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八年级语文试卷1页(共12页)2018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类题)两部分。时长15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与积累(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眼眶.(kuànɡ)燎原戛.然而止(jiá)人情世故B.陨.石(yuán)羁拌天衣无缝.(fènɡ)纷至沓来C.怅惘.(wánɡ)劫难金吾不禁.(jīn)风雪在途D.家眷.(juàn)震憾窈窕.淑女(zhào)豁然开朗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B.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D.这次县教科局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C.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理解和文学常识说法无误的一项是A.《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课文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B.《北冥有鱼》《大道之行也》均选自道家经典著作《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C.《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略有删节,《虞初新志》是明代张潮选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核舟记》的作者是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比兴手法引出吟咏的对象。八年级语文试卷2页(共12页)二.科技说明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侗族大歌——千年绝美如天籁吴练勋①侗人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大歌”就是指侗族大歌,它以神奇的多声部合韵名扬世界,被誉为绝美的“天籁之音”,堪称世界民歌艺术的珍品,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②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在侗语中称为“嘎老”(“嘎”就是歌,“老”则含篇幅长大、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是由多人合唱、集体参与的古老歌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便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③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就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至明代,邝露在《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情景。这是数百年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献。④说起侗族大歌的形式,有一个美丽传说。古时候,一群侗族青年男女在山上耕种。他们休息时坐在一个大树下相互逗乐,欢声笑语引来了山上百鸟齐鸣、昆虫欢唱。那些声音有高有低,此起彼伏。他们被迷人的鸟鸣虫唱所吸引,于是模仿起来。这样年复一年,优美动听、气势宏大的蝉歌、昆虫歌等多声部侗族大歌形成了。⑤大歌通常在节日里由男女歌队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进行对唱,以此来讲述人生哲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按音色,侗族大歌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和男女混声大歌几种。按体裁,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大歌和混声大歌等七种。侗族没有文字,大歌全靠“桑嘎”(歌师)口头教唱,世代相传下来。⑥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演唱时,常在歌曲后半的“拉嗓子”部分运用以长音方式构成的持续音。为了突出高音部的旋律,即在低音部的基础上运用向上的支声方法进行变唱,一个人的变唱较为自由,旋律容易清洗。旧《三江县志》(卷二)中有着这样的记载:“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组互和,而以喉佳者唱反音,众声低则独高之,以抑扬其音,殊为动听。”⑦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与众唱相结合。侗族大歌的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低声部是众唱的,声音大;高声部由一个或两三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即兴变唱。但有时高声部也可为主旋律,即当低声部唱一个漫长的持续低音时,唱八年级语文试卷3页(共12页)高音部的歌手以自己较为鲜明的旋律线,形成相对独立的变体,它虽源出低声部,但都超过了低声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旋律。⑧侗歌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句构成,若干段组成一首。每首歌开始有一个独立性段落,作为序歌,中间部分由若干句组成,然后有一个尾声部分,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⑨侗家人常说:“饭养身,歌养心。”他们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歌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⑩“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大歌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特殊的组织形式传承着侗族的历史和文化,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代往下传。侗族大歌不仅是音乐的艺术,而且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婚姻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选自《柳州日报》,有改动)5.下列关于“侗族大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其主要特点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B.侗族大歌是侗家人的精神食粮,它倾诉侗家人的喜怒哀乐,向人们讲述人生哲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C.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由3人以上的歌班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D.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在侗语中称为“嘎老”,其歌词内容在陆游邝露的著作中均有记载。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侗族大歌被誉为“天籁之音”,其编创的一大特色是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B.侗族大歌按音色和体裁,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全靠歌师口头教唱,世代相传。C.侗族大歌结构首尾呼应,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都采用比兴手法,所以意蕴深刻。D.侗族大歌的主旋律是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即兴变唱,有时也可成为主旋律。7.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第⑥段摘录旧《三江县志》的记载来说明侗族大歌的唱法,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B.第④段叙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明侗族大歌的形成,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从形成、类别、声部、结构等方面分别对“侗族大歌”做了介绍。D.第⑩段通过介绍侗族大歌在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凸显其价值。八年级语文试卷4页(共12页)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甲】(课文《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节选)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仿佛..若有光(仿佛:隐隐约约)B.其丈夫方.担粪灌园(方:正,正在)C.悉.如外人(悉:全)D.自恨.不如远甚也(恨:痛恨)9.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具.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B.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顾而慕之.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10.下面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仙境,层层设疑,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B.乙文记述了作者旅途见闻,表现了一家人各得其所的安逸生活。C.甲乙两文都是依据作者亲身经历,如实地再现了一幅幅农家乐的图景。D.甲乙两文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的向往之情。八年级语文试卷5页(共12页)2018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答题卷)题号第Ⅰ卷第Ⅱ卷总分总分人四五六七得分一.基础与积累(12分,每小题3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第Ⅱ卷(综合类题,共90分)四.文言翻译,探究感悟,诗歌鉴赏与默写(14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3分)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①南斗斜。今夜偏知②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八年级语文试卷6页(共12页)早行【宋】陈与义露侵驼褐③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①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②偏知:才知。③驼褐:用兽毛制成的上衣。(1)《月夜》描写的是时节的景象,《早行》描写的是时节的景象。(1分)(2)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作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腹有诗书气自华。请补写出下面诗文名句。(5分,每小题1分)(1),悠悠我心。(《子衿》)(2)微君之躬,?(《式微》)(3)蒹葭萋萋,。所谓伊人,。(《蒹葭》)(4),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五.文章阅读(25分)(一)阅读《傅雷家书》节选,完成15-18题。(12分)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
本文标题:四川省渠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pdf,无答案)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4769 .html