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论批评学生的策略——以五年制高职生为例摘要:现阶段,我国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存在着因学生心理的不成熟,绝大多数学生愿意接受表扬、奖励,而对批评、惩罚抱有一种抵触的情绪;部分老师因没有掌握好批评学生的方式方法,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甚至发生恶性事件。因此,在批评学生时,要慎批评,注重“良性刺激”,坚持说理与动情结合的方法等,以便更好地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分析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结合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特点探讨批评的策略。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特点批评策略五年制高职学生是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从实际情况看,五年制高职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下,中考中间段考分的学生进了高职,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的中间层成为现阶段五年制高职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动和增强,从心理上明显的表现出盲目性、敏感性和极端性。因此简单、生硬、粗糙的批评会给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效应。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民主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教育观念已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们已经普遍地接受了“学生中心教育”的教育理念,也希望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中营造自然、宽松的氛围。很多老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能将这些观念付诸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还有一些老师,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使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越走越远,甚至造成对立。如何教育学生,尤其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批评,就成为许多五年制高职教育家关注的重点。本文分析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结合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的教育实践,对此问题再研究,希望能使其更为深入,实际。2一、五年制高职学生情况分析(一)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心理因素:五年制高职在校生都具备当代青年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如勤于思考、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批判性思维、情绪不稳定、盲目自尊、情感世界敏感而丰富,等等。但也有他们的特性,五年制高职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入学分数绝大多数在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以下,按照目前的评价标准,他们应被列为学业不成功者,对他们来说,选择“五年制高职”这种学习形式是一种无奈之举,这些学生的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入学后的种种心理问题往往被列为思想品德问题,因而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主要有以下表现:1、学习目标模糊。五年制高职专业性比较强,学生在报考五年制高职时,一是学校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非常有限,二是学生对专业非常模糊,这些学生中考“失败”,选择“五年制高职”这种学习形式,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进入五年制高职是他们无奈的选择,部分学生发现所学专业与期望的相差甚远,因而学习目标模糊,学习没有计划,无紧迫感,学习没有人监督时极少主动学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基础知识差,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在学习上缺乏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对生活悲观失望。(2)与九年义务教育系统的基础知识相比,进入高职专业学习在教学方式、方法难以适应。不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所学知识,不少高职生对进入高职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3)进校前,专业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一进校门,五年教学计划安排,与自己理想中的专业有一定差距,易产生心理落差。2、情感敏感而脆弱。五年制高职学生意志品质迅速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对社会、他人、自我之3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可归纳为:(1)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接纳。对自身的优缺点和实际情况认识不足,一旦出现现实与梦想的落差.易产生偏执、逃避等消极情绪。(2)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处于青年初期的高职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理智性差,给人一种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的印象。(3)因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较强的心理压力。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身心迅速发生变化,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他们渴望获得更多、要求得到尊重,渴求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然而由于缺乏生活历练和独立生活能力,更因交往能力的欠缺而产生害羞、恐惧、自卑等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依赖长者蔽护和帮助或者本能地自我封闭。3、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由于初中阶段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不少高职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高职生,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是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是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是现实社会中“多余人”的代表。由此,造成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一些性格缺陷:(1)情感压抑,情绪消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进入重点学校才有出息,进入职业学校,等于是被判定没出息。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刺激下,高职生的心理压力增大,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特困家庭或家庭关系不和睦的高职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体验。(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现在的职较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到来自长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难以顺利适应职业学校的集体生活。由于缺乏集体生活的磨练,高职生社会生活经验比较少,社会认知方式不够合理,往往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面对快速多变、纷繁复杂的社会,高职生比同龄优势群体的学生显得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3)自我中心4意识过强。由于在家庭生活中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一些高职生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进入职业学校后仍然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但现实情况正相反,许多独生子女高职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由于缺乏合理正当的表现机会,一些高职生就试图通过逆反的或对立的角色和行为如恶作剧、故意捣乱、夸张炫耀、标新立异、逆反言行等表现来突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以此获得异常的自我满足感。(二)部分老师工作上的失误有的老师因恨铁不成钢,对学生期望过高,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为有才能的人,因此,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就有可能不假思索、不讲方法、不计后果地批评学生。1、主观武断,缺乏思考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有些老师由于不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没有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批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往往采用命令、警告、训诫、责难、讽刺、训斥、挖苦等刺激性语言,用“从来”、“总是”、“根本”之类的有偏见的字眼,使用“我只好”、“要不然”、“否则”等句式,采取罚款、体罚等极端措施,原本想使学生在切肤之痛中“吸取教训”,反而导致了学生怨恨心理的孕育,逆反心理的滋生,使本来就易于冲动的学生产生反抗行为,如上网、厌学、离校出走、早恋等。2、先入为主,以点盖面有的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认为学习好了什么都好,因此,就会对差生所犯的错误进行非常严厉的批评,导致“罚重于过”而对于好学生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甚至是“视而不见”。这种不平等会导致学生对于惩罚不以为然,差生认为自己学习不好,是老师故意借题发挥;好学生则认为自己学习好,有老师的庇护,有持无恐,所以批评也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3、工作粗糙,情绪浮躁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有的老师一急之下,容易产生激动的情绪状态,从而使自我控制能力减弱,一看见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就“气不打一处来”,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不分场合,大肆批评,当众责备学生,引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的情绪就有可能被激化,失去对5自我的客观把握,要么变的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缺乏自主性,要么变得与老师对立,不计后果,一意孤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五年制高职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批评教育也是应该的,关键看我们如何去批评教育,才能既使学生接受批评,改正了错误,又不会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甚至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二、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批评的策略分析综上分析,本文认为五年制高职老师应该热爱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更好的运用批评方法的前提和基础,运用疏导为主,批评与疏导相结合批评教育方式。以降低学生长期以来的社会、家庭等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消除或降低学生的消极情绪,提高学生自信心为目标,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侯,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这一段身体怎样?”“今天的课听得懂么?”一句句亲切的问候,可以消除老师与同学之间的隔阂。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有感情的,老师要通过自己的爱让学生处处感受到爱,通过感情的交流,增加亲切感,使师生关系融洽。同时,还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中学生的自控能力虽然提高了,但由于生理方面、学业方面以及心理的发展还未成熟等种种原因,其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明显,情绪的反应强度大,很容易走极端。因此,老师观察要仔细,尽量避免在学生情绪低落时去刺激他。在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和方法上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辨是非、明事理,从心理上认识自己的错误,使之达到心理上的成熟。具体策略如下:1、“爱”字当头,真诚为先在对高职学生实施批评教育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以真诚的态度进行,只有真诚,才能唤起学生的真挚感,亲切感,信任感,愉快地接受批评。有时候,老师一个慈爱的眼6神。一个善意的举止,一句温馨的话语便可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不要让学生感觉老师高高在上,在一个相对和谐宽松的环境里,互相真诚的交谈,让他们感受老师的和蔼可亲,老师分享他们的快乐与忧愁,将会看到一扇扇心灵之门正在开启,比如我现在带的班,学生在私下更愿意把我看做大哥哥或者知心朋友,他们觉得这样亲切,而我也不认为他们不尊重我。相反,当他们偶尔出现错误的时候,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觉得对不起他们的朋友。同时对班上的学生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他们,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学生,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到遵守共同的“规则”,而不能凌驾于集体规则之上,让批评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与威力。2.适时缓冲,重在自省实践中发现,那些常犯错误、常受批评的学生脾气都十分有个性。不接受批评.如果教师言辞激烈一些,他还会顶嘴,甚至做出过激行为。遇到这样的学生,教师若不妥善处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认为,此时此刻,不妨缓冲一下。搁置一旁,暂不理会。等到双方情绪都稳定了,再实际批评、教育。在缓冲的这段时间里.学生必然心潮起伏,先是横下一条心,将错就错,死不悔改,然后疑惑不解,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我犯错了。怎么就不批评我?最终自然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宽容,进而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时。教师再以和风细雨式的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其深刻认识自己的错。3.就事论事,不扩大批评有的老师出于好心或一时之气。在对学生批评教育时。常常提及以往的一些错误,想使学生牢记以便改正。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这会使他们认为,你一直在关注他的缺点错误,这次是在和他算总帐.这对他们强烈而又敏感的自尊来讲,无疑是极大的伤害。另外。这种“秋后算帐”式的批评,也是对他盲目自尊的一次彻底否定,从而产生极端的情绪体验。因此,对待学生的过失错误,老师的批评要一次针对一次的错误,在什么地方什么事上错了,应当就这个错误进行批评.让学生明白犯了什么错误,错误的严重程度,有什么7危害,千万就事论事、不扩大批评。4.运用幽默,留下台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参与学习活动时发现自己错了。得到否定评价时,往往会产生尴尬、难受心理,自尊心受到伤害。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因而教师在实施否定性评价时,必须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创造一个改错的机会,并创设转变尴尬局面的平台。融洽课堂气氛。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提出批评。幽默的语言是一种柔和剂,运用得当可以化解矛盾,化解学生的紧张与尴
本文标题:论批评学生的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