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3-123451.(2017·江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就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排除D项。春秋战国时期奠定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说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故选A项。B、C两项在题中未涉及。答案解析关闭A-4-123452.(2016·天津)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知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夸大了保护传统建筑的意义,故排除③;④说法错误,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苏州园林“天人合一”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说明了苏州园林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项。答案解析关闭A-5-123453.(2013·课标全国Ⅱ)《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台湾风物图卷》描绘了台湾的风土民情,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①符合题意;在开启“破冰之旅”时,用图卷的缩小版促进两岸交流,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②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台湾风物图卷》与《清明上河图》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排除③;中华文化是中华各地文化个性与共性的统一,④错误。故选A项。答案解析关闭A-6-123454.(2018·北京)“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作为传统茶具代表之一的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镌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从2014年中国APEC峰会,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都能看到紫砂壶的身影。阅读材料,谈谈紫砂壶的文化价值。-7-12345答案紫砂壶作为茶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器物之美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借紫砂之妙可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解析本题考查紫砂壶的文化价值。通过阅读材料,从紫砂壶的器型、镌刻内容的寓意、实用性与艺术性统一、外事活动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考生可以结合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多样性与传播,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知识点阐释紫砂壶的文化价值。-8-123455.(2018·江苏)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不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9-12345答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传播;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解析本题要求说明异国小镇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的原因。首先,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角度回答;然后,联系材料说明商业贸易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交流;最后,说明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10-考点一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是什么——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源远流长的表现:①中华文化有辉煌的历程。②重要见证。内容汉字史书典籍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特点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11-考点一考点二(2)博大精深的表现: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①文学艺术: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②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1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①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②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考点一考点二-13-考点一考点二2.为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14-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试判断)点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试判断)点拨注意区分文字与汉字,汉字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3.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趋同。(试判断)点拨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15-考点一考点二4.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试判断)点拨特别需要注意,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5.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证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试判断)点拨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如何分辨“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呢?详见下表:-16-考点一考点二比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别角度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的角度来说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的角度来说侧重点侧重于从纵向和动态,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强调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未中断过侧重于从横向和静态,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强调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阔表现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体表现在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三个方面联系①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②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17-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2018·浙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迅速走红。它通过讲述我国九大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轶事和今生故事,让观众了解它们承载的古老文明和人文精神。央视推出的此类节目()①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④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题规范选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这一知识点。中国馆藏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久远,承载古老文明和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①②可选。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应一分为二地分析,不能单纯弘扬,③错误。④的说法材料中没有体现。-18-考点一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是什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含义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图示为:-19-考点一考点二2.为什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20-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1.包容性要求兼收并蓄是指其他民族吸收、借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试判断)点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指我们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2.包容性会使民族文化逐渐失去个性、民族特性。(试判断)点拨文化的包容性并不会使民族文化逐渐丧失其个性,而是更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3.只有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试判断)点拨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但是不能否认其他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只要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的文化,均应视作其具有包容性。-21-考点一考点二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仅仅是指在空间上,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试判断)点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仅仅指在空间上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积极成分,也应包括从时间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即对历史的包容。-22-考点一考点二5.如何全面理解文化的包容性?(试说明)点拨为了全面理解文化的包容性,下面我们对本课的重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进行一番梳理。含义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标志信息广泛吸纳、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结合、融入、借鉴等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地位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23-考点一考点二注意事项①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文化吸收、借鉴,而是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③不能否认其他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只要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均应视作文化的包容性④文化的包容性,应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即对历史的包容;还应包括不同区域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即不同区域文化间的包容-24-考点一考点二注意事项⑤文化的包容性并不会使民族文化逐渐丧失其个性。包容性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不仅不会使民族文化丧失个性,还会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世界文化的发展⑥在分析具体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时,可以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来思考。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⑦包容性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联系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往往与文化交流
本文标题:(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33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