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章导数及其应用(选修2-2)1.1.1平均变化率[探究发现]假设下图是一座山的剖面示意图,并在上面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是出发点,H是山顶.爬山路线用函数y=f(x)表示.自变量x表示某旅游者的水平位置,函数值y=f(x)表示此时旅游者所在的高度.设点A的坐标为(x0,y0),点B的坐标为(x1,y1).问题1:若旅游者从A点爬到B点,则自变量x和函数值y的改变量Δx,Δy分别是多少?提示:Δx=x1-x0,Δy=y1-y0.问题2:如何用Δx和Δy来刻画山路的陡峭程度?提示:对于山坡AB,可用ΔyΔx来近似刻画山路的陡峭程度.问题3:试想ΔyΔx=y1-y0x1-x0的几何意义是什么?提示:ΔyΔx=y1-y0x1-x0表示直线AB的斜率.问题4:从A到B,从A到C,两者的ΔyΔx相同吗?ΔyΔx的值与山路的陡峭程度有什么关系?提示:不相同.ΔyΔx的值越大,山路越陡峭.[必备知识]1.一般地,函数f(x)在区间[x1,x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______.[提醒]在函数平均变化率的定义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函数在[x1,x2]上有意义;(2)在式子fx2-fx1x2-x1中,x2-x10,而f(x2)-f(x1)的值可正、可负、可为0;fx2-fx1x2-x1(3)在平均变化率中,当x1取定值后,x2取不同的数值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不一定相同;同样的,当x2取定值后,x1取不同的数值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也不一定相同.2.平均变化率是曲线陡峭程度的“_________”,或者说,曲线陡峭程度是平均变化率的“_________”.数量化视觉化考点一求函数在某区间的平均变化率[典例](1)求函数f(x)=3x2+2在区间[2,2.1]上的平均变化率;(2)求函数g(x)=3x-2在区间[-2,-1]上的平均变化率.[解](1)函数f(x)=3x2+2在区间[2,2.1]上的平均变化率为:f2.1-f22.1-2=3×2.12+2-3×22+20.1=12.3.(2)函数g(x)=3x-2在区间[-2,-1]上的平均变化率为g-1-g-2-1--2=[3×-1-2]-[3×-2-2]-1--2=-5--8-1+2=3.[类题通法]求函数平均变化率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求自变量的改变量x2-x1;第二步:求函数值的改变量f(x2)-f(x1);第三步:求平均变化率fx2-fx1x2-x1.[针对训练]1.若函数f(x)=x2-c在区间[1,m]上的平均变化率为3,则m等于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m2-c-12-cm-1=3,所以m=2(m=1舍去).答案:22.已知函数f(x)=x+1x,分别计算f(x)在区间[1,2]和[3,5]上的平均变化率,并比较在两个区间上变化的快慢.解:自变量x从1变化到2时,函数f(x)的平均变化率为ΔyΔx=f2-f12-1=12.自变量x从3变化到5时,函数f(x)的平均变化率为ΔyΔx=f5-f35-3=1415.由于121415,所以函数f(x)=x+1x在[1,2]的平均变化比在[3,5]的平均变化慢.考点二实际问题中的平均变化率[典例]物体的运动方程为S(t)=t+1(位移单位:m;时间单位:s),求物体在t=1s到t=(1+Δt)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物体在[1,1+Δt]内的平均速度为S1+Δt-S11+Δt-1=1+Δt+1-1+1Δt=2+Δt-2Δt=2+Δt-22+Δt+2Δt2+Δt+2=12+Δt+2(m/s).即物体在t=1s到t=(1+Δt)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2+Δt+2m/s.[类题通法]平均变化率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常见的有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加速度、膨胀率、经济效益等.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针对训练]1.已知某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式是v(t)=t+13t3,则该物体在时间间隔1,32内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解析:平均加速度ΔvΔt=32+13·323-1+1332-1=3112.答案:31122.路灯距地面8m,一个身高为1.6m的人以84m/min的速度在地面上从路灯在地面上的射影C点处沿直线匀速离开路灯.(1)求身影的长度y(单位:m)与人距C点的距离x(单位:m)之间的关系式;(2)求人离开C点10s内身影长度的平均变化率.解:(1)如图所示,设人从C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为xm,AB为身影长度,AB的长度为ym,由于CD∥BE,则ABAC=BECD,即yy+x=1.68,所以y=f(x)=0.25x.(2)设人离开C点的时间为ts,84m/min=1.4m/s,而x=1.4t,所以y=0.35t.在[0,10]内自变量的增量为t2-t1=10-0=10,函数值的增量为f(t2)-f(t1)=0.35×10-0.35×0=3.5,所以ft2-ft1t2-t1=3.510=0.35.即人离开C点10s内身影长度的平均变化率为0.35m/s.考点三函数平均变化率的应用[典例]甲、乙两人走过的路程s1(t),s2(t)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比较两人的速度哪个大?[解]在t0处s1(t0)=s2(t0),但s1t0-s1t0-ΔtΔts2t0-s2t0-ΔtΔt,所以在单位时间内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因此在整个运动状态中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类题通法]平均变化率的绝对值反映函数在给定区间上变化的快慢,平均变化率的绝对值越大,函数在区间上的变化率越快;平均变化率的绝对值越小,函数在区间上的变化率越慢.[针对训练]1.汽车行驶的路程s和时间t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在时间段[t0,t1],[t1,t2],[t2,t3]上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A.v2]=v3]<v1]B.v1]<v2]=v3]C.v1]<v2]<v3]D.v2]<v3]<v1]解析:选Cv1]=st1-st0t1-t0=kOA,v2]=st2-st1t2-t1=kAB,v3]=st3-st2t3-t2=kBC,由图象知:kOAkABkBC,所以v3]v2]v1].2.巍巍泰山为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登泰山在当地有用“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俗语来形容爬十八盘的感受,下面是一段登山路线图.同样是登山,从A处到B处会感觉比较轻松,而从C处到D处会感觉比较吃力.试用数学语言给出解释.解:山路从A处到B处高度的平均变化率为Δy1Δx1=10-050-0=15,山路从C处到D处高度的平均变化率为Δy2Δx2=30-15100-70=12,由12>15,知山路从C处到D处比从A处到B处陡峭.故从A处到B处会感觉比较轻松,而从C处到D处会感觉比较吃力.[课堂归纳领悟]1.求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应注意的问题(1)平均变化率的公式中,分子是区间两端点间的函数值的差,分母是区间两端点间的自变量的差.(2)平均变化率公式中,分子、分母中被减数同时为右端点,减数同为左端点.2.一次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一次函数y=kx+b(k≠0)在区间[m,n]上的平均变化率为fn-fmn-m=kn+b-km+bn-m=k.由上述计算可知,一次函数y=kx+b,在区间[m,n]上的变化率与m,n的值无关,只与一次项系数有关,且其平均变化率等于一次项的系数.3.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1)平均变化率fx2-fx1x2-x1表示点(x1,f(x1)),(x2,f(x2))连线的斜率,是曲线陡峭程度的“数量化”.(2)平均变化率的大小类似函数的单调性,可说明函数图象的陡峭程度.
本文标题:(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1.1 平均变化率课件 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13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