——近代前期让中华民族蒙辱的“四次战争”阶段发展历程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及附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容: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协定关税;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2)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商品输出为主)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加深(1)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商船沿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军费800万两白银;开放南京等十二口通商(2)影响: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一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1)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2)影响: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容:赔款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惩办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员;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2)巨额赔款加深了人民苦难;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二、抗争探索——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斗争阶段发展历程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新旧交替时代·反封建反侵略(1)起因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2)重要文件①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是对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宗法等级制度和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礼教思想的否定,强调平均主义,带有明显的革命性和落后性②后期:《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3)评价:是历代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失败19世纪末期义和团运动——民族危机加深·抗击八国联军(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剧(2)斗争: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3)口号:“扶清灭洋”具有抗击侵略的爱国性与对先进文明的排他性20世纪初辛亥革命——民族危机空前·资产阶级革命(1)条件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②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③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④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多次起义(2)过程①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②建立民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宪法④革命失败: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3)意义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三、民族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1.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1)一个性质和精神: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2)两个阶段和中心:5月4日~6月初,在北京;6月5日起,在上海。(3)三个特点:彻底、不妥协(取得初步胜利)、群众基础广泛。(4)四个阶层: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民族资产阶级是重要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领导。2.国民革命——民主革命力量的联合斗争(1)一项成果:歼灭孙传芳、吴佩孚主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2)两个会议: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3)三个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是兴起的标志;北伐战争是高潮的标志;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是结束的标志。3.土地革命——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1)一条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2)两次会议: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给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4.抗日战争——人民民主力量的发展壮大(1)一对主要矛盾: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2)一条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两条抗战路线:国民党执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4)两个抗日战场:在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分别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5)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5.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一个任务: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2)两次谈判:重庆谈判与北平和谈。(3)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4)四个阶段:战略防御,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战略反攻,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战略决战,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胜利阶段,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专题五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欧风美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中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背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拉开了列强侵华的序幕,大批洋纱开始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2)内容: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3)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2)内容: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选送留学生(3)影响: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瓦解了本国的封建经济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1)背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2)内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工业,出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3)影响: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的维新思想;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背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企业;“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2)内容: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民间资本总额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增加了一倍多,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担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推动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发生20世纪2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1)原因:辛亥革命的鼓舞;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概况: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以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帝国主义在一战后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遭受沉重打击,很快萧条下去20世纪20~3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1)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2)概况: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增加;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各行业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20世纪4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日益萎缩(1)原因: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许多企业毁于战争中(2)概况:抗战时期,遭受日本侵略者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日益萎缩;解放战争时期,遭受美国商品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陷入绝境二、碰撞交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时期历史背景表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中的衣、食、住、行变化尤其明显辛亥革命以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带有民主平等色彩的服饰、称呼、婚丧仪式逐渐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落后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保障,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近现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发展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60~90年代交通业的起步(1)轮船运输: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立轮船招商局(2)铁路交通: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淞沪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20世纪初及民国时期交通业的发展(1)轮船运输:民国以后,逐渐发展,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2)铁路交通: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3)公路交通: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汽车;民国时期,发展缓慢(4)航空运输: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1920年,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交通业的出现(1)轮船运输: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萎缩(2)公路交通:发展较快,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3)铁路交通:铁路建设加快,建成宝成、兰新铁路;改进机车,火车由蒸汽机车发展到今天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速度越来越快(4)航空运输: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3.近现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中后期大众传媒的出现报刊业:维新运动时期,形成国人办报的高潮20世纪初大众传媒的发展(1)报刊业:《民报》《新青年》《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2)电影业:《定军山》是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渔光曲》是中国首次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逐渐走向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大众传媒的进一步发展(1)报刊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与其他类型报刊并存,种类多,内容丰富;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2)电影业: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题材主要是工农和革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3)电视业: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边远地区和农村广大群众收看电视难的问题得到解决(4)互联网:1994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003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专题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一、“西学东渐”——在继承中发展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侵略;中国闭关落后;程朱理学的束缚(2)代表:林则徐、魏源(3)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4)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5)影响:引导中国人关注世界形势“中体西用”(1)背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2)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3)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4)主张:自强、求富(5)实践: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6)影响:是中国近代化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模块2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融会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3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