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南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十九 探究性实验题(试卷部分)课件
专题十九探究性实验题中考化学(河南专用)1.(2018河南,7,1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好题精练答案CC项,碳酸钠与盐酸在烧杯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易错警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反应物和仪器的要求:反应物必须选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若反应过程中有气体参与,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2.(2018河南平顶山二模,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方案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B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D鉴别氯化钡、碳酸钾、稀盐酸三种溶液将组内物质两两混合,观察现象答案DA项,加水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不正确;B项,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用澄清石灰水;C项,酚酞遇到中性和酸性溶液时均不变色,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无法判断酸、碱是恰好完全反应还是酸过量;D项,将组内物质两两混合,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生成的是碳酸钾,与碳酸钾反应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钡,产生气体的是稀盐酸。3.(2018河南驻马店泌阳一模,1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区分空气、氧气和氮气,可以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SO4,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并过滤C.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可以向其中加水溶解,并触碰容器壁D.探究水的组成,可以电解水并检验产生的气体答案B除去氯化钾中的少量硫酸钾,加入过量的氯化钡,虽然除去了硫酸钾,但是过量的氯化钡会成为新的杂质,故B不能达到除杂目的。易错警示除杂原则之一是“除旧不迎新”,即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新杂质有两个来源:一是新生成的,二是加入试剂的过量部分。4.(2017河南洛阳一模,8)在配制10%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①②D.只有②③答案D①量水时俯视读数,导致实际量取的水偏少,故配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②烧杯用水润洗使水偏多,则配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③量水时仰视读数,导致实际量取的水偏多,则配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④溶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不影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2017河南预赛,13)三个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探究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分子在运动B.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盖上瓶盖,振荡后塑料瓶变瘪,可证明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C.若丙的A中黑色粉末变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D.丙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去玻璃管下方的酒精灯,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答案B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水也能吸收二氧化碳而使瓶内压强变小,因此不能根据矿泉水瓶变瘪来判断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易错分析忽略了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导致矿泉水瓶变瘪的情况会造成错选。6.(2018山东潍坊A,10,2分)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铜片和食醋混合制氢气B.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答案A铜不能与醋酸反应,不能用铜片和食醋混合制氢气,故A不能达到预期目的。7.(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8,2分)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C.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答案AA项,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因此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8.(2018山东潍坊A,14,2分)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用小木条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条变成黑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成红色不能说明CO2与水反应C向盛有红棕色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活性炭红棕色消失碳与NO2发生化学反应D向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体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B用小木条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条变成黑色,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A错误;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成红色,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应采用对比实验来证明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B正确;向盛有红棕色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活性炭,红棕色消失,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NO2气体,故C错误;向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体,并不能说明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若要证明其为该反应的催化剂,还应增加验证其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实验,故D错误。9.(2018吉林,9,1分)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D玻璃管与外界相通,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错误;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集气瓶内压强几乎不变,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错误;C项,两支试管,第一支有水无氧气,第二支有氧气无水,铁钉都不生锈,不能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C错误;滤纸片和乒乓球片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片的着火点低先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D正确。10.(2018广东广州,12,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较高,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正确;常温下H2O2分解速率很慢,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入MnO2的试管中,H2O2分解速率加快,产生大量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正确;试管内(有氧气)的白磷燃烧,水中(没有氧气)的白磷不燃烧,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故C错误;两支试管中,除一个有二氧化碳,一个没有二氧化碳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符合控制变量的原则,可探究CO2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故D正确。11.(2017广东,7,2分)下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A木炭燃烧生成CO2气体,集气瓶中压强变化不明显,故A不能达到目的。将试管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若听到轻微的噗噗声,则说明气体较纯,故B能达到目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对照可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照可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C能达到目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D能达到目的。知识归纳利用A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集气瓶内,倒吸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12.(2017陕西A,14,2分)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AA项中温度相同,溶质种类和质量相同,溶剂质量相同但种类不同,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故A正确;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最终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故B错误;氯化铵和硝酸铵中都含有铵根离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都会产生刺激性气味,无法鉴别二者,故C错误;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应保证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相同,故D错误。13.(2016山东东营,9,4分)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DA项,能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但不能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A不能达到目的;B项,证明铁在氧气中能燃烧,需要将铁丝表面的铁锈用砂纸打磨干净,故B不能达到目的;C项,挥发出的HCl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C不能达到目的;D项,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能达到目的。14.(2018河南南阳一模,19)现欲从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铜,同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晶体,设计方案如下: (1)滤渣A的成分是;C物质是(填名称)。(2)从提高硫酸亚铁晶体回收率的角度分析,该方案的一个不足之处是。答案(1)Fe和Cu稀硫酸(2)没有将滤液B中的硫酸亚铁进行回收解析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与硫酸铜充分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后滤渣A中含有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滤液B中含有硫酸亚铁;再向滤渣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滤即可得到金属铜和含有硫酸亚铁的滤液D。15.(2018河南平顶山二模,23节选)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H2O、CO2的CO气体还原四氧化三铁,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不可重复使用,气体均为左进右出)。 (1)请写出硬质玻璃管内所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欲用上述不纯的CO气体还原四氧化三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请用字母表示上述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答案(1)Fe3O4+4CO 3Fe+4CO2(2)cdhiefabg(cdhifeabg)解析(1)硬质玻璃管中盛有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 3Fe+4CO2;(2)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应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然后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再通入硬质玻璃管中还原四氧化三铁(e、f均可作为进气口),并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后尾气用气球收集。难点突破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净化时应先除杂后干燥;除去二氧化碳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需要用澄清石灰水。16.(2018河南林州期末,21)请解释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原因。(1)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要先通入气体排净装置内空气,后加热氧化铁粉末。(2)加热固体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答案(1)防止CO与氧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2)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骤冷而炸裂。解析(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受热后易发生爆炸;(2)加热固体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到试管中,炸裂试管。17.(2018河南平顶山二模,25)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装置与C装置相连后C中的现象为。(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产生的O2经浓硫酸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3)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硫酸铜溶液和铁粉,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提出猜想的依据是。【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沉淀。【方案】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测方法是。②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装置A、C相连,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即可。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丙同学认为是H2,则只需将A装置和图2所示的装置相连。若丙同学猜想正确,则观察到的现象是。【结论】经过实验,得知丙同学猜想正确,放出的气体为H2。(4)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向50g氧化铜粉末中通氢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9g。求已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CaCO3+2HCl CaCl2+H2O+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f(3)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合理即可)①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木条是否复燃,若能复燃,则是氧气②SO2+Ca(OH)2 CaSO3↓+H2O③铜网表面的黑色物质变红,硬质玻璃管内出现水雾(4)解:设已反应的氧
本文标题:(河南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十九 探究性实验题(试卷部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3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