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湖南专用)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一 空气 氧气(试卷部分)课件
专题一空气氧气中考化学(湖南专用)1.(2018湖南郴州,4,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常在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的是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A组2014-2018年湖南中考题组五年中考考点1空气答案B空气中氮气体积约占78%,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在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故选B。2.(2018湖南岳阳,29,3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答案DA项,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错误。B项,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C项,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错误。D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正确。3.(2017湖南长沙,2,3分)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空气是混合物C.氧气具有可燃性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答案C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成分约占1%,故A正确;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C错误;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正确。易错警示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不是按质量计算的。4.(2017湖南邵阳,16,2分)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答案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可以将氧气全部反应掉,使测定结果更准确,故A正确;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会导致气体受热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故B错误;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没有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定结果偏小,故C错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压强差,水不会进入集气瓶中,故D错误。解题关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进入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知识归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选用反应物时注意:不能选铁丝,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选镁条,因为镁条会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反应;不能选碳、硫,因为生成气体不会产生压强差,水不会进入瓶中。5.(2016湖南长沙,2,3分)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B氮气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A不符合题意;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故B符合题意;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D不符合题意。解题关键本题涉及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用途。空气成分及其主要用途:氧气——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用作保护气,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条件下显示超导性能;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用作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氦气可作冷却剂,氙气可作麻醉剂等。思路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即氧气能支持燃烧。6.(2016湖南邵阳,19,2分)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 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D.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不利于答案BA项,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可减少空气污染;B项,提倡开私家车出行,会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C项,植树、造林、种草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可减少空气污染;D项,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易错警示需要认真审题,本题应选择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选项。汽车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空气的有害物质。7.(2016湖南郴州,2,2分)小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答案D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解题关键熟记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水滴。知识归纳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8.(2016湖南永州,4,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 的气体是 ()A.O2B.N2C.CO2D.H2O不活泼答案B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B。解题关键空气中的氮气按体积计算,大约占78%,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空气中的氧气按体积计算,大约占21%,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解题技巧本题主要抓住题干中的两个关键点:“空气中含量较多”“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采用排除法或直接选择的方法来解答。9.(2015湖南株洲,16,2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C.S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D.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答案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故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A项错误;稀有气体指氦、氖、氩、氪、氙、氡等气体,故B项错误;CO2能产生温室效应,故C项错误。10.(2014湖南娄底,28,5分)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右图装置所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3)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填一种即可)。(4)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反应完毕后振荡集气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色。解析(1)红磷燃烧生成P2O5,其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2)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等于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故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或装置未冷却至室温等。(4)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由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可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生成磷酸,故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15答案(1)4P+5O2 2P2O5(2)1/5(3)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等,合理答案均可)(4)红解题关键本题需要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知道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红磷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15易错警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5的可能原因有: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高于1/5的原因有:燃烧匙伸入集气瓶速度太慢,点燃前没有夹紧止水夹等。1.(2018湖南益阳,3,2分)常用于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的气体是()A.N2B.O2C.CO2D.He考点2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答案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常用于登山、潜水、医疗急救,故选B。2.(2018湖南衡阳,14,2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氧气有可燃性B洗洁精可用于除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C大多数物质受热膨胀随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D一氧化碳有毒一氧化碳比氧气更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答案D用氧气切割金属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误;洗洁精用于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故B错误;大多数物质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分子体积不变,故C错误;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故D正确。3.(2017湖南长沙,4,3分)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答案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A错误;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故B正确;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C错误;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产生火焰,但会放出热量,故D错误。4.(2017湖南湘潭,6,2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D.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紫红色答案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A说法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说法正确;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C说法错误;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紫红色,故D说法正确。知识归纳高锰酸钾固体为暗紫色,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5.(2016湖南郴州,5,2分)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答案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A错误;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B错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故C正确;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故D错误。解题关键本题需要了解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知道碱和盐反应的产物及沉淀的颜色。知识归纳初中常见的七种沉淀:白色沉淀有硫酸钡、氯化银、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蓝色沉淀有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有氢氧化铁。其中,硫酸钡、氯化银不能与酸发生反应。易错警示红磷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都是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6.(2016湖南怀化,6,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C.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D.鱼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答案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固体,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故A正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B正确;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故C正确;鱼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水中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但不能证明氧气易溶于水,故D错误。解题关键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选择的物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固体,这样可以使瓶内外产生压强差。氧气的检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复燃则证明是氧气。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知识拓展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7.(2015湖南邵阳,7,2分)2015年6月1日晚,载有456人的“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遇龙卷风翻沉。党和国家
本文标题:(湖南专用)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一 空气 氧气(试卷部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18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