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注意说话的策略和分寸——该直言的直言,该婉言的婉言1971年10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问我国,和周恩来总理一起研究中美联合公报的内容。在讨论台湾问题时,周总理申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美国军队必须撤出台湾。三条原则不可改变。基辛格怎么办?美国不能抛弃老朋友,但也不能不为中美建交铺平道路。他把助手洛德拉出去商量了一会儿,回到谈判桌上,对周总理说:“我决定换一种方式表达美国的观点;美国政府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可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怎么样?”周总理将此话复述了一遍,脸上绽开了笑容,称赞说:“博士到底是博士,这可是一项奥妙的发明。”周总理所说的奥妙之处就在于基辛格含蓄委婉的承认了我国政府的三项原则。我们平时和家人、好友、熟人说话时,或需与人商量急事,说话直来直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固然是必要的,也是一种好习惯。亲近、相知的关系,又没什么分歧和矛盾,应当相互坦率直言,如果不这样,反倒觉得有些生分见外了。但人际交流有许多复杂微妙的情况,不能任何情况下都直来直去的说话。你若对对方不大熟悉了解,或是与对方的关系不太融洽,尤其是面临着某种难题,那么你说话就要慎重,讲究点策略与分寸。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懂委婉含蓄的说话。说话直爽痛快,不就行了吗?何必还要绕弯子呢?这就如同精彩的球赛,那强力扣杀和一脚直射固然壮美;但声东击西,曲线射门,更使人觉得妙不可言。据说,王光英飞赴香港创办广大实业公司时,受到各方重视,一下飞机就记者采访。一位女记者问他:“你带了多少钱来?”王光英随口便答:“对女士不能问岁数,对男士不能问钱数。小姐,你说对吗?”“反弹琵琶”,含蓄回避,而又幽默俏皮,比之“支支吾吾”企图搪塞,或以“哼哼哈哈”来掩饰,不知强了多少倍。球场上情况多变,打法必须机敏灵活;而生活和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既能“正弹琵琶”、“一脚直射”,又能“反弹琵琶”、“曲线射门”。该直言的场合直言不讳,该婉言的时候委婉含蓄有分寸,留有余地,这是一个人稳重、老练、有修养、有口才的表现。俗话说,山上无直树,世上无直人。一个人如果不论在什么场合都直通通的,这叫只顾表现自我,而不能适应别人,那么这样的人十有八九是不受人们欢迎的。因而,在我国历来有“恕我直言”之说。由此可见,善于婉言这也是人际交流的礼仪和策略,不可不注意掌握运用。委婉的策略怎样运用才算恰当得体呢?其一,诚恳待人,尊重对方的愿望和感觉。心胸坦荡,以诚待人,这是最重要的交际原则和礼仪。但坦诚不一定一律直言,婉言并不是虚伪,实际上,委婉说话的策略和技巧正是以诚待人、尊重对方为基础的。委婉的表达常常要控制自己的情感,选择斟酌自己要说的话,这两个方面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所说的话更容易为对方所接受,达到有效交流、沟通思想的目的。这样做分明是表示尊重对方的感觉,适应体贴对方的心情,绝对没有虚伪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委婉说话,不正是为了诚恳待人,讲求礼仪吗?售货员本该关心顾客,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试问:“扁豆多少钱一斤?”售货员回答:“不会自己看黑板!”尽管这话不无道理,也够直言不讳了,但被你戗了一下,还想买吗?你甚至忍不住要责怪售货员态度不好。那么双方各不相让,只有恶语相向。在商场我们常常遇到售货员问:“您要买什么?”这时你很可能还没考虑好买不买某种东西,往往会感到尴尬。其实,如果售货员能为顾客着想,改为:“您需要看点什么?”这就叫人感到舒服了。尽管“买”与“看”只是一字之差,但说“看”比说“买”显得含蓄委婉,这正是待人诚挚的表现,而且是细微之处见精神。一个研究生向老师反映大家对讲课的意见:“我们觉得你讲课讲得不胜不透。我们早就大学毕业了,不听炒冷饭的课。”如此提意见直率是直率,却给老师以不良的刺激,伤害老师的情面,所以应当委婉地说:“老师,我们这班研究生学得比较好,水平比较高,大家希望老师多讲点新见解、新内容,讲点国内外的新动态。”显然,两种不同的说法会有两种不同的效果。直言与婉言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暗示作用,人们在交流中是十分敏感的。不适当的直言如同反面说话一样,是一种消极和否定的语言暗示,不是使人抵触反感,就是使人顾虑重重,增加心理压力。委婉地拒绝别人的要求,含蓄的表达内心的不满和不同意见,巧妙的应对人际交往乃至政治生活中不便直言的事情,婉转地表达批评或作否定性评价,还有含蓄委婉地谈情说爱……这些应当成为我们的现代文明意识和人际交流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其二,注意简练含蓄,避免饶舌油滑。委婉说话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艺术。从口语修辞和讲求表达方式的意义上讲,这种说话艺术当然不是直陈本意,而是用委婉的话语对本意加以烘托和暗示。婉言的方法和技巧有许多,诸如:回避焦点法:当你要回答什么人好与坏、什么事对于错的时候,你可以避开正面回答,而从侧面委婉地说出你的意见。褒贬倒置法:把批评性的话语以表扬长处的形式表达出来。模糊主旨法: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当自己的意见和他人不同并且没有必要引起争议时,你可以含糊其辞,一带而过。扬长抑短法:闲谈之中,对周围的人宜褒扬,莫贬低。求同存异法:在于对方交流中,多寻求共同点,以期尽可能多的产生共鸣;同时也可适当保留自己的不同看法,但人际关系既亲切又有发展余地。转换生成法:在双方的观点、意情绪与气氛明显相悖时,设身处地地理解、谅解对方,由事实负效应转变为婉言正效应。自我批评法:需要高姿态,由自我批评、表示歉意进而达到相互谅解直至沟通感情。婉言期待法:对方的现状也许不能令人满意,于是婉言说出你的希望与期待,鼓励对方与你共同努力。总之,婉言的方法与技巧有许多,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去选择适应,但不论方法与技巧细分起来有多少,婉言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是一种含蓄而简练的风格。这个风格特征决定了委婉说话应当以含而不露、点到即上为其适度,这样才算分寸得当,恰到好处。许久以前,一个寒冷的冬天,在纽约的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个胸前挂着“自幼失明”的可怜的人向一个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没有钱,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诗人便随手在他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从这天开始,乞讨得到很多人的同情施舍。有一天,他又碰到那个诗人,很感谢诗人的帮助。但他奇怪的问:“你给我写了什么呢?”诗人笑笑,念他所写的那句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这句话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失明者的悲惨境遇,其有丰富的内涵,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同情。可见,含蓄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力。含蓄委婉绝非花言巧语、油嘴滑舌,因为它既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耍什么花招;也不是语意不清,态度不明,让人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它是由于某种人物关系和语言环境的制约或需要而采用的一种表达策略,是一种富有智慧、独具魅力的表达技巧。那些自以为委婉说话而又被人指责为“油腔滑调”、“故弄玄虚”的人不妨检讨一下自己:你是否掌握了委婉说话的适度与分寸?是否表达了与场合、时机、对象相适应的意思?是否把含蓄弄成了含混不清,是否把三言两语就能说出的意思画蛇添足地拉扯成冗语赘言?如果在这些方面出问题,那就说明你的婉言没有把握住含蓄而简练的风格,那就有可能导致动机与效果相脱节的情况产生。美国总统罗斯福年轻时,曾在海军担任机要职务。有一天,一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保密规定不能违反,但又该怎么说呢?罗斯福向四周看了看,似乎是怕有人注意,然后悄声地对朋友说:“你能保密吗?”“能,当然能,我会守口如瓶。”罗斯福微微一笑,说:“那么,我也能。”如此含蓄而简练,显得多么巧妙,这和故弄玄虚,饶舌啰嗦毫无共同之处。但如果罗斯福说了上面的话之后再加上这么一两句:“假如你还要明知故犯,倒也不妨试试我是不是那种言行不一的人。”那就画蛇添足,有饶舌之嫌了,不仅失去了委婉含蓄的分寸,对方还可能因为话中带刺,有讽刺意味而不快。所以,运用委婉策略一定要注意含蓄简练,适度恰当,点到为止,不可饶舌。婉言要注意含蓄,简练是为了发挥语言暗示的作用。暗示,就是指不直截了当地把提醒忠告和说理意图讲给对方听,而是借用委婉隐蔽的方式、类比启发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弦外之音,比较巧妙的表情达意,让人思而得之和深刻领悟。寻求恰当的暗示要注意相似性和相关性,绝非指桑骂槐、含沙射影,而是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事例、故事、笑话、轶闻和语言等等进行类比,深入浅出,启人心智。其三,婉言得体还要注意声音、语气。表情、体态等表达因素之间的协调配合。口语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以声传意,不仅要语音准确,还需要掌握运用全部的声音形式传情达意。而且口语表情还要有面部表情、手势、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这些非语言形式的辅助配合。从声音、语气方面来讲,婉言需要与它相适应的音量、语调、语气、节奏和速度等声音形式能表现出稳重、亲切和诚恳的情态。如果高声喊叫或说话速度太快,就会显得与委婉含蓄的格调不协调。如果音调平板,拖沓无力,又显得漫不经心或拿腔作调,也不行。从面部表情方面来说,表情要温和亲切,要用关注的目光注视对方,不能目光游移,也不能死盯着对方,更不能斜视。表情也应随着表达的意思适当变化,面无表情和表情过多都显得做作,与婉言的诚挚和含蓄的意味不协调。从手势和身体的姿势与动作方面来说,没有一个刻板固定的模式,但一般忌讳双臂交叉抱在胸前,身体向后倾,翘着二郎腿,也不要双手插在衣袋或背在身后以及侧对他人和手势过多等举止动作。这些体态表现并不是一概不可,但婉言的体态应当庄重文雅、自然大方,因为它要传达诚恳关怀的信息,而不是别的什么,否则会给人造成心口不一、矫揉造作或怠慢懒散的印象。总之,运用婉言的声音形式和非语言形式一定要真实自然,含蓄地表露出内心的诚挚之情。这样,我们在需要委婉说话的时候就会说得恰当得体。
本文标题:说话的策略和分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