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基础整合考点突破易错点拨热点聚焦基础整合基础梳理·网络构建基础梳理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的物质活动。2.实践的特点(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实践的和实践的。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实践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及其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因而也具有客观性。客观世界主体对象手段过程结果(2)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3)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的发展着的。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和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的产物。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目的意识孤立社会关系历史能动主体客体实践需要(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实践处在的交汇点上。(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的存在变为的存在。(3)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中来,最终还要回到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才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工具认识主观和客观观念现实认识实践实践改造世界三、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是标志同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及其的正确反映。(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3)真理客观性的含义: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和,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主观客观客观事物规律客观性一种真理只有一个条件范围谬误(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来说的,都是主观与、理论与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原理内容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到,再从到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的过程。过程客观实践具体的历史的条件实践认识认识实践对象主体基础永无止境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或。(2)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和真理,在实践中和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认识发现检验发展网络构建考点突破精讲考点·典题例练考点一实践考点透析1.实践的内涵主体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他动物的本能的活动不是实践对象从对象看,实践改造的是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生在人和自然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等)不是实践性质从性质上看,实践是一种改造活动,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形式人类的基本实践有三种: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2.正确区分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是指实践的基本要素、过程及其结果是客观的,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社会历史性社会性——是指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突出“合作”等,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是指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突出历史过程,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实践的特点【典例导引】(2018·北京卷,25)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新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实践的特点。“人”字形铁路的设计符合客观规律,现在仍在使用,表明其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属于旧事物,故A错误;材料强调随着社会实践水平的提高,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实现了高铁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这体现了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故B正确;尊重规律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故C错误;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故D错误。【强化训练】(2018·山西高三一模)过去考古主要是拿着放大镜观察,用笔画图,如今卫星遥感、光电科学、导航测绘以及化学分析等,被广泛用于考古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考古工作的信息量和准确率。这说明()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③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④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过去和现在考古中使用的工具和效果的不同,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也说明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②④符合题意。题干不体现实践的直接现实性,①不符合题意。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谬误追求真理的上升过程。“接近”真理否认了人们能达到真理,排除③。考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考点透析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理解认识误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方法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命题探究命题角度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典例导引】(2018·全国Ⅰ卷,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自于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故①错误,②③正确;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世界上没有终极真理,④表述错误。【强化训练】(2018·江苏卷,27)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解析:B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命题角度3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典例导引】(2018·海南卷,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拓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2017年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①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③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能比较哪个更有用,①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得认识的两条途径,③表述错误;开展研学旅行是将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活动,有利于促进知与行的统一,实现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②④正确。【强化训练】(2017·全国Ⅰ卷,21)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成功率。“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①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②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③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④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零工社区”各类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者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为创业者提供智力支持;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创业者如果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就能够推动创新创业发展,①④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创业者要用实践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②说法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③错误。考点三真理考点透析1.全面理解真理的属性属性理解误区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3)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4)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第二性的(1)对同一对象可以有多个真理(2)真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3)真理是一成不变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在这个条件和范围内,真理是绝对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又是相对的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2.真理和谬误(1)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二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包含。(2)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超出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特别提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概念对应,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认识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
本文标题:(山东专用)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5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