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四信息给予题重点类型突破【典例运用】【例】[2017·河北中考]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白炽灯泡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由金属钨制作的,其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2000℃左右.为防止灯丝在高温下氧化,在制作灯泡时要抽真空,在制作大功率灯泡时,还要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代.(1)由于钨的熔点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2)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3)白炽灯泡逐渐退出市场,是由于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思路点拨】(1)由题意知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2000℃左右,由于钨的熔点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2)由题意知,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3)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代.【备考指导】1.先进行信息的处理,即认真阅读题干,能读懂题干给出的新信息,理解在创设情景中的新知识;2.再结合提出的问题,排除干扰信息,挑选有用的信息,挖掘隐含信息;3.充分发挥联想,抽出题中的真实背景,转化为熟悉的物理情景和常规题型,将发现的规律与已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4.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和解题模型,选择合适的规律或公式,列式求解,作图或进行推导解决.当然,因为每一道信息给予题本身的特点不同,设问的侧重点也有不同,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具体题目具体对待.【押题训练】1.[2016·河北中考]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光的全反射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1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41.8°反射光不会(1)由题意可以知道,当入射角为41.8°时,折射光线消失了,所以玻璃的临界角为41.8°;(2)当入射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所以反射光线要比入射光线暗一些,而当光从小于临界角向临界角靠近,当折射光线消失后,发生了全反射,所以反射光线亮度增强了;(3)光只有从水或玻璃射向空气时,才会发生全反射,所以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入射角增大,折射光线不可能完全消失;(4)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因是垂直照射,所以方向不变;当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为45°,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有反射光线.2.[2017·唐山丰润区一模]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多普勒效应研究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声的频率.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加,频率变小,声调变的低沉;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多普勒效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电磁波.声源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发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我们平常说的,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发射一系列的超声波,经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反射,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就会有所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维码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根据上述内容回答:(1)光是一种,所以光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2)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工作的,仪器发射的超声波的频率与反射后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若声源不动,观察者向声源处运动,(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现象.(3)有经验的铁路工人从听到火车鸣笛的声调越来越高,判断出火车正在(选填“靠近”或“远离”)他.(1)文中提到,多普勒效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电磁波.光也属于电磁波,所以光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2)通过短文第二段可知,发射频率跟接收频率不相同;多普勒效应发生的原因是声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所以不管是反射物体运动还是声源运动,只要两者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就能发生多普勒效应;(3)铁路工人听到鸣笛的音调越来越高,也就是反射频率越来越大,说明火车正在靠近他.电磁波不相同能靠近3.[2017·石家庄质检]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一般来说,物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是时时刻刻一样的,所有由公式求得的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为了更精确描述物体通过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也叫瞬时速度),往往取通过该位置附近的小距离Δs及通过该小距离所用的小时间Δt之比,近似表示通过该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瞬=.如图为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04s).(1)小球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是”或“否”).(2)B点的瞬时速度约为m/s.(3)小球下落时的能量转化是(不计空气阻力).否2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1)通过频闪照片可以看到,小球下落过程中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做的是变速运动.(2)根据文中内容,B点的瞬时速度(3)小球在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只受重力作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v瞬=ΔsΔt=0.16m0.08s=2m/s.4.[2017·邯郸一模]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浮筒打捞沉船用浮筒打捞沉船的方法称为浮筒法,它是打捞技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浮筒为钢制的空心圆柱体,浮筒中装满水后下沉,下沉到沉船处,将浮筒缚在沉船上,然后用压缩空气将浮筒内的水排出,浮筒即产生向上的举力,利用这个向上的举力,可将沉船打捞起来.某水域有一失事沉船,打捞人员需先用声呐探测器(一种发出声波的仪器),探测沉船的深度,然后再进行打捞.探测沉船深度的方法是在沉船正上方的水面处,向沉船发射声波,测得从发出声波至接收到反射声波的时间是0.1s,水中的声速为1500m/s,水面的大气压强p0=1.0×105Pa,g取10N/kg.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沉船在水中的深度是m;(2)沉船处水产生的压强为Pa;(3)将沉船处浮筒中的水排出,除克服水产生的压强之外,还要克服产生的压强;(4)将沉船处浮筒中的水排出,给浮筒充气的气体压强至少为.Pa.757.5×105大气8.5×105(1)声波从发出至传到沉船的时间t=×0.1s=0.05s,由得,声波的路程s=vt=1500m/s×0.05s=75m;(2)沉船处水产生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75m=7.5×105Pa;(3)将沉船处浮筒中的水排出,除克服水产生的压强之外,还要克服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强;(4)给浮筒充气的气体压强至少为p′=p0+p=1.0×105Pa+7.5×105Pa=8.5×105Pa.5.[2017·河北省一模]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书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是他第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有一次他发现教堂上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摆动.尽管吊灯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伽利略发现: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即摆动周期)是一样的.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摆的等时性原理”.各种机械摆钟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后来,伽利略又把不同质量的铁块系在绳端作摆锤进行实验.他发现,只要用同一条摆绳,摆动周期并不受摆锤质量的影响.随后,伽利略用相同的摆锤,用不同的绳长做实验,最后得出结论:摆绳越长,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即摆动周期)就越长.(1)他用铁块制成摆锤,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高度越高,铁块的能越大,铁块运动到最底端时速度越.(2)在研究摆一次的时间与摆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时,应该使.相同.(3)夏天天气炎热,钟摆的摆杆容易因为热胀冷缩而变长,这样会导致时钟变(选填“快”或“慢”).重力势大摆绳长度慢(1)铁块被拉起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当铁块从高处往下摆动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摆到最低点时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即速度最大.(2)在研究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时,要控制摆绳的长度不变.(3)根据文中最后一句话可知,摆绳越长,周期越长.所以夏天摆杆热涨后变长,会导致周期变长,即时钟变慢.6.[2017·裕华区一模]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流体阻力液体和气体都是流体.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精确研究表明,物体在空气中低速运动时,空气阻力f阻与相对运动速度的关系为f阻=kv2,k为常数,且k=1×10-4N·s2/m2.(1)上述材料表明,流体阻力与相对运动速度和有关.(2)轿车的外形通常做成流线型,目的是为了.(3)在无风的天气里,一滴质量为0.2g的雨滴在空中下落,当下落速度为4m/s时,该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为N(g=10N/kg),它正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下落.物体的形状减小空气阻力1.6×10-3加速(1)由资料内容可知,流体的阻力与相对运动速度大小和物体的形状有关;(2)根据短文中的介绍可知,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因此轿车的外形通常做成流线型目的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3)因为空气阻力f阻与相对运动速度的关系为f阻=kv2,k为常数,且k=1×10-4N·s2/m2.当下落速度为4m/s时,空气阻力f阻=kv2=1×10-4N·s2/m2×(4m/s)2=1.6×10-3N;雨滴的重力G=mg=0.2×10-3kg×10N/kg=2×10-3N,因为G>f阻,所以雨滴正在加速下落.7.[2017·桥西区模拟]阅读短文,根据要求答题:双触点干簧管双触点干簧管是一种磁控开关,结构如图甲所示,其外壳是一只密封的玻璃管,管内充有某种惰性气体,并装有A、B和C三块簧片,其中B和C是用铁或镍等材料制成,A是用铜或铝等非磁性材料制成,A的端点与C的端点是固定端点,B的端点是自由端点,正常时B的端点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与A的端点接触.当绕在干簧管上的线圈通电时,如图乙所示,B的端点与C的端点分别被磁化而相互吸引,当吸引力大于B的弹力时,B与A的端点分开,并与C的端点接触,而当B与C的吸引力减小到一定程度时,B在弹力的作用下与C的端点分开,恢复与A的端点接触.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乙中,若要使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则电源左端是极.(2)簧片A、B和C所对应的材料可能是(填写序号).正③①铁、铁、铜②铜、铅、铁③铜、铁、铁④镍、铁、铝(3)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红灯先通电,绿灯与红灯的发光情况是(选填“红灯持续发光”、“绿灯持续发光”或“红绿灯交替发光”).红绿灯交替发光(1)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朝左,电流从左侧流进,右侧流出,所以电源的左端是正极;(2)磁铁能够磁化干簧管的B、C两个簧片,所以制作材料可能是铁;不能吸引A,制作材料可能是铜,故选③;(3)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接通红灯亮,故红灯与螺线管相连且与簧片A组成一条支路;通电后螺线管产生磁性,B的端点与C的端点分别被磁化而相互吸引,把簧片吸下来,绿灯电路接通灯亮,所以绿灯与C相连,这样交替进行.8.[2017·山西中考]请你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宇宙级快递小哥”出发了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搭载“天舟一号”货
本文标题:(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四 信息给予题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40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