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6年社会热点分析
2016年社会热点分析第一篇:2016年上半年十大时事热点及分析(精华版)2016年上半年时事热点与评析一、?北京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1.酒店方:(1)缺乏责任意识。①小责任:这里的责任包括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顾客入住,在某种意义上和酒店形成了协议,酒店有责任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包括住宿环境、餐饮环境等;更有责任为顾客的安全负责,包括居住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等。②大责任: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公共安全除了政府的监管责任、还有企业的主体责任,显然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方面,酒店等行业的联防联控责任没有落实。(2)缺乏品牌意识。未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2.执法主体:(1)监管缺位。政府的职能定位应该是为市场营造公平、安全的竞争环境。在这一点上,天价虾、天价鱼、一口茶等事件均暴露了这个问题。(2)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对于酒店等行业方方面面的管理,涉及公安、消防、安监、工商、扫黄打非办等部门,群龙闹海、九龙治井,责任主体不清晰。3.路人:信任危机。这件事不牵涉道德问题,不能简单的道德绑架,路人不施救,不代表道德有问题。这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类经历了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转变,所以必然需要道德约束辅助以法律约束、诚信体系的建设、讲道德的宣教等。二、深圳?禁摩限电?1.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打击非法营运,维护道路交通营运服务秩序,保障民众出行安全。(相关数据:深圳交警部门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深圳实现了交通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双下降,但涉摩涉电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14人,已占死亡总人数的24.77%,伤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交通事故。2015年,全市接到涉及摩托车、电动车乱象的投诉高达1500多宗。)2.此事暴露的问题:(1)懒政思维。政府管理两大顽疾是不作为和乱作为,此事有乱作为之嫌,以禁代管。(2)没有把握好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一方是安全隐患、一方是民众出行、快递等民生需求;一方是倡导绿色出行,一方是禁电限摩。(3)民众安全意识淡薄。部分群众确实在出行过程中缺乏交通安全意识、不戴安全帽、横冲直撞、闯红灯等现象确实存在,对自己、对路人都存在安全隐患。(4)路权分配不合理,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只重视机动车、忽视电动车、摩托、自行车等。,深圳此次执法的理由之一就是大多数道路没有专用车道。(4月11日起,北京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等10条道路,将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路段交通流量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区域广,交通事故多发。)(5)法律规范、行业标准制定滞后。深圳等很多地方查处电动车依据的仍是1999年那个过时的标准。按照?40公斤以下、时速20公里以下?的标准,这样大多数电动自行车将不符合上路要求。相关管理法规严重滞后,给各地的执法管理造成巨大压力、带来争议。(6)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听证会制度落实不到位如果执法部门在执法前,充分听取民意,制定出权衡公共利益和公众权利的政策,就不会引起如此争议。3.应该采取的对策:(1)宏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改革的评价新标准:?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任何政府行为、改革的标准应该考虑公众的感受,不能任性执法。(2)微观。①厘清三张清单:(政府)权力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责任清单,法定责任必须为;(市场、社会)负面清单:法无禁止即可为。②投入资金,完善道路基础设施,明确路权。③宣传安全意识、交通法规。④规范行业标准。(补充一个课上没讲的,今早的新闻:8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快递三轮车装备封闭式厢体、配统一标识,车长在3米内,整车质量不超200公斤,载重不超180公斤,4秒内起速不能超过每小时5公里,时速不能超过15公里。)⑤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并落实听证会制度。听取民意。三、[?核?平共进,世界大?捷?:习近平访捷并出席核安全峰会]热点一、习近平总书记访捷并出席核安全峰会(可做常识积累)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3月28日—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访问捷克并赴美国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习主席出席的第二届,即第三、四届均是习主席出席的)。习主席此次春日外交之旅,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南方日报再次发挥评论优势,连续刊发6篇评论员文章,保持每天一篇的高频次,围绕习主席此访期间的重要讲话和会谈,纵论习近平此次外访,重点解读其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在海内外舆论场产生热烈反响。3月29日发表的南方日报评论员文章《书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主旨明确:外交-中国特色外交,同时还体现了开拓了新的外交之旅,新在之前都是政治外交,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台独比较热的时候,习主席或者其他的领导出席其他国家,是为了拉近关系,之前都是政治外交的目的,本次是全方位外交。体现在:①政治-与捷克的外交关系;支持统一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新建立了更为深入友好的外交关系。②经济-之前都是中国对别的国家的经济外交,是单向外交,本次是双向外交,我们带去了很多合作项目,捷克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合作项目,不单单是国家间的交流,同时也注重具体项目上的外交,开启了经济外交的新纪元。③文化-礼尚往来,互相借鉴学习。学习捷克文学、文化方面的。④生态-核安全峰会体现的更加明确,共同关注核安全问题。⑤社会-机械制造业、生物制造业、中医技术走出国门等⑥一带一路的推广和落实)重在全局展望,强调这是中捷两国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捷克,也是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中东欧国家,还是今年首次出访欧洲、首次出席领导人峰会,对深化各方务实合作、增进国际和平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启示:①文章题目的取法②文段的剖析)30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共同传承和发展好中捷友好关系》,紧紧围绕中捷两国元首会晤会谈内容,回顾中捷友好交往历史,肯定将中捷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大战略意义,强调中捷关系已经进入春华夏实的时候,两国传统友谊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偏政治)篇二:2016年9月份社会热点点评新国标能否拯救“黑暗料理”五仁月饼?时事评论背景:去年12月1日起,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颁布的新版GB/T19855-2015《月饼》标准(“新国标”)开始实施。新国标对月饼馅料作出严格规定,特别对备受关注的“五仁月饼”的成分加以明确,指出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5种主要原料加工成馅的月饼才可称为“五仁月饼”。时事评论观点:“新国标”出台之后,一直在期待与质疑声中徘徊。支持者期待新国标的出现能改变月饼市场乱象,质疑者却认为效果恐怕不大。还拿“五仁月饼”来说吧,记者发现,有的五仁月饼比“五仁”少“一仁”;更多的是少“两仁”、少“三仁”的。更有甚者,干脆将名字改为“伍仁月饼”。“五仁月饼”之所以出现这些不给“新国标”面子的情况,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成本。以橄榄仁为例,眼下采购橄榄仁的批发价差不多是每斤210元。如果全部使用橄榄仁的话,可想而知,一块“正宗”的五仁月饼恐怕又得涨价了。月饼算是季节性很强的食品,一些竞争力不足的商家自然不敢轻易在零售价上提价。这种情况下,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稀奇了。事实上,为了保证一些传统美食的特色,不少地方都出台了食品“标准”,像四川出台了“鱼香肉丝”标准,要求鱼香肉丝要切10厘米长、3毫米宽;湖南出台湘菜地方标准,要求剁椒鱼头需呈蝴蝶形状……说实话,这些标准的出台往往伴随着网友的冷嘲热讽。其实,别人说点风凉话也无所谓,只要这些林林总总的地方标准、国家标准真正能让食品质量“顶呱呱”,但关键是,在冷嘲热讽之后,有些商家不还是我行我素?窃以为,月饼之类的传统食品,只关乎口味,而无关形式。其实,五仁月饼之所以被奉为“黑暗料理”,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它是少放了几仁,而是因为其风靡的几十年里,恰是民众一直处于饥馑、限量供应之时。也正是因为火,这个行业此后才引来众多竞争者,出现一些质量不尽如人意的“黑五仁”。所以,市场的事情还是要交给市场去办,让市场竞争去淘汰那些民众不喜欢的月饼厂家,淘汰那些不喜欢的口味。我并不认为“五仁月饼”是中秋节的标配,月饼也需要竞争走上市民的餐桌。至于月饼国标,完全没必要给人家定下条条框框。为何五仁月饼里非得有橄榄仁?这样的规定不是保护传统,相反,显得不接地气。官员做“网红”,别只想着红时事评论背景:除了“王婆”,县长卖瓜也会“自卖自夸”——近日,山西万荣县县长李永辉率队奔波400公里,到省会太原的南宫广场摆摊推销万荣特产三白瓜。他将瓜瓤用勺子盛在碗里,并为市民双手送上,嘴里念叨着推销词:“万荣三白瓜历经千年修炼,你值得拥有”。时事评论观点:县长当街卖瓜,当然要引发围观,包括网络围观。不出意料地,李永辉成了“网红”。这很像几个月前走红的湖北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为推广当地旅游,亲自上阵玩了一把3000米高空跳伞,并在网络直播平台实时直播,一下“吸粉”无数。不过“人红是非多”,放下身段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们,也难逃“作秀”之类的质疑声。当“网红”的领导干部,远不止这一些。上溯至微博时代,无论以“微博打拐”闻名的时任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陈士渠,或是回应公务员母亲喝酒抱怨的时任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蔡奇,抑或在微博上异常活跃,也收获不少争议的原红河州委宣传部长伍皓,都从各自侧面够得上“网红”之称。而刚刚就任天津市委书记的李鸿忠,不久前在湖北省委书记任上公开致信网民,表示包括自己在内的各级领导干部“将带着为民意识上网,成为群众信赖的‘网红’,将带着情感意识上网,用真诚赢得网民的点赞”——领导干部也要当“网红”,这个愿景一度让舆论称奇。不过,在“网红经济”红得发紫的当下,领导干部当“网红”,并不算什么“搭车营销”。李鸿忠所说的“网红”,意指要做带着“为民意识”上网、并能够在网上赢得“群众信赖”的官员。据其所言,做“网红”,意味着“通过我们工作方式的‘互联网+’,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也就是说,“网红”官员要追求的,是做“网上群众工作”的能力。上述那些成功实践的官员实际上也正是这样做的。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首提领导干部“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那次讲话明确了一个共识:今天的群众早已上网,民意随之上网,官员们自然而然也要上网去。官员上网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接触群众、取信群众乃至影响群众,而若能成为大量网民关注的“网红”,当然是“网上群众工作”的能手。把官员“赶”上网,初衷是针对过去不少官员“不上网”。但在摆脱了“上不上网”的问题后,“怎么上网”、“上网做什么”,仍是更大的问题。做“网红”,看起来是一条很有市场的路径。但凡事都有两面,就如“网红”本是个令人趋之若鹜的好词,玩着玩着却也有走偏了正道的,如今在不少语境下,“网红”早已成了中性词甚至贬义词。官员做“网红”,也有一条微妙的“红线”。用“网言网语”去挠受众“痒处”,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去顺应网民需求,都是“网红官员”应有的能力。但“网言网语”也好、“喜闻乐见”也罢,都只是形式,而不是目的。做“网红”的目的,终究在取“信”于民,不是取“悦”于民——而满足于“取悦”,却忘了“取信”,常常是“网红”们最容易忘了的问题。官员要怎么当“网红”,说白了,就是要通过互联网为民众解决问题。这既包括办理具体的民生事务,也包括公共事件发生后的及时解释、舆论危机产生时的迅即沟通。某种程度上,这才是民众真正的“痛点”和“痒处”。而不能解决问题的“网红”官员,抑或自顾自“秀”,全然不顾公众观感的“网红”,往往非但赢不了“民意”,更可能失了“人心”。事实上,也有“网红官员”没有得到网民点赞,却收获更多的骂声,甚至还不如老老实实“躲起来”。有人为此自叹无辜,但其实不然——多做而不是多说,求“实”大于求“红”,无论是不是身处互联网时代,这都是为官的基本道理。中国高铁,靠创新领跑时代时事评论背景:耗
本文标题:2016年社会热点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9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