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诗五首教学设计第一篇范文:五首诗的教学设计《诗五首》教学设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背诵诗词。2、过程与方法:学习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背诵诗词,学习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诗歌是唐代文学艺术的代表形式。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期。唐代诗人众多,仅传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仅《全唐诗》中收入的唐诗就有48900多首,一个人每天背一首,得用130多年。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诉说悲欢离合,歌唱远大理想,揭露社会黑暗,赞美大好河山,总之,唐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诗,领略一下唐诗那醉人的风采。一、文学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的诗体了;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古体诗近体诗形成年代格律要求形式分类举例唐代之前较少限制唐代限制严格古诗,古风律诗,绝句登幽州台歌送杜少府(律);闻王昌龄(绝)二、读:语速,语调,节奏三、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自号清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四、释题,背景1、标题:闻:听说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寄:寄托,托付2、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五、赏析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4、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抒情铺垫(准备)。5、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龙标:地名,本是王昌龄迁谪之地,这里指王昌龄本人,古人常以籍贯、职务、任职之地名称其本人。6、“过五溪”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状态)?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未及与朋友告别,朋友已走了很远。表明作者内心的悲痛,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7、前两句的写景叙事,都是为了下两句的抒情作铺垫(准备)。8、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寄:寄托,托付。与:给——“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六、小结《登飞来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王安石的文学常识,正确朗读诗歌,掌握重点语句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诗意,并能熟读、背诵、默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诗登得高、望得远的深刻生活哲理。教学重点:掌握重点语句的含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文题中的“登”是攀登之意。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相传东晋时,古印度僧人慧理曾称这座山峰像天竺国的灵鹫山,“不知何以飞来”,因此得名“飞来峰”和“灵鹫峰”。二、教师范读、领读全诗。三、细读品味: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诗的前两句用了夸张手法写塔的高峻,说它高“千寻”;在用“闻说”衬托塔的高耸,为下句埋下伏笔。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后两句议论,是诗的主旨。语意双关,表面上写“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原因是“身在最高层”,实际上包含着登得高、望得远的深刻生活哲理。四、合作探究: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胸怀?明确:“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而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常被用来比喻奸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一是来自经验,即从书本上得到的历史经验。二是来自抱负,即他有成就大事业的心胸。再联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他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扫荡“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这句诗是带有自警、自策意味的,说明王安石在后来的变法中之所以能够抵挡住保守势力的种种打击,不是偶然的。五、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借景说理的好诗。诗人就传统题材翻出新意,抒发具有政治内容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感慨:我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因为我站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常建的文学常识;能熟练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2、过程和方法:学习诗歌对景物的典型化描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作中对江南景物的无限赞美和向往之情。教学重点:学习对景物的典型化描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常熟虞山是苏南风景名胜区,现已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虞山北麓的兴福寺是佛教名刹,景致迷人。寺中禅院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手迹,成为兴福寺画龙点睛之笔。常建题诗的兴福寺,风貌肯定与今日不同,但自然环境的特点,如高林、竹径、山光、潭影等,尚可一一指出,让人们从中领悟到常建诗中所传达出的意境。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破山寺,即兴福寺,古址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后禅院,禅院即寺院,寺院一般分前后院,前院讲经、供佛,后院即“后禅院”,为僧人居住区。题目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2、常建,生卒年不详。长安人。他的诗以山水、田园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常建诗的题材比较狭隘,虽然也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但绝大部分是描写日月风光、山林逸趣的。作品有《常建集》。诗歌《高楼夜弹筝》《客下》《塞下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3、教师范读、领读,自由读全诗。三、细读品味: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点明时间、地点和古寺的环境。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渲染出古寺特有的幽邃氛围。含义深刻,意境幽远,富有哲理。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考,为全诗增添了肃穆与浩然之气,以动衬静。4、“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以有声写无声,是古寺的寂静,更是诗人内心的“静境”。客观景致与作者感受到的禅思理趣巧妙融合。四、合作探究:1、此诗的格律有两个什么特殊的地方?明确:一是起首两句就入对;二是颔联不入对,试看“曲径”还可对“禅房”,但“通幽处”不与“花木深”相对。这种情况是格律中的变格。2、成语“曲径通幽”应如何理解?明确:“曲径通幽”用作成语,意思是弯曲的小路通向幽静僻隐的处所。语出本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有的本子作“竹径”。3、成语“万籁俱寂”应怎样理解?明确:“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成语“万籁俱寂”,正出自常建本诗“万籁此都寂”之句。五、教师小结:这是一首题壁诗,景中含情,委婉含蓄,语言朴素自然。通过描写寺院的清晨,逼真地再现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心向佛门的隐逸情趣。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望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体悟诗歌内容,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过程与方法:理解“钟、割”的妙处和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青年杜甫的豪情,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教学重点:理解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理解青年杜甫的豪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二、了解作者和文体常识:1、介绍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2、介绍古体诗。古体诗,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三、朗读诗歌1、学生齐读《望岳》。2、老师指导、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3、全体学生自读、齐读。四、了解诗的内容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五、再次朗诵,研讨品析1、理解诗题: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愿望。2、知识补充:望哪里?你从何得知?泰山。从“岳”“岱宗”“齐鲁”得知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出示问题,小组研讨:3、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1)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青未了”(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这是细望。4、请你描述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5、尾句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和哲理?它告诉我们: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6、诗中“钟、割”二字用的非常好,请你分析好在哪里?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钟”:聚集,宠爱、钟爱,既写出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割:阴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六、感悟作者情感和抱负1、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从杜甫身上学到了什么?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3、思想感情:诗人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观沧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首诗;2、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语言,培养语感;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培养语感(重点);激情朗诵(难点)。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你们见过大海吗?想到海边走走吗?1800多年前,有一位老人金戈铁马、恰似少年,站在中国的东海边写
本文标题:诗五首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6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