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程标准要求重点问题聚焦核心素养体现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及原因。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3.产业转移的特点、规律。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概况(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____________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类型:______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3)目的:降低____________,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原生产地区域生产成本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具体影响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____________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______,推动企业家向______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______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较低廉高国外减少影响因素具体影响市场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开辟____________;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____________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______不断变化,产业转移方向随之变化(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____________的调整,原生产地____________、地价昂贵,____________严重等。国际市场市场广阔市场国家政策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和地区影响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____________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____________的进程产业结构工业化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1)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处于______或____________的产业。(2)发达国家:主要发展处于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产业。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1)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____________。(2)产业转移伴随着____________的转移和扩散。成熟衰退期开发增长期地理景观环境污染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国家或地区影响转移国或地区减少国内的____________,常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转移对象国或地区有助于缓解______压力就业机会就业一、判断题1.产业转移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加重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2.产业转移都有利于迁入区的产业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3.产业转移的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然后是重工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最后为技术密集型产业。()4.产业转移的根本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5.国际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不利的影响。()答案:1.√2.×3.√4.√5.√二、选择题读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演进过程示意图,回答6~7题。6.在图示第一次产业转移中,中国承接的产业主要是()A.技术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C.原料导向型D.市场导向型7.在图示第三、四次产业转移中,现代服务业的转移方式多以服务业外包(指从事服务业的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的形式来进行,中国吸引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相对廉价的工资水平B.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C.广阔的市场D.便利的交通解析:第6题,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技还不发达,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人口大量向东南沿海迁移,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仍然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第7题,现代服务业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答案:6.B7.A20世纪90年代前期,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产业为主;而中期则以计算机外设部件等产业为主;2000年以来,以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路等产业为主。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8~10题。8.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向大陆投资的变化特点是()A.早期以原料导向型产业为主B.中期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C.产品附加值和所需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D.所需劳动力价格不断下降9.从投资地域上看,20世纪90年代台商投资的变化是()A.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珠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D.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10.下列关于20世纪90年代台商向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于产业转移,台湾地区有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②不可能在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③产品销售方向完全为外销④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大陆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租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解析:第8题,大陆的台资企业早期以制鞋、家具等产业为主,中期以计算机外设部件等产业为主,2000年以来则以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路等产业为主,可见其变化特点主要是产品附加值及所需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第9题,从1991-2000年台商向大陆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图中可分析出,1991年台商向珠江三角洲(以广东为代表)投资所占比例最大,1992年台商向福建沿海(以福建为代表)投资所占比例大幅提高,1997年之后台商向长江三角洲(以江苏为代表)投资所占比例最大。第10题,20世纪90年代台商向大陆投资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这为台湾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条件;众多企业在大陆集聚可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产品除外销外,还供给大陆市场。答案:8.C9.A10.C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你会经常看到很多国外品牌汽车,日本、韩国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到我国办汽车厂,东风日产、一汽大众、广州本田等品牌汽车也越来越被中国人所熟悉。(1)影响国外汽车产业转移到中国的主导因素是什么?(2)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中国?(3)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4)归纳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提示:(1)市场。(2)一是整车运输不便,运费高,接近市场可以降低成本;二是避开贸易壁垒,迅速占领市场,并可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三是我国地价、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3)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除了劳动力价格低外,还受资源开发、政策鼓励等多种因素影响。(4)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1.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1)从产业转移的类型来看,资源密集型工业由接近能源地和原料产地,向市场和交通优越地转移,如钢铁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一般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严重污染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2)从产业转移的顺序来看,一般是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再转移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3)从生产要素的流动规律来看,由发达地区流入到欠发达地区的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由欠发达地区流入到发达地区的一般是劳动力和原料。2.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利润,而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份额有直接关系,如下图所示:(1)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区域产业转移发生于区域内部,一般是由区域间资源优势差异而引起的产业转移,区域之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快,为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部分产业、资金或技术,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2)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产业转移原因分析要“两抓两明确”“一抓”:抓住两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转出”,二是“为什么转入”,也就是产业转移转出去的原因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二抓”:抓住两类地区。一是发达国家转出区和发展中国家承接区,二是经济发达的转出区和经济落后的承接区。“一明确”:明确产业转移的产业类型。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出的产业还有一部分是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二明确”:明确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转出区是追求最佳区位,获取最大利润;承接区一般是将区域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地缘优势等转化为经济优势。3.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的差异影响产品的成本,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2)内部交易成本(3)市场因素读某产业在不同年代的区域分布图(实线表示产业转移方向,虚线表示产品输出方向),回答(1)~(3)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A.钢铁工业B.制鞋工业C.石化工业D.软件制造业(2)从图中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看,影响这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原料B.市场C.技术D.劳动力价格(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产业先由a区域转移到b区域再到c区域,而不是直接由a区域转移到c区域,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劳动力价格B.国家政策C.交通运输D.技术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产业转移跨越的经纬度位置分析,20世纪60-70年代该产业主要分布于西欧,到20世纪70-80年代向日本转移,20世纪80-90年代向我国香港、珠三角等地转移,2003年后向东南亚转移,反映了该产业由经济较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最可能为劳动密集型工业,B正确。第(2)题,结合上题结论,影响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价格,D正确。第(3)题,读图可推知,a区域是西欧,b区域是日本,c区域是我国香港、珠三角地区。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出口。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政府也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导致其从日本转移到我国。可见,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政策起了主要作用,B正确。c区域劳动力价格最低,如果劳动力价格是主要因素,应该由a区域直接转移到c区域才对,由此可推知A错误。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交通运输、技术关系不大,C、D错误。答案:(1)B(2)D(3)B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材料二产业的转移对移出国或地区而言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1)根据产品生产各环节附加值的差异,分析为什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一般是处于加工环节的产业。(2)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提示:(1)从产品生产环节的附加值看,加工环节附加值最低,处于加工环节的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最大,因劳动力成本升高而使生产成本升高。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因此发达国家将附加值低的加工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往往以加工为主,技术水平低,对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帮助较小,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科技,加大对产品的研发,加强产品的营销,逐步向附加值高的方向发展。(3)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会造成日本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如下所示:广东省顺德区家电产业规模庞大、名牌云集、配套完善,是全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之一,是“中国
本文标题:(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1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