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校园流行语第一部分:校园流行语与其他流行语的异同校园流行语与其他流行语的异同校园流行语是在校园中广泛盛行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形态、审美趣味等息息相关,能准确适时的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它是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交际中广泛使用的言语模式。如“雷”(表示一种心情起伏状态),“偷菜”(一款盛行的网络游戏),“纠结”(内心状态的描述)等等,都是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语言形式。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特征:1流行性顾名思义大学校园流行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流行性。大学校园流行语是要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才能称为是“流行语”。例如,火星文“日”的应用风靡校园,大学生见面的流行问法早已从“吃了么”转化为“你日了么?”,“这是个很日的世界”,可以说“日”字被赋予了多重涵义,反映了它的新奇性和吸引力,今天大学生的交际话语中你不懂“日’夕,你就真正意义上变成了“日”,会在人际交往中遭遇屏障。2通俗性大学校园流行语是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语言。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设指出,“是语言创造了心理范畴,人们通过这种范畴来理解世界”。①一种语言的流行与传播,其首要的特征是其通俗易懂,设想一种语言是晦涩深奥的,那么它的传播速度必然是缓慢而艰难的,人们只有深刻的理解语言才能掌握它。茅盾对通俗的解释是,“‘通俗’云者,应当是形式是‘妇孺能解’,内容则为大众的情绪与思想。”②大学校园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为大学生所用,成为他们喜爱的言语形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琅琅上口,简洁易懂,想了大学生之所想,说出了他们心底最真实的声音,是他们心情与思想的一种寄托。3娱乐性大学校园流行语侧重于追求一种趣味性,有一定的消遣性,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通过大学校园流行语这一载体起到了放松身心、增进情感的需求。鲁迅指出,“俗文之兴,当兴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③这里鲁迅先生提到的是通俗文学的两方面功效,同样,纵观笔者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校园流行语在“娱心”的同时,同样也起到“劝善”的作用。4变异性如“非诚勿扰”一词,原为冯小刚导演创作的影视作品名称,自江苏卫视2010年制作以来自冯小刚导演电影作品命名的婚恋节目“非诚勿扰”以来,这一词的使用频率大幅度提高,成为了新的宠儿。大学校园流行语并非一尘不变,它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流行与非流行之间并非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昨日的非1流行也许会演变为今日的流行。正如法国学者罗兰·巴特所说,“被流行清单排1①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0.②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下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729.③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0.除在外的特征并不是永远不可能回到清单上来,它对应着不可能的语段?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换句话说,时间可以使今天排除在外的组合,明天却成为事实,时间可以重新发掘出尘封已久的意义。”④5时效性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大学校园流行语所使用的频率也是与时俱进,时时更新的。比如,天涯论坛曾今红极一时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就是当年非常流行的语言。但是,随着更多的流行语的出现,很快淡出人的视线。同样流行的“神马都是浮云”也很快被“我勒个去”所替代能不说是大学校园文化流行信息更替的迅速。6创新性作为使用校园流行语的主导力量,他们对语言的把握也极具多样性和创造性。在语言传递的内涵上,宿舍中熄灯后的交流被形象的称为“卧谈会”;“你真是个老孔”,“老孔”不再是对某人姓氏的称谓,而是形容某人自作多情,他人未要求的事情却办了反而吃力不讨好;“她真可爱”,“可爱”在这里不再是形容女孩子娇小可人,而成了悲怜的代名词,形容女生可怜没人爱。在语言的外在表现上,“N”“TMD”,“TNND”等这样的词语大行其道,“N”用来形容完成某一件事情的频率高,而“TMD',、“TNND”则从军事词语转化为情绪的发泄词,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创造性的革新了语言形式,丰富和拓展了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表达方式,都是大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通过以上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校园流行语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大学生在使用和创造上起到关键的作用。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设认为,“世界是通过由语言产生的概念网络而得到过滤的,而且,对于特殊语言的惯常的、规则化的使用产生了具有文化特定性的习惯化的思维模式。”⑤语言的使用形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形态和文化追求,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们,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心理结构等,也深刻影响着大学文化的主基调与主旋律,大学文化的建设重在培育大学精神。“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它是大学长期实践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的,它高度成熟并为大学成员所一致认同。”⑥大学校园流行语通过语言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走进大学文化,并对其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网络流行语是一种虚拟一世界的网络话语集合现象,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现代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网络技术高度成熟的基础之上,由特定个体、组织或事件触发在网民参与的氛围中产生的特定词语和句子,它最重要的价值是技术支持与现实生活的传播互动。网络流行语的分类:网络流行语直接分为六类,即称呼语(偶、俺、私:我)、问候类(白白:拜拜、再见之意)、别称类(斑竹:版主之意)、发泄类(神马:什么)、动作类(灌水:发无聊的帖子)和其他类(给力:作为形容词,意思为很带劲;作为动词,意思为给予力量)。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特征归纳如下:1简洁性22④罗兰·巴特.熬军译.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M〕.上海:土海人民出版社,2000,203一204.⑤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0.⑥刘湘溶.现代大学的文化精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反映网络流行语通俗易懂的本质。简洁是话语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在虚拟的网络社区,个体之间的交流不论能不能进入到现实生活情景中,都需要便于应用,具备普遍的“使用价值”。当然,这种简洁性里面还包含诸如“易——记”“反常”“好玩”等特质。因此,从网络流行语的种类和构成来看,其语言形式主要是词、词组或简短的句子。一般对事物或一个事件的核心要素的概括或代表,表现为一定的符号化意义,通俗易懂,容易被生活在快节奏的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受众所接受。2情感性表达网民丰富多变的直观感受情感性从一定程度上表征了事情的故关度。比如:兴趣、好坏、喜哀,等等。尽管这种娱乐取向因个体而有万千差异,相对于现实世界,网民往往通过虚幻的网络媒介来排解孤独、焦虑和不安,网络赋予网民一定程度的表达自由,网民在匿名开放的场域中获得言一说的权利,借用简洁的、俏皮的、调侃的词句来表达喜好、批评等态度和个人情感。对于社会公共事件,网民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他们迫切想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露出来。只是这种借网络流行语率意表达出来的“个体性真实想法”的可靠性需要仔细甄别。3扩散性显示网络话语快速流传的特质迅速传播是所有网络流行语的共性,而扩散性在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网络流行语传播速度很快,其受众常常在极短的时间里成几何级数增长,网民个体、网络组织联动,甚为繁复;另一方面,在其传播过程中,伴随着数量繁多的变体形式的产生,延展了最原始的网络流行语词汇,显示出很强的派生能力。例如,2010年一句“我爸是李刚”在很短的时间内红遍大江南北,并且在随后的使用过程中纷纷出现以这种句式造句的各种句子,造就了“李刚体”的诸多版本。4监督性折射网络集聚民意的核心价值。网络流行语的“流行”是一种“围观效应”。“围观”本来是一种群体的社会“集群”行为,但是,纵观近儿年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即由无厘头的“恶搞”或自我表达向关注社会热点事件转变。特别是些因为新闻事件而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不但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和对社会现象的探讨,而且往往产生积极的建构意义。网络流行语的存在是一个网络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紧密联系。可以说,它是一种相对曲折隐晦的评论话语,是一种现实社会关系和社会情绪的折射。在与网络事件、新闻事件紧密结合的一些“流行语”中表现了舆论的强大力量。而这正是,’流行语”在这个社会的特殊价值。通过对这两种流行语各自的定义理解和特征分析,我们不能看出其利弊端。我们应该持有正确态度对待流行语,创建和谐用语环境。参考文献[1]_孟建,子巧林.网络文化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2.[2]陈建伟.网络流行语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6]郑欣.流行语:双重视野下的语言现象研究[J].青年研究,1999(10):9一15.[7]杨文全,许艳辉.试论校园流行语的特点及其成因[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1一86.篇二:浅谈大学校园流行语内容摘要:大学校园流行语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校园中出现的、主要流行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当中的词语,是大学生生活、心理等方面在语言中的折射。这一流行语使用的区域性和传播的局限性,使大多校外人士对它是一头雾水,知其言而不知其意。本文主要针对校园流行语的分类、校园流行语的语义分析、校园流行语产生的基础三大方面来谈谈笔者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认识。关键词:流行语分类语义基础大学校园流行语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校园中出现的、主要流行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当中的词语,是大学生生活、心理等方面在语言中的折射。由于这一流行语使用的区域性和传播的局限性,大多校外人士对它是一头雾水,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这次的毕业论文,笔者走访了多所大学的大学生,对各种流行语可谓耳熟能详,对其中暗含的“奥妙玄机”也颇为了解,现将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些高频校园流行语加以收集和分析,进行探析。一、校园流行语的分类校园流行语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本文将它分为三类,具体如下:(一)内容分类大学生流行语是大学生活在语言中的折射,它绘声绘色地反映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有:1.学习方面。反映上自习看书的“学习文件”。反映考试态度的“横眉冷对考白卷,眼睛直对钢笔尖”。反映考试结果的“过了”、“挂科”。反映学习积极态度的“考研”、“考级”、“过级”。表现学习消极态度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堕落”等。2.爱情方面。爱情在大学生中间是个永恒的话题,从高中时代的朦胧到大学时代的狂热,大部分学生都体味过爱情的种种滋味。因此校园流行语中有大量描述爱情的语言。如“甜蜜一下”、“晒月亮’’是男女朋友约会的代名词。男生追女生被称为“钓花”,女生追男生被称为“钓虾”。反映恋爱结果的有“修成正果”、“比翼双飞”、“毕业以后我们一起失恋”。既有得不到爱情的沮丧后对女生的反面嘲讽:“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在大学找。不仅数量比较少,而且质量也不好”;也有得到爱情的甜蜜与慰藉:“和你在一起的感觉真好”、“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等。3.心理方面。抱怨无奈的气愤心理:这叫什么鬼事、郁闷、恶心、崩溃、晕、痛苦啊!对刻板语言的叛逆心理:我爱死你了(我讨厌死你了)、偶像(呕吐的对象)、天才(天生的蠢材)、长得很有创意(长得不好看)、神童(神经病儿童)。保护隐私与避讳的心理:砌长城(打麻将)、见周公去了(上课睡觉)、幸福去了(约会去了)、上政治课了(专指和老师谈话)。(二)语言单位分类语言单位包括语素、词语、短语、句子、篇章。在校园流行语中较常见的是词语、句子和篇章。以下是按照不同的语言单位做出的分类:1.词语:老大、美女、郁闷、考研、我晕、我吐、偶像、小白、卧谈、搞定、小样、受挫、长得安全等。2.句子:你有没有搞错?我郁闷啊!你有病啊?我无语了。上眼皮与下眼皮亲密接触。你好白哦!(你好白痴)。做人要厚道等等。3.篇章:某大女生一回头,鬼哭狼嚎谁都愁。某大女生二回头,黄河之水倒着流。某大女生三回头,吓死田边一头牛。某大女生四回头,飞机撞倒沟里
本文标题:校园流行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4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