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6年6考内容①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②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③种类没有改变,④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⑤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应用(1)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2)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计量数;(3)解释生产生活中的质量关系注意事项(1)“参加反应”是基础。概念中明确指出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如蜡烛燃烧剩余的石蜡;(2)“质量总和”是核心。无论是参加反应的物质,还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在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项,沉淀、气体也应考虑在内。辨一辨►1.100g冰融化变成100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镁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的质量,所以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发生改变。(√)4.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考点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6年6考概念用①化学式来表示②化学反应的式子以2H2O22H2O+O2↑为例意义质式子表示③反应物、④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量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之间的⑤质量关系每⑥68份质量的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⑦36份质量的水和⑧32份质量的氧气微观表示各物质之间的粒子⑨个数比⑩2个过氧化氢分子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⑪2个水分子和1个氧分子书写原则一是必须以⑫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⑬质量守恒定律步骤特别提醒►(1)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物有固体,则在生成物沉淀的右边标注“↓”,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则不标注“↓”;(2)若反应物中无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生成物气体的右边标注“↑”,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则不标注“↑”。辨一辨►1.为了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改写为Mg+O2MgO2。(×)2.硫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3.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的依据是看等号两边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考点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6年6考计算依据(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①质量守恒定律(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是②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解题步骤常见错误(1)未知数带有单位;(2)所设物质的质量包含杂质的质量或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3)已知物质的质量没有带单位;(4)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者没有配平(这个错误会使计算题的得分为0);(5)关系式中的数据没有与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对齐;(6)步骤不完整、数值计算错误、答非所问等在其他学科也会犯的错误常见类型(1)不纯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杂质不参加反应)①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②纯净物的质量分数=×100%③纯度=1-杂质质量分数(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100%=×100%辨一辨►1.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改变,物质间的质量比也会改变。(×)2.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比。(×)3.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有单位的数据要带有单位。(√)4.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就是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例1】[2017·铜陵模拟]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典型例题分析类型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解析: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反应物为两种单质,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A正确、B错误;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生成物的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C错误;对比反应前后的分子,其中反应前的3个“”分子有1个未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分子有2个;图中的6个“”分子全部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6∶2=3∶1,D错误。解题方法►解答微观反应示意图时应该抓住以下几点:(1)抵消化学反应前后相同的物质(即由相同小球组成,且结构也相同的物质);(2)若小球代表的原子已知,则可以根据反应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小球代表的原子未知,则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配平,然后根据反应特征判断基本反应类型;(3)根据化学方程式或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元素的种类、原子种类和个数、分子种类和个数是否发生变化;(4)利用化学反应中小球的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实质。注意事项►(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解释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解释物理变化。(2)质量守恒定律是指物质的“质量”守恒,而非“体积”或“分子个数”的守恒。(3)质量守恒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反应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的质量。变式运用►1.[2017·滁州模拟]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方程式中n=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将化学方程式配平为SiO2+2CSi+2CO↑,所以n=2,A错误;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B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每种原子的个数不变,所以原子的总数也不变,C错误;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元素为氧、硅、铝、铁,D错误。2.[2017·泰安中考]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C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故丙是生成物。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丁一定是化合物,A正确;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B正确;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16%=1∶8,C错误;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D正确。【例2】[2017·来宾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D)A.2KClO3===2KCl+3O2B.H2SO4+Ca(OH)2===CaSO4+H2OC.2Fe+6HCl===2FeCl3+3H2↑D.Cu(NO3)2+2NaOH===Cu(OH)2↓+2NaNO3类型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A错误;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a(OH)2===CaSO4+2H2O,B错误;单质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C错误;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正确。解题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具体书写时应注意正确书写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使其符合反应事实;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注意事项►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标明反应条件,如加热(用“Δ”表示)、点燃、高温、催化剂等,以及标注气体生成符号“↑”或固体生成符号“↓”。变式运用►3.[2017·滨州一模]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C由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与图示反应相符的只有C项。A.2H2+O22H2OB.CH4+2O22H2O+CO2C.2CO+O22CO2D.H2+Cl22HCl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下炼铁:3CO+Fe2O32Fe+3CO2。(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例3】[2017·海南中考]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变成燃料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若生产64t甲醇,则可回收二氧化碳多少吨?类型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题方法►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为①设未知量;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④列出比例式,求解;⑤简明地写出答案。相关记忆口诀:化学方程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要牢记。注意事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失分主要是由于数据应用错误或计算格式不规范。变式运用►5.[2017·宿迁中考]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为了测定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1)生成CO2质量为2.2g;(2)求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重点实验突破实验5: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原理①4P+5O22P2O5②Fe+CuSO4===FeSO4+Cu③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装置A.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B.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C.稀盐酸与碳酸钠固体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小气球变瘪铁片表面上覆盖一层④红色固体,溶液由⑤蓝色变为⑥浅绿色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指针偏⑦右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和⑧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和⑨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由于稀盐酸的挥发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天平⑩左端质量减少,天平指针偏⑪右实验改进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分析(1)所选的化学反应,反应现象要明显(说明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2)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进行实验,则反应必须在⑫密闭容器中进行;(3)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⑬质量守恒定律。造成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有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呈现不同状态,其质量没有计算在内(如:参加反应的或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反应装置⑭气密性不好,使得部分气体进入或逸散,造成质量发生变化特别提醒(1)实验A中锥形瓶上方玻璃管管口处小气球的作用:红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内气体膨胀,会导致瓶内压强⑮增大,如不系小气球可能会使橡胶塞弹出,从而导致实验失败;(2)实验A中锥形瓶瓶底铺一层细沙的原因:⑯红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不铺细沙易使锥形瓶瓶底骤热时发生炸裂。典例分析【例】[2016·孝感中考]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甲组乙组实验方案(反应后略)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结论猜想1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
本文标题:(安徽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2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