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绿色建筑评价表(2019版)
编号款项内容款项分数条文总4.1.1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地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场地应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应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参评4.1.2建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参评4.1.3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外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并应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参评4.1.4建筑内部的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应连接牢固并能适应主体结构变形。参评4.1.5卫生间、浴室的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参评4.1.6建筑外门窗必须安装牢固,其抗风压性能和水密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参评4.1.7走廊、疏散通道等通行空间应满足紧急疏散、应急救护等要求,且应保持畅通。参评4.1.8应具有安全防护的警示和引导标识系统。参评4.2.1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并合理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参评采取措施提高阳台、外窗、窗台、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水平。5参评建筑物出入口均设外墙饰面、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的防护措施,并与人员通行区域的遮阳、遮风或挡雨措施结合5参评利用场地或景观形成可降低坠物风险的缓冲区、隔离带5参评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玻璃。5参评采用具备防夹功能的门窗。5参评建筑出入口及平台、公共走廊、电梯门厅、厨房、浴室、卫生间等设置防滑措施,防滑等级不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Bd、Bw级,得3分。3参评建筑室内外活动场所采用防滑地面,防滑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Ad、Aw级。4参评建筑坡道、楼梯踏步防滑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Ad、Aw级或按水平地面等级提高一级,并采用防滑条等防滑构造技术3参评4.2.5采取人车分流措施,且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有充足照参评采取通用开放、灵活可变的使用空间设计,或采取建筑使用功能可变措施。7参评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管线分离。7参评采用与建筑功能和空间变化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布置方式或控制方式。4参评使用耐腐蚀、抗老化、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线、管件5参评活动配件选用长寿命产品,并考虑部品组合的同寿命性;不同使用寿命的部品组合时,采用便于分别拆换、更新和升级的构造。5参评按100年进行耐久性设计。10参评控制项10154.2.2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类别《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条文分数是否参评评分项安全耐久84.2.6184.2.710104.2.8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104.2.3104.2.4采用耐久性能好的建筑结构材料,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对于混凝土构件,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或采用高耐久混凝土;2)对于钢构件,采用耐候结构钢及耐候型防腐涂料;3)对于木构件,采用防腐木材、耐久木材或耐久木制品10参评采用耐久性好的外饰面材料。3参评采用耐久性好的防水和密封材料。3参评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3参评5.1.1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有关规定。建筑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处应禁止吸烟,并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参评5.1.2应采取措施避免厨房、餐厅、打印复印室、卫生间、地下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到其他空间;应防止厨房、卫生间的排气倒灌。参评生活饮用水水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参评应制定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计划并实施,且生活饮用水储水设施每半年清洗消毒不应少于1次参评应使用构造内自带水封的便器,且其水封深度不应小于50mm。参评非传统水源管道和设备应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参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参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参评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参评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GB/T20145规定的无危险类照明参评选用LED照明产品的光输出波形的波动深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1的规定参评5.1.6应采取措施保障室内热环境。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采用非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应具有保障室内热环境的措施或预留条件。参评在室内设计温度、湿度条件下,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参评供暖建筑的屋面、外墙内部不应产生冷凝。参评屋顶和外墙隔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参评5.1.8主要功能房间应具有现场独立控制的热环境调节装置。参评5.1.9地下车库应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参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规定限值的10%,得3分;低于20%,得6分。6参评室内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25μg/m³,且室内PM10年均浓度不高于50μg/m³。6参评5.2.2选用的装饰装修材料满足国家现行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中对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8分。选用满足要求的装饰装修材料达到3类及以上,得5分;达到5类及以上,得8分。参评94.2.9评分项安全耐久5.1.35.1.4104.2.8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5.1.55.1.7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评分项健康舒适8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125.2.15.2.3直饮水、集中生活热水、游泳池水、采暖空调系统用水、景观水体等的水质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参评使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成品水箱。4参评采取保证储水不变质的措施。5参评5.2.5所有给水排水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参评5.2.6采取措施优化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声环境,评价总分值为8分。噪声级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4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8分。参评构件及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5分。5参评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5分。5参评住宅建筑室内主要功能空间至少60%面积比例区域,其采光照度值不低于300lx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8h/d,得99参评公共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内区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比例达到60%,得3分;2)地下空间平均采光系数不小于0.5%的面积与地下室首层面积的比例达到10%以上,得3分;3)室内主要功能空间至少60%面积比例区域的采光照度值不低于采光要求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4h/d,得3分。9参评主要功能房间有眩光控制措施,得3分。3参评采用自然通风或复合通风的建筑,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热环境参数在适应性热舒适区域的时间比例,达到30%,得2分;每再增加10%,再得1分,最高得8分。8参评采用人工冷热源的建筑,主要功能房间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5规定的室内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整体评价Ⅱ级的面积比例,达到60%,得5分;每再增加10%,再得1分,最高得8分8参评住宅建筑: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在夏热冬暖地区达到12%,在夏热冬冷地区达到8%,在其他地区达到5%,得5分;每再增加2%,再得1分,最高得8分8参评公共建筑:过渡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的面积比例达到70%,得5分;每再增加10%,再得1分,最高得8分。8参评5.2.11设置可调节遮阳设施,改善室内热舒适,评价总分值为9分,根据可调节遮阳设施的面积占外窗透明部分的比例按评分。参评6.1.1建筑、室外场地、公共绿地、城市道路相互之间应设置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参评6.1.2场地人行出入口500m内应设有公共交通站点或配备联系公共交通站点的专用接驳车。参评6.1.3停车场应具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具备充电设施的安装条件,并应合理设置电动汽车和无障碍汽车停车位。参评6.1.4自行车停车场所应位置合理、方便出入。参评6.1.5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应具有自动监控管理功能。参评6.1.6建筑应设置信息网络系统。参评5.2.1089评分项健康舒适控制项105.2.7125.2.85.2.985.2.48988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控制项生活便利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得2分;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3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得4分。4参评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不少于2条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4参评建筑室内公共区域、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及道路均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3参评建筑室内公共区域的墙、柱等处的阳角均为圆角,并设有安全抓杆或扶手。3参评设有可容纳担架的无障碍电梯。2参评住宅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的4项,得5分;满足6项及以上,得10分。1)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2)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3)场地出入口到达中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1000m;4)场地出入口到达医院的步行距离不大于1000m;5)场地出入口到达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6)场地出入口到达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7)场地周边500m范围内具有不少于3种商业服务设施。10参评公共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的3项,得5分;满足5项,得10分。1)建筑内至少兼容2种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功能;2)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3)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车位数占总车位数的比例不低于10%;4)周边500m范围内设有社会公共停车场(库);5)场地不封闭或场地内步行公共通道向社会开放。10参评场地出入口到达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公园、广场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3参评到达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2参评室外健身场地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0.5%。3参评设置宽度不少于1.25m的专用健身慢行道,健身慢行道长度不少于用地红线周长的1/4且不少于100m。2参评室内健身空间的面积不少于地上建筑面积的0.3%且不少于60m²。3参评楼梯间具有天然采光和良好的视野,且距离主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5m。2参评6.2.6设置分类、分级用能自动远传计量系统,且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能耗的监测、数据分析和管理。8参评6.2.7设置PM10、Pm².5、CO2浓度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且具有存储至少一年的监测数据和实时显示等功能。5参评设置用水量远传计量系统,能分类、分级记录、统计分析各种用水情况3参评利用计量数据进行管网漏损自动检测、分析与整改,管道漏损率低于5%2参评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生活饮用水、管道直饮水、游泳池水、非传统水源、空调冷却水的水质指标,记录并保存水质监测结果,且能随时供用户查询2参评具有家电控制、照明控制、安全报警、环境监测、建筑设备控制、工作生活服务等至少3种类型的服务功能。3参评具有远程监控的功能。3参评86.2.310评分项生活便利96.2.96.2.41056.2.576.2.86.2.186.2.2具有接入智慧城市(城区、社区)的功能。3参评相关设施具有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应急
本文标题:绿色建筑评价表(2019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9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