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如夏花朴树第一部分:12年没有发行新专辑。为什么粉丝永远忘不了朴树?12年未发新专辑,歌迷为何对朴树念念不忘?心理学揭秘:12年未发新专辑,歌迷为何对朴树念念不忘?文:郑秋强丨壹心理专栏作家今天,你的朋友圈“被朴树”了吗?上午八点,歌手朴树的新专辑《好好地》主打歌曲《在木星》首发,一时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如同去年歌曲《平凡之路》发布时的情景。这位时隔12年才发行新专辑的歌手,这位低调而朴实的歌手,歌迷为何对其念念不忘。本文将尝试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解读。近因效应:在最辉煌的时候选择隐退歌坛朴树上一张专辑《生如夏花》发行于2003年11月,专辑发行不到半年销量便突破50万张。这张专辑中的《生如夏花》、《ColorfulDays》、《傻子才悲伤》、《我爱你,再见》等歌曲成了当时各大排行榜的冠军歌曲,该专辑获得第4届百事音乐风云榜年度内地年度最佳专辑,第11届中国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专辑奖,第4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专辑,第4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十大华语唱片等奖项。而凭借《生如夏花》专辑,朴树也获得了第10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最佳男歌手奖、第4届百事音乐风云榜年度内地最佳男歌手、第11届中国歌曲排行榜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第3届MTV亚洲音乐大奖地区最受欢迎歌手奖等个人奖项,撼动了当时内地乐坛由孙楠多年“垄断”的“一哥”席位。然而,就在属于朴树的“黄金时期”里,他选择了隐退歌坛,整整12年,没有再发行新专辑。尽管如此,留在歌迷记忆里的是,《生如夏花》这张经典而百听不厌的专辑,歌迷们翘首以盼着朴树发布新歌,发行新专辑。从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可以来解释这个现象,“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近因效应”认为,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正是因为《生如夏花》专辑取得的巨大成功,让歌迷对朴树的新专辑充满了极大的期待。假如专辑《生如夏花》反响平平,那么歌迷记住的可能只是朴树前一张专辑《白桦林》、《那些花儿》等,或许一定程度上“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仍然有所影响,但是其期待值必然不如现在这般,其结果大可如只有一首成名曲的过气歌手,在新人辈出的年代里被淹没。“近因效应”对人们的判断与评价往往有着“看不见”的影响。例如,歌手王蓉近两年接连推出《坏姐姐》、《小鸡小鸡》等“神曲”之后,大家自然而然便将其归类为“神曲歌手”,对于王蓉下一首“神曲”会怎样的无厘头与搞怪充满了期待。正是因为王蓉最新的“神曲”形象深入人心,大家几乎都已经忘记了最初王蓉出道的时候,唱着《完美》、《爸爸妈妈》等小清新歌曲的“才女”形象。而当我们再以“近因效应”看待朴树隐退的这12年期间的行踪,大家记住的可能还有,2007年参加湖南卫视《名声大震》与刘璇搭档获得冠军;2013年为《厨子痞子戏子》演绎的片尾曲《送别》,2014年为电影《后会无期》唱作的歌曲《平凡之路》……尽管朴树一直很低调,但是在歌迷对能追溯到的朴树的最近印象都是相对较正面与积极的一面,朴树并没有让歌迷失望,所以歌迷对朴树的新专辑依旧充满着期待。“边际效应”与“贝勃定律”:十二年磨一剑更值得被期待边际效应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是指消费者在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其产生的效用成递减速趋势。通俗点解释是: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以此发展,我们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一步步趋向乏味。社会心理学用“贝勃定律”来解释“边际效应”,认为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她)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来说,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关于“贝勃定律”,有这样一个经典的送玫瑰的经典心理学实验。2008年情人节前,一位意大利心理学家在佛罗伦萨找到两对具有大体相同成长背景、年龄阶段和交往过程的恋人,让他们做了一次送玫瑰花的实验。心理学家让其中一对恋人中的男孩,每周末都给自己心爱的姑娘送去一束红玫瑰;让另一对恋人中的男孩,只在情人节那天给心爱的姑娘送去一束红玫瑰。由于两个男孩的送花频率和时机不同,导致结果截然不同。那个在每周末都收到红玫瑰的姑娘,表现得相当平静,尽管没有特别的不满意,但她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我看到别人送给女朋友大把的‘蓝色妖姬’,比这普通的红玫瑰漂亮多了,真是很羡慕!”那个从来没有接到过红玫瑰的姑娘,当捧着男朋友送来的玫瑰花时,表现出了被呵护、被关爱的极度甜蜜,随后竟旁若无人、欣喜若狂地与男友紧紧拥吻在一起。同样的,朴树时隔12年发行新专辑被赋予无限的情感期待无疑也是应验了“边际效应”与“贝勃定律”。假如朴树是以每年一张专辑的频率发布,其专辑的作品质量不能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那么歌迷对其歌曲的情感体验势必会越来越淡漠,对其新作品的期待值也势必会下降。加上上述提到的“近因效应”,歌迷对其总体的印象与评价也会有所打折。以周杰伦作为例子,在华语乐坛有着不可替代影响力的音乐才子周杰伦,几乎以每年一张专辑的频率展现着他的音乐才华,伴随了80后90后一代人的成长。周杰伦在众多的专辑中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经典作品,然而,从2010年至今发行的几张专辑中,却很少有像他早期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一样被大家所铭记,甚至有歌迷大呼周杰伦“江郎才尽”,对其新作品深感失望。事实上,或许周杰伦并非“江郎才尽”,只是歌迷的耳朵变得“挑剔”起来了,相似的曲风风格,如果未能注入更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性元素,在“边际效应”与“贝勃定律”的影响下,其心理刺激只能是呈现日趋递减的现象。由此可见,“十二年磨一剑”的朴树更值得被期待。“白璧微瑕”效应:不完美更受欢迎朴树是一位音乐才华横溢的歌手,他真诚地写歌、唱歌,在他的世界里,用心地做着属于自己的音乐,他是一个吟游诗人,一个心灵歌者。但是严格意义上讲,朴树是一个不合格的艺人,他厌恶宣传,厌恶交际,厌恶虚假,他不懂得哗众取宠,他不会刻意讨好。在台上唱歌的时候,面对着聚光灯与摄像机,他很容易紧张,时不时还忘词,他不善言辞,说话笨笨的不够讨巧。但歌迷之所以十年如一日地痴迷着朴树,为之苦苦守护与等待,正是因为他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不完美的歌手。心理学上,有一个“白璧微瑕”效应,也称“犯错误效应”,指的是即小小的错误反而会使有才能的人际吸引力提高。心理学上对这种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一个能力非凡的人给人感觉总是不安全不真实的,人们对这样的形象不是真正的接纳和喜欢,而是有距离地敬而远之或敬而仰之。鲁迅先生曾说:“凡是神圣的、神秘的事物都是值得怀疑的。”另一种解释是从人的自我价值保护角度来说的。通常人们喜欢有才能的人,才能与被喜欢的程度成正比例关系。但是,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限度,如果一个人能力过强过于突出,强到足以使对方感到自己的卑微无能和价值受损,事情就会向反方向发展。人首先是进行自我价值保护的,任何一个人,无论如何不可能选择一个总是衬托出自己无能和低劣的对象来喜欢。相反,一个犯小错误的的能力出众者则降低了这种压力,缩小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保护了他人的自尊,因而也赢得更多的喜爱。在朴树身上,恰好是印证了“白璧微瑕”效应,在歌迷眼里,朴树是个才子,又是个孩子,他富有才华,真实,单纯,同时他又是敏感而脆弱的,歌迷欣赏他,同时又心疼他。去年新浪微博上的乐评红人“耳帝”曾经在微博上评论朴树的唱功与舞台表现等的不足,结果遭到了朴树歌迷的各种“反击”,在歌迷眼里,朴树的种种缺点与不足反倒是他的特色,或许正是有这些不足与瑕疵的存在,才呈现出一个更为生动与立体化的朴树,一个真实的如邻家大男孩或邻家大叔般的朴树。事实上,人不可能是完美的,那些几乎被冠以“完美”形象存在的个体,往往是笼罩着一层光环,从心理学上解释为“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即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其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光环效应”的例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诸如演员文章,在其出轨事件之前,在媒体的宣传下及舆论的传播中,戏里戏外几乎都是以“男神”般的形象存在,近乎完美,在微博与朋友圈里篇二:朴树是如何被糟蹋成文青“四大俗”的导语:阔别12年之后,朴树携新专辑《好好的》回归,其中单曲《在木星》作为《刺客聂隐娘》宣传曲的曝光,更是迅速引爆了公众的追捧和喝彩。评论人朱白认为,朴树在让自诩为文艺青年的人趋之若鹜的同时,也迎合着这个新世代的轻浮之爱。孤僻、流行、金曲、自闭、内敛、出世,当他身披这些一再被异化的标签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时,人或者歌本身就已经不存在了,“朴树”已经变成了知识分子、洋化而又纯粹的艺术欣赏者用来借景抒情的象征物。这种境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朴树这种大众意义上的小众歌手自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暴露了这个浮躁且又嚣张的时代的另一番迷人的风景。《在木星》宣传海报朴树新歌上架,自然又遭来新一轮追捧和喝彩。朴树的内敛、抒情和所谓的隐退,成了他身上的一道符,让自诩为文艺青年的人趋之若鹜的同时,也在迎合这个新世代的轻浮之爱。大众的轻浮之爱并不是针对朴树的某一首作品,而是朴树通过音乐散发出来的某种气质,以至于让那么多的人愿意转发,并以此宣告自己的审美趣味、欣赏品味等等。并非一定就是标榜,但因此的转发意在彰显某种格调也是不言自明的。这种行为是当今大众审美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轻浮,我们愿意在浮皮潦草中去体验到所谓的喜怒哀乐,并寄托自己的某时某刻情绪——“我”不用表情,而是用一首流行歌曲、一篇标注“干货”的文章、一句鸡汤般的金句,来抒发“我”作为一个复杂个体的哀思和畅快,并以此来张扬出自己的逼格。与传统的流行音乐作品不同,如今的音乐产品已经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属性,但无疑它的流动性和传播性更强了。以往我们在家里用Walkman、CD机独乐乐,而现在我们在朋友圈,用分享转发的形式来传播和表达对一种音乐的喜爱。甚至时代的进步已经不仅仅是聆听形式的不同,还包括“听”这件事本身——我们现在已经可以不用真的去“听”,就能完成对一首流行歌曲的审美。在朋友圈转发意味着多种含义,其中当然包括——这是我的审美,这是我的情趣,这是我的逼格,大家来看哦!你看,捂住双耳,也一样可以完成一次审美活动。朴树作为一名流行歌手,其意义原本是孤僻、流行、金曲、自闭、内敛、出世等等的代名词,但如今当他身披这些一再被异化的标签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时,就已经变成了犹如LV这种奢侈品上的那个金光闪闪的logo,人已经不存在了,唯一熠熠生辉的是他所意味着的情趣。他和它们一道成为了某类自我标榜的人的一件有效器物。朴树可以在《在木星》中去吟唱“莫说天无涯海无岸/纵然归程须万载/今日归来不晚/与故人重来/天真作少年”,他用自己不擅长的所谓古朴来描绘那个他想要接近的图景,这里即便产生一种扭曲生硬的融合,那也是某种情调的一种展示,值得轻浮的受众一再去表达爱意。无需什么真实有效的描写,所有的情感无非都是用来抒情的,所以你不知道《在木星》到底在表达什么,但它针对大众的需求来说一定是行的。朴树有着他独到的自我满足和任性,但这些甚至不具有被人欣赏的必要。“只想和你们一起分享baby/相互依偎着度过这儿的每一天right/只想和你们彼此爱恋baby/别让我独自沉入悲伤之海”(唱片《生如夏花》之《傻子才悲伤》)这种小情小调一旦配以妥帖的环境,就会变成抒情爱好者的圣物。至于欣赏者拿来把玩和展示自我时,已经跟原本的作品和创造作品的人无关了。在朴树的歌词中,所有的感怀、叹息、伤悲都不及那句“妈妈我恶心”这一句来得更加排山倒海。这大概也是朴树原创中最具诗歌意象和真实情操的一次表达。作为艺术家的绝望和痛恨,以及如今人们热爱朴树时离不开的任性和自闭,都在这样的歌词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干净了。“在他们的世界/生活是这么旧/让我总不快乐/我活得不耐烦/可是又不想死”,这种绝望的任性甚至变成了一种俏皮,进而影响了后来的语文,比如“贵国”、“贵报”,明明深陷其中却用一种他者的指代,将自己的价值观或者立场明晃晃而又萌萌哒表达了出来。王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曾经有过一
本文标题:生如夏花朴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3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