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主题三水与海洋化学资源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水的三态变化与天然循环6年4考辨一辨►1.一定体积的水受热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2.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氧气和臭氧(O3)化学性质不相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想一想►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判断物质的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分子间隔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但原子的种类不变。考点2水资源状况与水的人工净化6年4考水资源储量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而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①__2.53%__爱护水资源的措施节约用水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②__喷灌、滴灌__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利用防治水体污染工业污染: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③__污染物__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污染:提倡使用④__农家肥__,⑤__合理__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染:逐步实现⑥__集中处理和排放二、天然水的人工净化1.硬水与软水硬水软水概念含有较多①__可溶性钙、镁化合物__的水不含或含有较少②__可溶性钙、镁化合物__的水区分方法加肥皂水,产生泡沫③__较多__、浮渣④__较少__的是软水;产生泡沫⑤__较少__、浮渣⑥__较多__的是硬水转化2.常用净水方法方法作用特别提醒►(1)在净水的各种方法中,沉降、过滤、吸附、蒸馏发生的都是⑪__物理__变化,而用氯气或漂白粉消毒发生的是⑫__化学__变化。(2)净水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综合运用多种净水方法时,应按净水程度⑬__由低到高__的顺序进行。(3)明矾的净水原理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这些杂质较快沉降。(4)活性炭在净水中起⑭__吸附__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部分可溶性杂质和异味以及色素。沉降使天然水中⑦__较大的泥沙颗粒__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下来过滤分离水与泥沙(分离⑧__颗粒大小不同__的混合物)吸附除去水中⑨__有颜色或气味的杂质__蒸馏除去⑩__可溶性杂质__,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水辨一辨►1.活性炭能除去家庭装修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2.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使硬水变为软水。(×)3.为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4.无色透明的深层地下水属于纯净物。(×)想一想►1.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是什么变化?在净化水的各种方法中,沉降、过滤、吸附、蒸馏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而用氯气或漂白粉等给水消毒发生的是化学变化。2.天然水经过净化后得到的自来水是纯净物吗?为什么?不是,因为自来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考点3水分子的变化6年2考一、水的分解(见重点实验突破部分)二、水的合成考点4海洋化学资源6年3考一、海水提镁二、海底矿物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①__化学__资源、②__海底矿物__资源、③__海洋生物__资源和④__海洋动力__资源海底常规化石燃料⑤__煤__、⑥__石油__、⑦__天然气__被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的“⑧__天然气水合物__”是一种新型矿产资源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⑨__海洋环境立法__、⑩__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__、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等三、海水淡化1.方法2.蒸馏法淡化海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结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气密性⑥__良好__向大试管中加入5~10毫升海水,塞好橡皮塞,加热大试管中海水沸腾,小试管中有⑦__无色液体__出现水蒸气在小试管中冷凝,形成冷凝水往小试管的冷凝水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⑧__无白色沉淀产生__说明生成的是蒸馏水辨一辨►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2.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想一想►1.为使蒸馏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延长导管;使用冷凝剂对导管进行热交换;将试管放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等。2.采用哪些方法能够证明小试管中收集的液体是淡水?可用加硝酸银溶液、蒸发、测密度、测导电性等方法。考点5海水晒盐辨一辨►1.工业生产中海水或卤水(海水晒盐后的剩余溶液)都可以作为制取氯化镁的原料。(√)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3.蒸馏海水和电解水、海水制镁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附:化学方程式梳理典型例题运用类型1水的合成与分解【例1】如图所示是氢气燃烧的微观表示:(1)读图获得的信息__化学变化是破坏旧分子,生成新分子的过程(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或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等)__(写一条即可)。(2)根据图示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2H2+O22H2O__。(3)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__淡蓝__色的火焰;若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就有可能引起爆炸,氢气燃烧和氢气爆炸的反应原理__相同__(填“相同”或“不相同”)。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记住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二是水的分解与合成的原理和实验现象;三是由实验得出的结论,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等。(1)从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构成、物质的变化等角度可得到以下信息:①化学变化是破坏旧分子,生成新分子的过程;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等;(2)由图示可知,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故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3)氢气有爆炸范围,当它与空气混合在爆炸范围内时就容易发生爆炸,氢气燃烧和氢气爆炸的反应原理一样,都是和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变式运用►1.[2017·山西中考]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__氢分子分裂为氢原子,氧分子分裂为氧原子__,②的微观实质是__氢原子与氧原子重新结合为水分子__。(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__C__(填字母序号)。解析:(1)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即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由图可知只有C表示纯净物。类型2水的净化【例2】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或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之沉降)__。(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D__。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吸附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这是__物理__变化。经沉降、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__不是__(填“是”或“不是”)纯水。(4)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6__价。思路点拨►关于水的净化,要明确以下几点:①各种净水方法及其作用;②经沉降、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③除了水的消毒是化学变化外,其他净化都是物理变化。(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2)过滤时,如果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通过,从而导致过滤失败;(3)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经沉降、过滤、吸附后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不是纯水;(4)在高铁酸钠(Na2FeO4)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注意事项►有关净水措施的三个失分点:(1)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的固体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过滤得到的清澈的水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2)吸附可以吸附掉难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不会降低水的硬度。(3)蒸馏所得的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杂质,是软水,属于纯净物。变式运用►2.[2017·昆明中考]2017年3月22日是第25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废水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操作是__过滤__(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实验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__烧杯、漏斗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引流__。(2)除去难溶性杂质后,可利用活性炭__吸附__(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废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得到中水,中水不可饮用,请列举中水的一项用途:__用于冲厕__。(3)取某中水水样,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该水样属于__硬水__(填“硬水”或“软水”)。(4)家庭生活用水水费清单中不包含的一项是__A__(填序号)。A.电费B.水资源费C.自来水水费D.污水处理费解析:(2)除去难溶性杂质后,可利用活性炭吸附废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中水”的水质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但又高于允许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标准,处于二者之间,不可饮用但可用于冲厕、灌溉、景观用水、洗车等;(3)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大量的泡沫,说明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或不产生泡沫,说明是硬水。类型3分子观点解释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例3】[2017·成都中考]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电解水得到氢气水中有氢分子B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分子在不停运动C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D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子的性质。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除分子外,还有原子和离子,其基本性质均与分子相似。当物质的体积或状态发生变化时,主要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一些扩散现象,如蒸发、挥发,与分子不停地运动有关;分子的质量、体积等很小,说明分子很小。物体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但分子的大小不变。变式运用►3.[2017·安徽中考]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是()选项实验事实观点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B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分的C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微粒是不断运动的D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微粒间存在间隔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反应前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A正确;电解水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由此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分解成原子,B正确;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正确;由于分子间有间隔,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应小于10mL,D错误。类型4海洋化学资源【例4】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1)海水制盐。利用海水制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和氯化钙等杂质,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如下操作:a.加过量的Ba(OH)2溶液;b.加稍过量的盐酸;c.加过量的Na2CO3溶液;d.过滤;e.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acdbe__(填字母),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__CaCl2和过量的Ba(OH)2__。(2)海水淡化。如图1是一个简易的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装置,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的方法是__蒸干后没有晶体析出__。(3)海水制镁。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图2所示: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是__②__(
本文标题:(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主题三 水与海洋化学资源课件 鲁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6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