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论小学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
论小学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作出了许多新的思考,对当今社会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特别是提出了科学和发展观,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社会发展思路上的一个新进步,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实践这总结和理论升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样是确立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核心内容。现代教育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明确发展不是简单擞量增长和规模扩张,高质量、高效益的增长才是真正的发展;发展的质量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持久保持良性循环的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发展;发展的效益必须从教育投入和产出的比照中综合衡量;发展是有条件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仅取决于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过硬的内部管理;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必须紧紧依靠教育创新,不断适应教育市场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充分运用和开发人力资源,依靠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教育就一定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小学的发展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纵深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拓展学校亮点,努力培植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张扬个性特长,整体提升教育水平,努力实现全市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考不深,必然会导致行动不力。因此,要切实加强特色建设理论的学习宣传。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思想讨论、组织论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使每玫位小学校长、每一位小学教师都能对特色建设的基本理论入耳入脑,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自觉追求。当前,要确立以下几个观点:第一,创建特色学校是全央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实践证明,学校形成特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优化的过程。无论办学质量和水平处于哪个层面的学校,社会关注程度就越高,办学业绩就越好。这些学校不仅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通过高举“创建”大旗,外树形象,内聚人心,推动学校各项活动、各项工作登台阶、上水平,形成奋发进取、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第二,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各种资源配置的最佳结合点。从本质上说,创建特色学校是充分挖掘小学教育的“潜能”,是以对教育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较为合理的调控、优化和改善,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各个环节,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使小学教育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产出,以此来适应和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第三,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谋求跨越发展的有效“助跑器”。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难免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存在各种问题。创建办学特色也不全在于办学条件的优劣,惟有办学品牌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如果我们能够摈弃唯条件论思想,拓宽办学思路,抓住开展特色建设的契机,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办学优势,努力以特色提升教学质量,以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就能使学校“绝处逢生”,焕发无限生机,从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进而挤入先进学校的行列。第四,学校特色创建是可以预先设计和策划的。通常情况下,学校特色是随着学校办学特色化思路的不断丰富和完善,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再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和专家指点,不断总结经验、归纳积累,逐步形成的。但是人们也可以在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经验的基础上,首先进行科学的设计,培植、构建特色资源的“生长点”,然后再到具体实践,进而把学校逐步办出特色。也就是说,一所学校、一个地方的教育特色,既是历史的积累,传统的筛选,又是在当前教育发展中可以通过精心策划和维护打造出的独特教育品牌。二、审时度势,找准项目。特色学校建设必须有鲜明的主题,必须选准特色项目。有了科学的特色项目,找准了特色建设工作的切入点,特色学校建设才能有清晰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选择和确定特色项目,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初始阶段。当前要十分重视选择和确定学校发展的“生长点”。所谓学校发“生长点”是指学校的某些长处或强项,是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建设学校特色的优势项目。要善于从内部和外部两具方面进行比较,科学确定学校发展“生长点”。内部比较就是对所发掘的学校工作的每个亮点逐一进行利弊得失的分析,看哪一个亮点最能代表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有利学校整体发展、全面提高。二是外部比较,主要是与周边的同类学校比较,看本学校的亮点是否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程度,是否能在校际激烈竞争中,亮点越磨越,永葆青春的光辉,处于不败之地。当前,要防止和克服选择特色项目时不认真审察该项目是否符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而盲目模仿别的学校的不良倾向。上些学校特色建设进展缓慢,步履维艰,绩效低微,问题就出在学校目标和特色项目选择上。如学校规模很小,但选题偏大;学校研究力量薄弱,但选题偏难;学校办学条件较好、师资队伍素质较高,但选题过“平”、太“小”。还些学校不是认真挖掘和总结自身“长项”,在教学、管理等领域认真培植亮点,而是光在课外活动上打转转。我们认为,这样做并没有真正找准学校改革发展的主题和富有特色的建设目标。因此,我们强调,既要重技能特色,也要重文化特色;既要重梗件特色,也要重软件特色;既要重教育特色,也要重教学特色;既要重学生特色,也要重教师特色;既要重活动特色,也要重活动特色,也要重制度特色。特别要将课堂教学作创建学校特色的主要内容,积极开展辜校本教研,认真总结教师或某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成果,指导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让教师或教研组的个性研究迅速成熟,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三、依托科研,提升内涵。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特色项目的形成,并不等于学校整体特色的形成。项目特色只是学校部分和特色、某一方面工作的发展优势。严格说,许多学校的特色目前仍停留于学校的局部或某个方面,还没有进入到其他领域,没有扩展到各个方面,没有形成一种特色文化。如何促进项目特色向整体特色发展,向特色文化迈进,促进特色学校的形成和特色品位的提升,这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我们认为,特色本身就一种文化的积淀,特色学校建设的过程就是校园特色文化塑造的过程,任何学校任何特色建设离开了文化,都会显得粗浅、单调而难以持久。组织特色学校建设,在特色项目研究基本完成和研究成果得到呈现后,必须继续大力实施特色整体提升,从而形成学校的“个性风貌”。这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终极目标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和境界一是要继续苦练办学内功。要引导学校在遵循教育教学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建自己的特色,在执行教育法规的基础上体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避免盲求新、求异办学品牌的打造不是标新立异,而在通过不屡探索教育规律,提高育人水平,创造出个性化的育人经验。必须坚持以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为指导,以加强常规管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教育创新为动力,开发优质资源,发展优质教育。二是要开展“特色建设+课题研究”活动。要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意识,加强对特色建设理论的学习,组织力量对特色项目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时行攻关,把课题研究作为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提升特色层次的有效手段,为学校特色建设拓宽路子,努力打造精品。已形成鲜明特色的学校,要注重继续加强研究和开拓,不断推动办学特色向纵深发展。三是拓宽特色建设的内涵。要从最初的以第二课堂内容为主,逐步扩展到第一课堂和第三课堂,努力形成“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和环境课程”同步推进的创建格局。要积极推进第一课堂改革,开展学科特色建设,把特色创建与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要积极发展第三课堂,整合学校环境资源,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从而使多姿多彩的特色内容,都能够有所体现。四是要加强与新课程改革的联系。学校要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契机,因校制宜,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掘社区和学校的自然、人文资源,积极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将校本课程建设与学校创建特色相结合,为学校特色建设寻找发展生机,引来源头活水,提升创建层次和品位,形成办学品牌。四、坚持“人本”,培训队伍。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除了坚持“五个统筹”以外,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职员工是学校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忽视了教职员工自身的发展,必将成为学校加快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同样,在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校长和教师的素质起着决定性用。首先,要着力造就一批敬业进取、务实创新的校长队伍。要通过举办“校长论坛”,邀请专家学者讲学,组织校长外出参观学习交流,举行有关学校特色建设的讲座加强校长现代办学思想、特色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思想,以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品质的领导风格和办学思路,从而努力提高特色管理、特色育人的功能。其次,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强烈事业心、精湛教学艺术和改革创新精神、富有个性特色的优秀教师群体。要通过开展“内培、外学、引进”的办法,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优仳教师的素质结构。要引导教师自加压力,潜心钻研,在干中学,在教学实践中磨练和提高自身素质。要提高对创建特色、培植品牌的重要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业务、学技能,掌握一定的创建特色技艺,引导每位教师都成为创特色品牌的参与者、实施者,人人为创特色献计献策,个个为树品牌出力流汗。一些学校将特色建设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范围,对那些在学校特色建设中作出贡献的教师在评优、晋级时优先考虑,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的创造性。这些做法非常值得肯定和推广。五、抓住“龙头”,典型引路。在特色建设工作中,由于各小学的办学水平不一,基础条件悬殊较大,搞“一刀切”、“齐步走”不行,必须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是教育行政部门义有容辞的责任。具体措施上,上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可以提供特色创建工作的展示平台,让已通过验收的市级特色学校开放现场,作特色创建辅导报告,使其他学校的同志进一步理解创建工作的意义,了解创建工作的全过程,领悟创建工作的艰辛,感受创建工作的益处,同时也学习创建工作的基本经验。建湖县通过整体协调,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团共建的创建态势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二是充分发挥省级实验小学和省、市模范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可以通过帮扶结对的办法,分期分批安排中心小学校长到这些学校参观见习研讨交流进一步体验管理观念,学习管理方法,取长补短,拓宽本校的工作思路。省、市级窗口学校自身也就应当进一步增强示范带头的责任感。要在切实加强自身特色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奋发有为,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各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同类项目特色建设学校的横向联系,组成“集团军”,由骨干学校牵头,定期送教和研讨,实现本土化资源共享,从而着力打造各类项目特色建设的名牌学校。通过建设一批特色龙头学校(类似于学科教研中心)。如科技教育德育、写字育人、艺术教育、体育、阅读和作文教师队伍建设等由龙头学校每年牵头组织一至两次活动(开放现场、交流研讨、组织送教),一方面吸收已成为这一类别市级“特色学校”和“特色项目学校”的学校为成建设特色学校既是智慧张力的结晶,又是创新能力的反映,更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小学特色建设工作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又将小学特色创建引领一个新的阶段。只要我们思想坚定方向明确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凭藉学校特色建设工作。造就出一批学校管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治学严谨、精于管理的优秀人才,培养出一批严谨笃学、知名度高、独领风骚的优秀教师,打造出一批优势明显、质量上乘、吸引力强的特色学校!
本文标题:论小学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