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德州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检测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D解析:鲜奶制酸奶、黄豆酿酱油及糯米酿甜酒的过程都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果榨果汁的过程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a—40Fe—56Zn—65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解析: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过滤时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D解析: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硫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无色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有两种,故不属于化合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故具有氧化性。4.近年来我区陆续建立了许多生态农庄,为广大市民假日游玩提供了新的去处,赏花、观景、摘草莓等极大丰富了市民的假日生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增加草莓产量,可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就地焚烧农田中的秸秆可以增加田地肥效C.方便生活,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D.绿色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D解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土壤的污染和作物的有害物质残留过量;就地焚烧农田中的秸秆可以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过多的废弃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绿色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利于保护环境。5.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知识的应用。原子中的相等关系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则钇原子的中子数为89-39=60。A.钇属于金属元素B.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D.钇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96.柑橘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柠檬烯,若用R表示柠檬烯,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14O210CO2+8H2O,则柠檬烯的化学式为()A.C10H10B.C10H16C.C10H18D.C9H10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变。反应后共有10个C、16个H、28个O,反应前有28个O,故R中含有10个C、16个H,只有B符合要求。C解析: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氯化钡是由显+2价的钡元素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BaCl2。7.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氢原子:H2B.镁的化合价+2价:Mg2+C.3个氧分子:3O2D.氯化钡的化学式:BaCl8.在①合金、黄铁矿、石油、纯碱;②N2、P、Mg、O3;③Al2O3、Fe3O4、CuO、SO3。三组物质中,每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A.纯碱、Mg、SO3B.黄铁矿、Mg、Al2O3C.合金、O2、Fe3O4D.纯碱、P、SO3A解析:在①合金、黄铁矿、石油、纯碱中,纯碱属于化合物,其他属于混合物;在②N2、P、Mg、O3中,镁是金属单质,其他是非金属单质;在③Al2O3、Fe3O4、CuO、SO3中,三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其他是金属氧化物。9.化学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形成新的分子B.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B解析: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酒精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的香气。A解析: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但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A叙述错误;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B叙述正确;该反应生成了水,形成的水蒸气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减少,从而减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C叙述正确;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叙述正确。10.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11.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显酸性C.一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是因为一氧化碳不支持燃烧D.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区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二氧化碳不显酸性,由于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使溶液显酸性;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于灭火;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用于炼铁。12.立夏粥是一种节气美食,它是用大米作主料,以精肉、香椿、红枣等十几种为辅料熬制而成。下面有关立夏粥熬制原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香椿富含油脂B.大米中主要含有糖类物质C.红枣可为人体提供维生素D.精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A解析:香椿中富含维生素;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枣中富含维生素;精肉中富含蛋白质。C解析:锌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锌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银不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越强,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13.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B.Ag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D.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14.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NaOH溶液、④Na2SO4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A.②③④①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B解析:②硫酸中加入酚酞不变色,③氢氧化钠中加酚酞变红色,④硫酸钠加入碳酸钠中不会产生气体,故A错误,④硫酸钠中加酚酞溶液不变色,加入氯化钡出现白色沉淀,③氢氧化钠中加酚酞变成红色,②硫酸中加酚酞不变色,加氯化钡出现白色沉淀,加碳酸钠产生无色气体,①盐酸中加酚酞不变色,加入碳酸钠产生无色的气体,各种试剂的现象都满足,故B正确;③氢氧化钠中加酚酞变红色,而题中的甲加酚酞不变色,故C错误;①盐酸中加氯化钡不会生成白色沉淀,而题中的甲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故D错误。15.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解析: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不能被磁铁吸引,可以除去铁粉;氧气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从而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氧气。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先验纯后点燃;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边用玻璃棒搅拌。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用钨丝作灯丝是因为钨熔点高;铝合金制飞机是因为质轻、强度、硬度好。16.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其对应关系的是()A.水的电解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使用了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D.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解析: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不是质量比,故A错误;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等到稀硫酸反应完毕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故B错误;催化剂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使用了催化剂,b没有使用催化剂,故C正确;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锌与稀硫酸反应比铁剧烈,所以金属锌的斜率大,等质量两金属完全反应后,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铁产生氢气质量大于锌,故D错误。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30分)17.(6分)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离子Mg2+;(2)2个水分子2H2O;(3)火碱的化学式NaOH;(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5)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6)n个硝酸根离子nNO3-;解析: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镁离子的符号为Mg2+;2个水分子应表示为2H2O;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N2;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一个硝酸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n个硝酸根离子符号为nNO3-。18.(6分)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如图所示是医院常用的药瓶和注射器,请你据图回答。(1)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铝箔(或钢针)(写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或橡胶)。(2分)(2)注射器可代替胶头滴管、量筒(或分液漏斗)等多种仪器。(1分)(3)钢针一般用不锈钢制造,主要是由于其不容易生锈,请你写出生活中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防锈的原理隔绝氧气和水。(1分)(3)请写出一个直接表示铝比铁活泼的化学方程式2Al+3FeSO4===Al2(SO4)3+3Fe(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解析:(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所以使用的金属材料是铝箔、钢针,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与合成橡胶。(2)注射器可代替胶头滴管、量筒或分液漏斗等多种仪器。(3)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水蒸气和氧气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常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来防锈,其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4)铝和硫酸亚铁等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铝等,可以说明铝比铁活泼。19.(7分)我市城区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柴草中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其中“n”的含义是每个纤维素分子中含有n个C6H10O5原子团,纤维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填化学式)。(2分)(2)20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居民家中主要采用蜂窝煤作燃料,将煤炭加工成蜂窝煤的目的是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分)(3)上述燃料的使用都能产生CO2(填化学式),温室效应增强。(1分)(4)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中最小的粒子是C、H、O(填化学符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
本文标题:(德州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二)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9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