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小学语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9大象的耳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10个字,会写“耳朵,扇子”等11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理解课文内容,评判大象耳朵不同,是否是有毛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教学过程一、导课:谜语导入引出课题板贴板书二、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不认识的字。标上自然段(二)你刚才认真读课文了吗?师问:大象的耳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你是从课文中的哪里知道的?并出示第一自然段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2.认识生字:扇似耷咦竿竖写字:扇痛(1)多音字:扇名词扇子风扇扇贝(加图片出示)动词扇风扇动耳朵一扇(2)写字:扇(①生观察田字格②师讲解范写半包围结构,半藏半露,被包围部分呈外延之势,下边羽稍稍宽于户字头,户字头写扁不要写宽,羽的横折钩是横短折长写垂直,两个习大小差不多,右边都可以比左边的大一点点。③学生描一写一④评价纠正)田字格中还有一个左上包围的字痛换偏旁气泡图识字(①生观察田字格②师讲解范写半包围结构,半藏半露,,被包围部分呈外延之势,甬是横短折长,折写垂直,整体稍稍长于病字框,注意横于横平行等距。③学生描一写一④评价纠正)(3)似似的相似好似(4)耷借助大象耳朵图片认识耷出示烈日下树叶耷拉图片和小朋友耷拉头的图片进一步理解耷拉意思,让学生运用耷拉一词说话耷形声字图片出示(5)本课中还有咦竿形声字,图片出示学生识记(6)竖出示大象和兔子耳朵图片耷拉竖立(7)仿写句子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兔子有耳朵,像,竖立着。三、品读课文,感知变化出示课本插图观察耳朵有什么不一样(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兔子、山羊、小鹿、小马、老鼠的耳朵竖立着)只有大象和他们不一样!这些小动物会怎么说大象呢?1.指导朗读:小兔子说:“咦,大象呀,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咦(结合课堂现场情况说:“咦,今天谁给你梳的头发?真漂亮!”“咦,你今天怎么没带眼镜?”)认识生字咦并指导朗读出惊奇的语气多组分角色朗读兔子和大象的对话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板贴:不以为然)2.指导朗读: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疑问)3..还有谁遇见了大象?他们会说什么呢?课件出示课本图片小鹿说:“?”小马说:“?”小老鼠说:“?”()说:“?4.他们为什么都这么说?从课文中找一找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重读竖着一定)5.小动物们都这样说大象,大象的心情怎么样?大象是怎么回答的?6.大象不安起来(板贴)指导朗读大象的话大象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的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了?(担心不解)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7.大象信以为真开始思考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8.大象是怎么改变的?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9.改变以后发生了什么?(小组读完成表格)大象的耳朵撑起来(竖着)有小虫子飞进去跳舞()吵头痛心烦放下来(耷拉着)虫子飞不去去一扇赶跑舒服超链接认识舞头痛心烦(让学生试着做一做这些动作)9.学习13自然段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学生结合实际,说说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板贴)四、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邯郸学步》五、作业分享故事板书19大象的耳朵小兔不以为然山羊小鹿不安信以为真小马小老鼠做自己人家是人家,我是我。19大象的耳朵学情分析《大象的耳朵》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妙趣横生的故事。由于低年段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偏题、遗漏的现象,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提示,就故事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使学生在提示的作用下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述下来。关于“改变”的话题,对二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较难。教学时,注意不要空泛地讲道理,要让学生走进这些具体的故事,从中体会蕴含的道理.效果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解读文本,结合课程标准并结合二年级学生知识水平,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利用大象谜语导入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通过生生交先、师生交流,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引等学生抓重定句理准课文内容,让学生画出大象说的语,从而感知大象想法改变的过程;也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本课数学中引等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句子的意,从而明白文章要表达的意思。19大象的耳朵教材解析《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直接写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说明大象的耳朵很大。“像扇子似的,耷拉着”,这是大象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其他小动物所不具备的特征。这段话是敌事的开头,也是故事的起因,因为大象耳朵的这一特征,才引发了小兔子、小羊等动物的议论,才导致大象的第一次改变。第二至七自然段侧重写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其中,突出的是小兔子和太象的对适。小兔子、小羊等的看法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怎么是耷拉的昵”,二是“一定是出毛病了。这些小动物之所以这样议论,潜在的依据是“大象的耳朵跟我的耳朵不一样,我的耳朵是竖着的,而大象的耳朵却是耷拉着的”。这6个自然段是故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大象做出改变的缘由。第八至十一自然段写大象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以及竖起来的后果。大象的想法变了,由开始的“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变为“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想法一变,行为就跟着变,“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呢?“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想法的改变很轻率,改变后的结果不乐观。第十二至十三自然段,写大象的再一次改变。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还是”表示大象终于想通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表示大象把耳朵放下来,继续之前耷拉着的状态。第十三自然段呼应第一白然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课文配有一幅对开的插图。左页是大象遇到了小免子。小兔子竖着长耳朵,一脸奇怪的样子。大象的耳朵耷拉着,一副笑容满面的样子。右页是大象遇到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都是一脸奇怪的表情。特别是小老鼠,表情最夸张了,他还张开了双臂。插图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的内容。测评练习:一、给加点的字加上拼音。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二、请写出大象的心情变化。(不以为然)------()-------()教学反思本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头大象因为自己的耳朵与其他动物的耳朵不一样,以为自己的耳朵有毛病,就想尽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可却给自己带来了很勿烦恼。后来它也明白自己耳朵的作用,再也不把耳朵竖起来了。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整理,给学生有启示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解读文本,结合课程标准并结合二年级学生知识水平,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利用大象谜语导入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通过生生交先、师生交流,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引等学生抓重定句理准课文内容,让学生画出大象说的语,从而感知大象想法改变的过程;也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本课数学中引等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句子的意,从而明白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板书设过上不够精致,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废活过级,导致时间不够;在一些头饰的准备上没有发挥头饰的作用,久而让这些东西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做到物尽其用;在朗读环节有点欠缺,没有将朗读很好的融入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课堂教学,我发现,我的文本解决能力还有待于不断地提升,需要深入思考,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魅力和承载的教学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文本解读方面,我还需不断努力!课标分析(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四)口语交际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五)综合性学习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1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