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单元密度压强浮力[学生用书P50]第13课时浮力(一)1.浮力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的力,叫浮力。方向:。施力物体:。产生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压力不相等,且向上的压力向下的压力,其压力差就是浮力。竖直向上液体(或气体)大于注意:(1)“浸入”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两种情况。物体全部浸入液体时,V排____V物;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V排____V物。(2)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作用,如桥墩、拦河坝等。因下底面与河床密合,水对它们向上的压力为零,所以它们不受浮力作用。=<(3)浮力的实质是液体对物体各个表面压力的合力。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浮力和液体压力不能同时考虑。(4)不管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都受到浮力。2.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它排开液体所受到的。表达式:F浮==m排g=。竖直向上等于重力G排ρ液gV排注意:(1)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此时F浮=。(2)浮力的大小,只与和有关,与物体重力、密度、体积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等均无关。(3)物体浸没前,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越深,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浸没后所受的浮力跟深度无关。ρ气gV排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3.重点实验突破探究阿基米德原理:(1)原理:利用称重法测出物体在水中所受的,再利用溢水杯收集溢出的水,测量,对比得出结论。(2)器材:弹簧测力计、小物体、小桶和溢水杯等。浮力物体排开水的重力(3)过程:①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和小桶所受的重力G物和G桶;②将物体悬挂在测力计下,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浸没,读出测力计示数F示;③用测力计测出排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力G总。(4)归纳: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5)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物-F示G总-G桶等于[学生用书P50]类型之一认识浮力[2018·乐山]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2.7N;当把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7N;现把该零件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9N。(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该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2)该金属零件的密度ρ金。(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液。解:(1)金属零件的重力等于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F示1=2.7N,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G-F示2=2.7N-1.7N=1N。(2)由F浮=ρ水V排g得金属零件的体积:V=V排=F浮ρ水g=1N1×103kg/m3×10N/kg=1×10-4m3,金属零件的质量:m=Gg=2.7N10N/kg=0.27kg,金属零件的密度:ρ=mV=0.27kg1×10-4m3=2.7×103kg/m3。(3)浸没在另一种液体时受到的浮力:F浮′=G-F示3=2.7N-1.9N=0.8N,由F浮=ρ液V排g得液体的密度:ρ液=F浮′V排g=0.8N1×10-4m3×10N/kg=0.8×103kg/m3。【变式】[2017·大庆]如图甲所示,一个立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如图乙所示,将此立方体一半浸入某液体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4.5N,则此立方体受到的浮力为N。若某时刻剪断乙图中悬吊立方体的细线,则立方体受到的浮力变化情是;立方体的下表面压强将(以上两空均选填“一直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先变小后不变”)。0.5先变大后不变先变大后不变若已知该立方体的体积为125cm3,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kg/m3。(g取10N/kg)0.8×103类型之二了解浮力的计算[2016·乐山]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其内底面积为100cm2。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正方体花岗岩,将花岗岩从容器底部开始缓慢向上提起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花岗岩下底距容器底部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在花岗岩未露出水面前所受水的浮力大小。(2)花岗岩的密度。(3)从开始提起到花岗岩完全离开水面,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解:(1)由图乙可知,花岗岩的重量为G=5.6N,花岗岩在未露出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3.6N,所以花岗岩所受水的浮力大小F浮=G-F=5.6N-3.6N=2N。(2)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得V排=F浮ρ水g,花岗岩未露出水面前,V物=V排=F浮ρ水g,由ρ=mV,花岗岩的密度为ρ=mV=GgF浮ρ水g=GF浮ρ水=5.6N2N×1.0×103kg/m3=2.8×103kg/m3。(3)方法一:花岗岩离开水面后,水面下降的高度为Δh=V排S容器,所以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Δp=ρ水gΔh=ρ水gV排S容器,=1.0×103kg/m3×10N/kg×2×10-4m3100×10-4m2=200Pa。方法二:当花岗岩离开水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减小ΔF=F浮=2N,所以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为Δp=ΔFS=2N100×10-4m2=200Pa。[2019·中考预测]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A.下沉变小B.下沉变大C.上浮变小D.悬浮不变A[2018·烟台]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当两球静止时,两液面高度相同,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____FB,两小球所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关系为GA____GB,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____p乙。(均选填“>”“=”或“<”)==>[学生用书P51]1.[2018·德阳]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2.[2016·枣庄]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浮和F乙浮,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是F甲和F乙,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F甲浮=F乙浮F甲<F乙p甲>p乙C3.[2017·绵阳]用细线绑住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则A.F2F1F3B.F1F2F3C.F2F1=F3D.F1=F2=F3A4.[2017·德阳]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关于冰融化前后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B.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减小C.玻璃杯中液面的高度升高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D5.[2018·南充]如图所示,在木块上放置一个铁块m1时,木块M刚好浸没于水中(如图甲);当在木块下吊一个铁块m2时,木块也刚好浸没(如图乙),则m1m2的值为(ρ铁=7.9×103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A.59∶69B.69∶79C.79∶89D.89∶99B6.[2017·自贡]一重为0.6N的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液体中,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则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甲的密度______(选填“>”“<”或“=”)乙的密度。0.6<7.[2017·达州]水槽中放一个小铁盒,铁盒中放少许细线和一个铝块,铁盒漂浮在水面。现用细线把铝块拴在铁盒下面,铁盒仍漂浮在水面,如图所示。则此时水槽中的水位(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变变小8.[2018·乐山]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弹簧秤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溢水杯底所受水的压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子秤的读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变不变9.[2017·内江]如图所示,是物体浸入水中前后弹簧弹力计示数的示意图。由此可知,物体的质量为____kg,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N。(g取10N/kg)0.4110.[2018·泸州]据报道,2018年5月5日,直-18改进型直升机降落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甲板上,如图所示。该航母满载时排水量为7000吨,在海水中吃水深度为11m,取ρ海水=1.0×103kg/m3,g=10N/kg,该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最低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Pa;某架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若航母排开的海水体积减少了7m3,则该直升机的质量是_________kg。7×1071.1×1057×10311.[2018·凉山州]如图所示,用细绳将质量为200g的木块系住,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当木块静止时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1N,容器底部水的深度为20cm,已知容器底面积为40cm2,(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解:(1)由图可知,木块静止在水中,木块受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向下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浮=G+F拉=mg+F拉=200×10-3kg×10N/kg+1N=3N。(2)由p=ρgh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20×10-2m=2000P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2000Pa×40×10-4m2=8N。12.[2017·广元]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与物体A连接,现向容器内注水,当水的深度为h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此时物体A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物体A体积为V,容器内部底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水,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的重力GA=13ρ水gV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3ρ水ghSC.物体A的密度为ρA=13ρ水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浸没水中,则弹簧对A的拉力F′=13ρ水gVD13.[2016·达州]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V甲∶V乙=2∶3,将它们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F甲∶F乙=8∶9,ρ水=1×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B.甲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乙物体浸没于水中C.乙物体的密度ρ乙=0.75×103kg/m3D.乙物体的密度ρ乙=0.85×103kg/m3C14.[2018·达州]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A=G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C15.[2018·滨州]图甲是一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现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深为0.3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图乙是一质量均匀的塑料球,密度为0.2×103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容器中水的质量。(2)距容器底部0.1m处A点液体的压强。(3)把塑料球放入该容器中,用了16N的力恰好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塑料球的重力多大?解:(1)容器中水的体积:V=Sh=0.04m2×0.3m=
本文标题:(达州专版)2019中考物理 第四单元 密度 压强 浮力 第13课时 浮力(一)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9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