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材同步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二中国近代史2•第五章近代化的起步3中考命题·导向年份题型题号分值涉及知识点2018综合题16(1)(2)2、2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失败后梁启超发动的历史事件2017选择题42近代化的起步的四件大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016综合题17(2)(3)4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两大口号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2019预测纵观近几年中考,本章节考查思路为四件大事结合起来考查,每年都会涉及。由于2019年是兴中会成立125周年,因此在2019年的复习中应重点复习。4历史时空·展示5中考考点·精讲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洋务运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时间19世纪60—90年代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以“师夷长技”为手段,以“自强”为目的)代表人物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6洋务运动措施(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3)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4)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7洋务运动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8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项目创办原因时间企业名称创办人地点作用军事工业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制枪制炮,增强国防力量1861年(最早)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安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增强了国防力量,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1865年(最大)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上海1868年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福州91872年轮船招商局上海1878年开平矿务局李鸿章天津1888年湖北织布局武昌民用工业配合军事工业发展的需要1890年汉阳铁厂张之洞汉阳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轮船招商局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10•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这些国家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工业革命的成果也被引进到这些国家。同时期的中国也出现了洋务运动,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机器。因此,这个时期可以理解为工业文明正在大量传播,资产阶级的统治得到巩固和扩大。11•【易混易错警示】洋务运动虽然向西方学习,但它只是学习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所以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良运动,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其失败的根源。•【关联史实】12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时间1895年春—1898年9月21日目的救亡图存领导阶级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性质是一次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康梁的主要活动(1)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宣传变法: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13“百日维新”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作用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打击了封建顽固派,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力量,加强国防建设结果1898年9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变法失败评价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14•【易混易错警示】近代化和近代史的区别:近代化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开启性事件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近代史是指现代史之前的历史,即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时间是1840—1949年。揭开中国教育近代化序幕是洋务运动的京师同文馆,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15•(周年链接:2019年是兴中会成立125周年)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1894年11月,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2)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孙中山(1866—1925)16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概况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驻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革命取得胜利。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湖北军政府17中华民国(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2)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3)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18•从横向看,辛亥革命是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发生的,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纵向看,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几千年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19【易混易错警示】1.近代化探索中,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探索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19世纪末,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2.封建帝制不等于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并没有结束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在中国结束的标志是土地改革的完成。【关联史实】辛亥革命――→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促使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20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重要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口号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21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及贡献(1)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2)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3)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徳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评价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2•【易混易错警示】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但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关联史实】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奠定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诞生23•【重点解读】•1.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对它的评价•(1)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评价:①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洋务派是在没有对封建制度做任何触动的情况下,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因此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②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开办的一些企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洋务运动带给我们的启示•(1)学习先进的外来文明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洋务运动中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此,我国应该坚持对外开放的国策。24•(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只学习技术,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这说明只有学习外来先进文化,才能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深度和广度。•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了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2)客观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过于强大。•(3)主观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4)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25•4.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对戊戌变法的评价)•(1)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2)这次变法在帝国主义加剧侵略中国的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5.戊戌变法的失败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中国人民要想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求得国家富强,只有通过革命道路,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才能达到目的。26•6.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认识及其评价•(1)认识: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途径。•(2)评价:①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创建了中华民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功绩和革命精神永远为后人所牢记。②我们应该学习他胸怀祖国、永不放弃、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7.对辛亥革命的评价•(1)成功之处(进步性):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这一方面看,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27•(2)失败之处(局限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从这一方面看,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8.新文化运动的作用•(1)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
本文标题:(江西专用)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5章 近代化的起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9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